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3D打印機床
- 機械文明史
- 阿勇老哥
- 2105字
- 2022-01-28 22:36:40
王家梁把各個的大學的官方網站放了進去,甚至建立了系院和班級的同學錄,方便師生和學生們彼此間的溝通。
以后,各個院校頁面上的廣告收入也將由學校和新風運營方雙方五五分成。
如此一來,各院校領導層自然是開心無比,對新風網絡的未來抱有濃厚的期待。
王家梁還打算在這上面集成一些其他小功能,比如公司招聘、遠程教育、跳蚤市場、貼吧等等。
搞了這么一出,任傻子們都知道,新風APP的未來將不可限量。
正所謂一步先步步先,有了金融、院校、官府三方站臺的新風APP宛如明日之星,大有一飛沖天之勢。
姜鄴和王家梁雖然對新風APP的未來前景也是自信無比,卻也沒過分的滿世界宣揚。
塵埃落定前,一切皆有可能。
只等新生入學季,王家梁才會大張旗鼓的掀起蓋頭……
新風APP風風火火的進行中,姜鄴也沒閑下來,花了些時間研究國內外的機床數控操作系統。
目前,國內機床市場上的數控系統分配格局,中高檔系統基本還是以國外系統為主,例如發那科、西門子、三菱等。
中低檔系統以國產系統為主,例如五羊數控、凱恩帝、華中數控等等。
不過,國內所謂的中高端系統在對比歐美同類原裝正品,也只能算中低檔水準。
也就是說,受限于發達國家的某些不公正條款,真正高精尖的機床在國內是不存在的。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神秘的面紗被狠狠的掀開后,真相很殘酷,結局令人扎心,但這就是社會叢林法則。
了解到這個事實,姜鄴心中也是郁悶不已,說不出的滋味。
“俺可是天選之子,是塞伯坦的繼承人,是未來的變形金剛頭領,怎可被人捏著卵蛋?”
沒有高精尖的數控機床,姜鄴未來的計劃將受到嚴重制約,機械手臂、機器人、空天戰艦等哪樣不需要精密儀器……
……
“爸,我準備打算去一趟遼東,您愿不愿意跟著去瞧瞧?”姜鄴找到正清閑著的父親問道。
“去那么遠干嘛?”
“我搞了一套數控底層邏輯系統,想過去測試調教下,有您在,也可以打個幫手……”
“搞那個系統干嘛?國內外多的是,你賣給誰?”姜父皺眉打斷他問道。
“我前幾天看了些文章,不是說國內現在使用的數控機床技術,基本都是被發達國家嫌棄、淘汰的落后技術嗎?”
“咱們國家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最頂尖的制造技術卻被人掐著脖子,捏著卵蛋,讓人上氣不接下氣,渾身都不自在啊……”
“臭小子,你讀書讀傻了,哪有你說的那么不堪?”一聽他這么說,姜父眉毛皺得更厲害了。
姜鄴也皺起眉頭,打量著面前的老爸,以前可不是這樣說的啊!
以前,他總嘮叨國產的機床不好用,效率不高而且老出問題。
“阿爸,你被灌迷糊湯了?還是被那些鬼佬們給收買了?”姜鄴看看四周,小聲試探著問道。
“臭小子,我看你真是讀書讀傻了,知道什么叫與時俱進不?知道什么叫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不?”
姜父既氣惱,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訓斥道。
“好吧!我也不跟你爭,您自己看看……”姜鄴有些不服氣,掏出手機點開搜索,遞過去給他爸看。
“別看那些,都是些誤人子弟的,就是嘴皮子厲害,鍵盤俠,無聊的噴子。”姜父擺擺手,非常不屑的說道。
“你老爸我,在機械行業好歹邊干了20多年了,很多機械都接觸過,好不好用還不知道?”
“國產的進口的,民用的軍工的,就算是高端的五軸數控加工中心我們公司也都有好幾臺,我最有發言權。”
“今天我得好好跟你說道說道,以免走了岔路,還有就是為國產機床鳴冤、抱不平。”
姜父喝了一口茶水,清了一下嗓子,又繼續說道。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我也知道國產機床與進口品牌存在的客觀差距,但也不能總是以點概面,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一片吧?”
“【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數控機床】聽說過不?”
“聽過,但那不是一回事啊?”姜鄴點頭,又立刻搖頭說道。
“怎么不是一回事,人家照樣算是機床,國外航發公司還求著我們賣給他們呢,但咱們不賣。”
“你以為還在試驗階段,這玩意兒早量產了,軍工廠里多的是。”
姜鄴看過這個技術的介紹,也知道它有多牛逼,妥妥的黑科技,卻沒有想到已實現量產了。
傳統工藝的鑄造、鍛造、銑削是分別完成的,所以流程與周期就會顯得特別長、工序復雜,需多臺大型設備,制造成本高且污染嚴重。
這個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技術可以讓微鑄、微鍛、銑、磨在同一臺數控機床上同工位集成,同時縮短了周期40%~70%,成本不高且污染低。
“爸,這只是個特例好不好?不能代表絕大多數啊。”
姜鄴嘴上這么說,但心中卻是很高興的,這為他接下來的計劃省去了許多的麻煩。
“好,我再跟你說說其他的,魔方精密聽過不?”
姜鄴搖頭表示壓根就沒聽過。
“沒聽過也正常,畢竟是國內的新創企業,先給你科普科下。”
“它是全球唯一掌握2μm精度3D微納打印技術的公司,正兒八經的全球獨角獸!”
“它可以生產精度比人類的頭發絲還小100倍的零部件,1微米~40微米的原創技術,基本被這家公司壟斷,你就說他屌不屌?”
“必須的,那絕對屌爆了!”姜鄴雙眼放光,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
他是真沒有想到,國內居然在高端機床方面彎道超車,并一鳴驚人,領先全球了。
3D打印技術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成型尺寸越來越大,一個是越來越小。
在這兩極趨勢中,這兩家公司均是站在金字塔中的最巔峰。
“想當年,國內進口機床的零配件,3萬元成本的傳感器敢賣到70萬……還要被迫簽下霸王條款,唉,說多了都是淚,咱就不說了。”
回想過往,姜父有些感嘆。
關于這一點,姜鄴也是知道的,但沒辦法,弱肉強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