第197章 朱儁出迎
- 三國:開局送曹操一片草原
- 白露尋芳草
- 2043字
- 2022-04-19 11:43:14
“報,稟報主公,朱儁率領眾將,親自出營五里,迎接主公凱旋。”
距離漢營十里之時,白袍軍的游騎便已經和漢營的哨騎對接,得到了朱儁親自出營,迎接黃忠的消息。
得到了這個消息,白袍軍游騎不敢怠慢,立刻策馬回來稟報給黃忠。
聽到白袍軍游騎的稟報,黃忠挑挑眉,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沒想到朱儁老頭,竟然搞出這么大的陣仗?!?
“這一次某算是出盡風頭了啊!”
“不知道劉大耳,會不會羨慕嫉妒恨啊?”
黃忠撫摸著胡須,笑呵呵的喃喃自語道。
“孩兒們,隨某去享受萬眾矚目的快感!”
黃忠笑呵呵的對身后的白袍軍喊道。
“諾!”
聽到黃忠的話,一眾白袍軍笑嘻嘻的應道。
在黃忠的率領下,四十幾騎策馬疾馳,五里的路程轉瞬即至。
黃忠抬眼望去,就見身姿挺拔的朱儁,正端坐在戰馬上,笑瞇瞇的看著黃忠一行人。
如此鐵血戰士,朱儁喜歡的緊。
能為大漢江山,不惜冒死潛入敵營,刺殺敵酋的人,再壞能壞到哪去?
就算是個壞蛋,也是個忠于大漢的壞蛋。
只要忠于大漢,那就無所謂。
他朱儁都敢用!
正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嘛!
朱儁用人,就是如此的不拘一格。
看到朱儁的笑臉,黃忠總覺得有一種很老狐貍對視的感覺。
上次看到朱儁的狐貍笑,就在猝不及防之下,給黃忠挖了一個大坑。
數十萬敵軍之中,斬敵酋首級這回事,跟特么去送人頭有什么區別?
要不是黃忠夠強,又有李元霸這種“核平級”大殺器在,加上許敬宗和楊業里應外合。
就憑黃忠手里這三百余人,神仙也搞不死張角和張梁??!
況且黃忠實際上,還沒帶那么多人去。
傻大膽的他,在去黃巾營的路上,就分兵了。
只率領了一百余騎,就沖入了黃巾營,去刺殺張角和張梁。
也不知道他是藝高人膽大,還是有夠狂妄。
不過,不管怎么樣,反正黃忠是成功了。
張角和張梁都領了盒飯,血淋淋的人頭,就掛在烏騅馬的脖子下。
不僅殺了張角和張梁,還饒上了一個黃巾少帥張燕。
也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黃忠看到朱儁,也不敢托大。
現在的天下,依舊是大漢的天下。
朱儁作為冀州區,討黃巾最高指揮官,在軍中就是代表了大漢朝廷。
不尊重朱儁,就是不尊重大漢朝廷,這個罪名黃忠可擔待不起。
現在的大漢江山,雖然風雨飄搖,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
但大漢天子劉宏還活著,大漢再怎么亂,依舊是大漢的天下。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點都不假。
現在的黃忠,可拗不過大漢。
只要黃忠敢表現出一絲對大漢的不忠,就會有一大群人出來弄死他。
其中朱儁和劉備,就是急先鋒。
不要說現在了,就是劉宏死后,董卓把持朝政,不還有十八路諸侯討董。
哪怕到了三國中期,雄霸四州的袁紹,狹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虎踞江東的孫氏,偏安益州天府之國的劉嫣,哪個敢胡亂稱帝了?
倒是有個傻大膽袁術稱帝了,結果如何呢?
皇帝沒當幾天,人就沒了。
就連一向狂妄自大的呂布,都沒動過稱帝的念頭,袁術卻腦殘一般的稱帝了。
到了三國后期,雄霸中原的曹操,也是顧慮頗多,只敢稱了魏王,而不是魏帝。
而作為中原霸主的曹操不稱帝,另外兩個霸主劉備和孫權,誰又敢稱帝呢?
知道曹操死后,曹丕按耐不住權欲之心稱帝,這才結束了大漢的統治,劉備和孫權才敢紛紛稱帝。
就此一點就能看出,大漢的影響有多大。
哪怕名存實亡幾十年后,依舊沒人敢輕觸逆鱗,更不要說是現在了!
黃忠知道夾著尾巴做人,也知道不作就不會死,所以才不會去自己作死。
“末將拜見中郎將!”
黃忠翻身下馬,對著朱儁深施一禮。
“哈哈哈……”
“漢升快快請起!”
朱儁笑呵呵的說道。
見黃忠如此上道,立下大功,卻不驕不躁,一點都沒飄,依舊如此知禮數,朱儁心中對黃忠越發滿意了。
這才是大漢棟梁該有的模樣。
但朱儁一定沒有聽說過,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話,才會如此武斷的將黃忠歸類到大漢棟梁的行列。
要知道黃忠的心中,可是有取大漢而代之的想法。
并且已經在暗中有所行動了!
要不是有系統約束,讓他只能走野心家的路線,這會估計已經開始準備做諸侯了。
“漢升可是我大漢棟梁之才,這次更是立下了好大的功勛啊!”
“待老夫寫封奏報,對比下稟明漢升的功績,沒準備漢升就要封侯拜將了!”
心情大好的朱儁,毫不吝嗇的夸獎著黃忠,更是直言要為黃忠請功。
朱儁在這種場合下說出這種話,就是在變相的當眾對黃忠做承諾。
“忠,謝中郎將栽培!”
黃忠有七巧琉璃心,聽到朱儁的話,立刻心領神會,向朱儁道謝。
“哈哈哈……”
“漢升謝某做甚,功勞都是漢升自己冒死立下的,與老夫何干?”
朱儁笑呵呵的說道。
“若非中郎將給末將機會,末將又如何能立下微薄之功!”
黃忠很懂事的說道。
黃忠的言外之意,他之所以立功,都是朱儁眼光獨到,指揮有方才讓他立下大功的。
黃忠可是知道,居功不能自傲,永遠要讓上司拿功勞的大頭。
上司不要是上司的事,但你不懂得給,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果然不出黃忠所料,朱儁在聽完黃忠的話后,臉上的笑容變得更加燦爛了,看向黃忠的眼神也越發柔和了。
朱儁倒不是貪圖黃忠的功勞,減黃忠把功勞分給自己,而感到開心。
而是滿意黃忠的懂事,不居功自傲,不吃獨食,懂得將功勞分出去。
吃獨食的家伙,活不長!
而不懂得給別人分功勞的,更是求死之道。
結局無非有兩個:
一個是被同僚算計而死。
一個是功高蓋主,封無可封之時,就是身死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