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李悅回上海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秦方楚隔壁的男人搬走了,留下一個空的逼仄的房間,秦方楚后來進去看過,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孤獨的影子。
而對門的美女還時不時會在深夜發出夸張而毫無美感的呻吟。
后來,大房東領著兩三個壯漢來找二房東收房,二房東跑路,大房東命人砸掉隔板墻的時候,不知誰說了一句,對面那個美女的房間是一個男的給她租的,人已經好幾天沒回來了,也許這個美女也是某個男人的小三吧。
性可能只不過是孤獨的一種解藥罷了,可這是一種只能治標的藥,吃不好還會加深孤獨的病。
李悅回上海后,秦方楚去見了她,她還是那個她,可秦方楚眼里的已然不是以前在她心里的那個李悅了。
時間打磨了人,打磨了事,把好多人和事情都變了樣。
又或者,其實人沒變,只是心變了。
那個夏天,秦方楚又和李悅做了很多次愛,很多次是在酒店里,就像他們在一起第一年的元旦假期,李悅跟家里人謊稱1月2號才回家,1號卻偷偷和秦方楚是在酒店里一樣。
第一次的時候,李悅忍著痛說沒事,而兩個人是那么生澀。
而如今,秦方楚每次做完之后卻覺得心里更空,而李悅懷疑秦方楚每周要見她僅僅是為了要那個。
后來,秦方楚的爸媽催他結婚生子,找李悅談婚論嫁,李悅家里不太同意,秦方楚以此為由跟李悅分了手。
或許所有的關系在剛開始時是最美,最舒適,最治愈孤獨。
可為什么有些關系,越深反而越讓人孤獨呢?
可能深入了就會發現不契合吧,有的人在成長的時候缺了母愛,有的人在成長的時候少了關注。彼此關系深化之后,都想要對方能來填補自己的空缺,可卻發現合在一起是更大的空。
李悅后來找過秦方楚一次,是在秦方楚跟她說分手的半個月之后。
秦方楚問她為什么不早點來找他,那時候他心一軟可能又會跟她復合了,就像他們以前數次的復合那樣。
李悅說,我那會兒狀態特別不好,狀態好了我才敢來找你。
可感覺已經沒了,是被時間沖淡了嗎?還是被世事紛擾了?
后來李悅嫁了個上海人,成家生子,偶爾發在朋友圈的旅游照還是那么氣質高傲。
而秦方楚,兜兜轉轉,坎坎坷坷,又相繼結識了好多女人,每次都是無疾而終。甚至還和網絡上的一個沒見過面的女人網戀,被騙去了一萬多。
那個女騙子正是在秦方楚一次失戀的時候高明巧妙地鉆了空子。
秦方楚慢慢發現,自己找孤獨的解藥,似乎找錯門路了。
因為那解藥,不在別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索取的愛情不是最好的解藥,性也不是,愛才是。
書里說:“愛情的雙方得是兩個互相獨立的人。”
但是獨立的能量不是來自戀人那里,而是來自生你養你的父母那里。
是啊,從小得不到父母的人,一輩子都在苦苦追尋這份缺失的愛。
有的人能找得回來,長大了之后跟爸媽的關系緩和了,變好了,又重新感受到愛了。
但有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給自己彌補那缺失的部分。他們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追尋、碰壁、追尋、碰壁、追尋、碰壁,直到最后絕望放棄。有的表面上結婚了有一個家,卻不能得內心寧靜,因為他還是孤獨啊,缺愛啊,所以有意無意地選擇出軌。
都以為,性就是愛,換個人總能找到愛,其實找錯地方了。
秦方楚相識過的每一個女人都只是過客,他根本不是愛她(們),他只是要她(們)愛他,而如果她(們)不愛了,他馬上可以去找下一個。
直到秦方楚醒悟了。他試著換一種方式去理解和接受父母對愛。他想起小時候,母親就一直生病,父親為了給母親治病,就帶著她去到大城市里,一邊掙錢一邊找好的醫生。所以就小方楚就被留在爺爺奶奶身邊,到了中學,就一直住校,那時候的他,在學校里被欺負了也無處訴說,因為一個學期父母都不會給他打一個電話。
后來秦方楚的母親經常跟他說,她那時候差點病死,整天和他父親兩個人愁眉苦臉,根本沒有精力去管小方楚,現在她也覺得很虧欠兒子,所以是加倍地對他好。
秦方楚確實也慢慢釋然了,他慢慢能感受和接受母親和父親的愛。
后來,秦方楚又認識了一個女人,他決定這次要好好愛她。
因為他知道了,只有去給予愛,才會獲得愛。而愛才是治愈孤獨最好的解藥。
也只有給予愛,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