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個男孩,他內(nèi)向,他自卑,他被人欺負(fù)。他忍耐,他壓抑,他總在別人面前嘆氣。
有一天,他碰到一個人。那個人教給他要開心快樂,要陽光向上,要積極面對生活,還說笑聲能感染其他人,能喚醒那處于悲傷難受的人。
還說想要嘆氣的時候,就輕輕的哼著歌,哪怕記不住詞,哪怕音調(diào)走偏。
于是他記住了。
他變得開朗樂觀,勇敢社交,幽默風(fēng)趣,和他認(rèn)識的朋友,無不稱贊他是一個快樂的人,說待在他身邊就很快樂。他很開心,能夠幫助到他人。
于是他記住了。
慢慢的,慢慢的。一年、兩年、三年……
他感受到了快樂是能夠傳染的,感受到一些悲傷的人被他治愈,感受到一些迷茫的人,似乎看到了光。
你相信光嗎?
他相信。
他好像變成了一個開朗的人,他自己也這么認(rèn)為。
但每當(dāng)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被收在角落的原來的他,似乎悄悄溜了出來。
那個孩子在傷心,沒有來源的傷心。還莫名其妙的掉著眼淚,不作聲,任憑眼淚從臉頰流過,只是在感受著那種孤獨。
他安慰那個孩子,要開朗,要向上。那個孩子似乎看開了,然后睡著了,睡得很安穩(wěn),呼吸很均勻。
他懂得大是大非,懂得是對是錯。
能明白每個人的內(nèi)心獨白,他感覺能在這個年紀(jì)懂得這么多,很開心。
他喜歡照顧別人的感受,喜歡用微笑傳遞力量,喜歡鼓勵自己勇敢前進(jìn)。
因為,他想挽回更多的自己。他知道悲傷的人,如果被人擁抱,如果被人理解,如果被人笑著說:“沒有事情,別傷心,咱們慢慢解決它。”那個人大概就不會悲傷,擁抱是可以感染人的。
于是他記住了。
他不在意自己是樂觀的人,還是悲觀的人。
他不在意別人怎么看他,怎么評論。
他只知道自己做了正確的事情。對了,有個好消息,是關(guān)于他的。
他有了喜歡的人。
他發(fā)現(xiàn)那個女孩,有一點點小自卑,就像是曾經(jīng)的自己。
他發(fā)現(xiàn)那個女孩,有著對可愛的小兔牙,一笑起來就像是陽光明媚,一笑起來就像是溫暖人心。
他發(fā)現(xiàn)那個女孩,在傷心的時候被人安慰,是可以露出快樂的笑臉的。
他發(fā)現(xiàn)那個女孩,居然會安慰他,在他傷心的時候,告訴他不要哭,有她在呢。
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支柱,這么多年來都是一個人在奮斗,一個人在拯救快樂。
似乎他好像也有過不快樂,但那時他只會說:“還有更多傷心的人在哭泣,你要快樂呀,不然怎么讓他人露出微笑,拾起自己丟掉的-那顆心。”
有一個人居然會關(guān)心他,問他快不快樂。
他可以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恼f:“唔,有點小難受,可以安慰一下我嗎?”
那個女孩說:“三三,乖,別傷心了,我在這兒。”
我在這兒。
我在這兒!
我在這兒!!
他喜歡那個女孩,不想看到女孩傷心,不想看到那個女孩流淚,不想看到那個女孩委屈,不想看到那個女孩-不開心。
他喜歡這個女孩。
因為這個女孩總是說:“我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