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五道納靈經
- 家族修仙,從族譜開始
- 困啊丶
- 2063字
- 2025-08-28 12:00:00
時光荏苒,半月轉瞬即逝。
自李香鈴入土為安后,籠罩在孟府上下的濃重悲慟,也隨著時日推移,漸漸化為一種深藏的哀思。
生活總要繼續,人不能永遠沉湎于傷痛。
這一日,孟懷安懷抱著新出生的孫兒孟惠安,步履略顯沉重地踏入了祠堂。
為孩子取名“惠安”,自是寄托了他最深切的祈愿。
希望這個孩子能如自己名字中的“安”字一般,一生平安順遂。
然而,這半個月來,盡管孟蘭母子二人性命無虞,但因早產之故,小惠安始終體弱異常,氣息微弱。
大夫曾坦言,若無仙家靈藥或是奇跡發生,這孩子恐怕難熬過滿月之期。
萬般無奈之下,孟懷安只得抱著這襁褓中氣息奄奄的孫兒,再次來到祠堂。
他只能將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族譜之上,祈求先祖能再次顯靈,賜下救命的恩澤。
孟懷安抱著氣息微弱的孫兒步入祠堂時,族譜空間內的張然靜默注視著這一切。
他心下黯然,自己雖存于此間,卻并無治病救人之能,眼下唯一能倚仗的,便只有這道種之力了。
待孟懷安恭敬叩拜,哀聲祈求先祖庇佑這新生的孩兒時,張然不再猶豫。
他心念微動,手中的【生木】道種便或作一道金光,沒入孟惠安的眉心。
孟懷安見到孫兒被族譜成功賜福,頓時感激涕零,又再三叩拜,方才小心地族譜放入暗格,抱著孩子退出祠堂。
待他們離去,張然取出那本金冊,翻至記載孟家第三代的那一頁。
只見原本空白處,除了“孟惠安”三字悄然浮現,其右下角下還多出了一篇玄妙經文:
《五道納靈經》。
經文所述,竟可凝聚數枚迥異道種,除卻【納靈】外,另有【暗火】、【死木】、【坤水】、【薄土】、【性金】五枚道種,其名性與先前所知的道種截然不同。
剎那間,一道明悟出現在了張然的心頭。
“原來如此……天有日月,人分男女,萬物負陰而抱陽!這道種之力,自然也有陰陽正反、生滅兩面之別。
而自己影響不了外界,遲遲無法拉入進來,當是孤陰不長,孤陽不生。
如今陰陽相濟,事物平衡,只要今后將所有道種全部凝聚出來,自己當會出現神異之能。”
明悟這些,張然當即開始按照《五道納靈經》所記錄之法,開始凝聚道種。
……
孟懷安抱著孫兒走出祠堂,徑直來到了長子孟承生的房中。
屋內,產后一直極為虛弱的孟蘭仍臥床不起,正由孟承生小心地一勺勺喂著湯藥。
雖已過去半月,但她元氣大傷,大夫私下曾言,她今后恐難再受孕。
此事,孟懷安與孟承生默契地選擇了隱瞞,徒增悲傷,于事無補。
見公公抱著孩子進來,孟蘭強撐著想坐起身,一旁的孟承生連忙放下藥碗,細心將她扶起,墊好靠枕。
孟懷安將襁褓輕輕放入孟蘭懷中,看著她蒼白的面容,沉聲道:“山中的居所已然建妥,我們即日便搬過去吧。”
孟承生聞言,心中頓時了然。
父親此刻提出搬遷,必是方才在祠堂已求得族譜賜福,孩兒性命應是無憂了。
否則,父親斷不會在此刻提及此事。
然而孟蘭卻面露憂色,低聲道:“爹,能否……再等些時日?”
她心系孩兒孱弱的身子,總想著若真到了那最壞的一步,再避入山中不遲。
孟承生輕輕握住她的手,溫言勸道:“蘭妹,就聽爹的安排吧。
山中靈氣充裕,于惠安調養身體最為有益。
再者,熊仙師早有吩咐,待家中事了,便需前往拜謁,或許我們能借此機緣,向前輩求得靈丹妙藥,來救治我們的孩兒。”
聽到“仙丹”二字,孟蘭眼中驟然煥發出一絲微弱卻明亮的光彩。
她隨即意識到自己方才的遲疑,略帶歉疚地低聲道:“是媳婦思慮不周了,竟忘了爹和夫君已是仙家中人,自有考量。”
孟懷安聞言,微微頷首。
盡管孫兒的前路仍未知吉兇,但熊瞻前輩的囑咐卻不可不聽。
眼下家中諸事已暫告段落,確需盡早動身前往山中。
再者,正如承生所言,此行前往熊心谷,正可借機為惠安求取靈丹續命。
他心中計議已定,不再多言,轉身便出了房間,著手安排進山的一應事宜。
此刻院中已是人影綽綽,不少幫工正忙碌地收拾打點著行裝,為遷居山林做著準備。
孟懷安見李盛豐在其中指揮,便招手將他喚至跟前。
“盛豐,”孟懷安看著他,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此番我等入山清修,不同以往家中便利,勢必艱苦許多。
你……便不必跟隨了,往后還是留在馮家,安心做你的事吧。”
李盛豐一聽,頓時急了。
如今姐夫已是仙師,他正想著近水樓臺,常伴左右,哪怕能沾染些許仙氣也是好的,說不定日后自己也能窺得一絲仙途,得享逍遙。
這等機緣,他豈肯輕易放過?
孟懷安早看透了他的這點心思,未等他開口爭辯,便接著道:“你身無靈脈,仙路與你無緣,強求無益。
加之山中清苦寂寥,以你的心性,恐怕耐不住那般寂寞,不消多時便會心生煩悶。
不如就安居山下,若得閑暇,隨時可上山便是。”
李盛豐聽罷,知曉此事已無轉圜余地,只得將滿腹的話咽了回去,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
轉念一想,雖不能常伴仙師左右,但得了姐夫這句“隨時可來”的承諾,比起那些連仙家門往何處開都摸不著的尋常人,自己已是幸運太多。
然而,一想到若是姐姐尚在,定會在一旁為自己說話,他心中便不由泛起一陣酸楚與悲涼。
自小到大,皆是姐姐為他遮風擋雨,事事周全。
如今姐姐驟然離去,往后一切,都需他自己獨自面對了。
他雖是承生、承越他們的親舅舅,但姐姐這唯一的紐帶既已不在,這份親戚情分,終究會隨著歲月流逝而漸漸淡薄。
自此之后,他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隨心所欲地將姐夫家當作自己家一般,隨時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