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和郭什正說著話,只見袁槐過來找李飛,原來他們方才正在商量下一步往哪里走。郭什便識趣地走開了。
李飛心想,人馬均是袁槐帶來的,自己怎好越權?雖他有心相問,終究不是自己的人,若眾將不服,反倒不妙。于是對袁槐說:“袁兄有什么高見?”
袁槐性子直爽,并不知李飛心思已在心中轉過了九轉十八彎,直言道:“在下并非行伍出身,行軍打仗非我所長,李兄有什么想法盡管說,不必客氣。”
袁槐態度恭謙,并非惺惺作態之勢,李飛當下也釋懷,從懷中拿出地圖,指著一處說:“我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過龍勒水,一直向南到達遮虜障;二是向東走,經鞮汗山到達遮虜障。第一條路,過了龍勒水就是一片平坦之地,烏齊手下全是輕裝騎兵,而我們有弩機輜重,這片地域不利于隱藏;若是選第二條路,過了一帶丘陵便是上百里沼澤地,人馬輜重都會陷在沼澤地里。”
袁槐問道:“既然兩條路都有不便之處,那么以李兄之見,我們應當如何?”
李飛指著地圖說道:“以在下只見,先渡過龍勒水,南行兩百里,便可繞過沼澤地,再向東南方向行軍一百里,便可到達鞮汗山。此行阻礙雖少,但卻多走了許多路,我們有輜重,而烏齊部全是輕騎,速度比我們快。我們若想活著回去,首先箭矢要充足,另外,這一路我們不能再休整,須得一口氣奔到鞮汗山。”
袁槐道:“箭矢大約還剩一萬支,三四天總還夠的,若路上不停留,大約夠用了。”
李飛道:“如此甚好。”
袁槐拱手施一禮,道:“一切聽李兄的安排。”便準備去安排各事項。
李飛忽又叫住了他,湊近耳邊神秘地問:“袁兄想不想立功?”
袁槐不知李飛所指為何,疑惑地看著李飛:“李兄有話請直說。”
李飛指了指地圖上的一角說:“你看,這里有一片樹林,我估算過,以我們的行軍速度和烏齊騎兵的速度,他大概會在這里追上我們。”李飛指著樹林前方的位置說。
“然后呢?”袁槐還是不明白。
“若是我們事先將弩機埋伏在樹林里,一旦烏齊的騎兵若進了樹林,是不是就不太好出去了?”李飛說完還朝袁槐擠了擠眼。
不過袁槐似乎還是不太明白,又問道:“可是他明知樹林不利于騎兵,為什么還要進樹林?”
李飛在心里暗罵了句“笨蛋!”,心道:你說你不善行軍原來不是謙虛,看來是真的不會。接著又向袁槐解釋道:“烏齊這個人我很了解,給他一點誘惑他立刻就會上鉤。”
袁槐終于聽懂了——李飛是要將烏齊誘到樹林里截殺。
這邊烏齊被漢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又讓李飛跑了,惱羞成怒,回去又點了一千兵馬追了過來。
漢軍這邊袁槐已如李飛所言將人馬隱蔽到樹林中。李飛讓袁槐帶著弩機手守在樹林入口處,袁槐的兩個副手袁羽和袁田分兩隊人守在山路入口,一旦烏齊部進入山路便截斷他們的退路。自己則帶著阿魯圖等四人出去誘敵。
李飛帶上了弩機,守在小山丘上等著烏齊人馬的到來。
夜幕時分,烏齊部果然出現了,李飛朝先頭部隊放了一箭,接著季桑和范羅從左右兩側各放了一箭。箭矢雖未殺傷人馬,先鋒部卻意識到前方有埋伏,當即派人搜索。
李飛幾人將所帶箭矢放完,便讓阿魯圖放出事先準備好的幾十匹馬,李飛等人在前面領著馬群奔跑,一時間塵土飛揚,烏齊部也搞不清前方到底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