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囂張女
- 美人謀毒
- 金秋蟹
- 2009字
- 2014-09-20 10:09:21
玄武帝算是非常年輕的帝王,十八歲登基,今年也不過是二十六歲,正是少年帝王。皇后是當年皇帝還是太子時期的側妃,由于正妃死于難產,留下一個兒子便撒手人寰,側妃為表真心,喝下絕育湯,愿意一心撫養當時太子的第一個麟兒,從而得到了軒轅澈的信任。在登基時才將側妃封為皇后。
這個時候正殿的甄選已經開始,屋子里隨著人不斷的進來,也有不少官家千金相互相識,畢竟京城就這么些大,隨著相互打招呼和聯絡感情,屋內也逐漸熱鬧了起來。
“蓉姐姐,你在這里太好了,我真是怕這里一個認識的人也沒有。”正在季小莩等待的過程中,有個人從后過來一下子頑皮的抱住了季小莩的腰身。
季小莩嚇了一跳,連忙回頭,只見身后活脫脫的站著一張還是娃娃的臉龐,娃娃臉身著粉色上裳,粉白色如意百褶裙,包子臉,有著一雙明亮撲閃的大眼睛。活脫脫的像一個卡通人物。此時娃娃臉看清了季小莩的臉知道自己認錯了人,表情略顯尷尬。調皮的吐吐舌頭。
“對不起,我好像認錯人了。”娃娃臉放開了季小莩的腰身。
“沒有關系。”季小莩不在意的微微一笑。心中卻覺得這個小孩好可憐,才最多十三四歲吧,居然也被家人送進宮選秀,如果被選上了,皇帝那是要辣手摧花嗎?果然夠變態的。十三四歲,在現代還沒有小學畢業吧!
“不過你長的真的很像我的蓉姐姐,蓉姐姐是我的表姐,御史中丞家的女兒,聽母親說表姐也回來選秀,所以我剛才看到姐姐以為就是我的蓉姐姐。”娃娃臉的女孩兒大概是覺得她長的像表姐,所以就對她毫無心機的侃侃而談起來。
御史中丞?那就是正四品的人家。在這個屋里只怕也算是不大的官員。不過比起她這個正宗的草根出身,那是好上太多了,如果按照正常的制度,她要入宮唯一的門路就是先從宮女做起。
“姐姐是哪家的?我以前好像沒有見過姐姐。”娃娃臉一臉好奇的問。
季小莩莞爾一笑,“我哪比的上正四品的官家千金,家父戰死在北方沙場,我不過是一介武夫之女,得北庭都督的憐愛,將孤女推薦來朝選秀。”季小莩作揖回答。顯得落落大方完全沒有給人拖沓的感覺,也沒有那種自卑的情緒,言語間的卑謙和舉止上的落落大方很是給人以好感的感覺。不明就里的人乍眼還真有武夫之女的利落感。
這個身份當然是程烈風編排的,至于什么北庭都督之類的自然都是真有其人,而她戰死沙場的便宜老爹自然也真有這個身份,至于對方有沒有這么一個女兒那就只有那個北庭都督和程烈風安排這條線的人知道了。她只管用這個身份進宮選秀。
周圍的一聽季小莩只是這么一個北庭都督府推薦的一介武夫的女兒,自然的都遠離了她一步,誰叫在這個場上這個身份最為低賤。哪怕是一個秀才的女兒也是好過這種粗鄙不堪的武夫之女的。
周圍的人都退離季小莩一步的時候,反而娃娃臉毫不嫌棄。她拉住了季小莩的手:“姐姐,你父親還是一個為國捐軀的戰士,而我父親可就遠遠不如了,我父親考了十年還只是一介秀才,你說我父親是不是不如你的父親?”
她的話一出周圍飄來鄙夷的眼神,真是什么叫物以類聚,這大概就是吧,一些人心想。
“不過我中書令的舅舅就從來沒有瞧不起我的父親,反而常常鼓勵他,說父親只是臨場發揮不好,其實還是非常有希望為官的。”娃娃臉說道中書令舅舅的時候還是和說父親的時候一個表情,仿佛絲毫沒有覺得秀才和一個中書令有什么區別,不過是官職上的變化,但是周圍的秀女臉色就精彩了,要知道中書令是右丞,正二品的官員。在這里所有的秀女家境之中官階算是相當高的。
而且誰都知道當朝的中書令就只有一個,今年五十六歲的左謙孝。四十歲的時候這位還只是太子府里的一個小小幕僚,太子繼位這位就馬上成了皇帝眼中的大紅人。不過這位只有兩個兒子,沒有得女,據說有一個考了十年還沒有考上官位的妻舅,雖然沒有幫助妻舅,不過也沒有看不起他,兩家的關系還非常的要好,這件事在民間使得中書令的名聲非常的好,樹立了大公無私的形象,即使是自己的妻舅,考了十次他都沒有幫助對方,也沒有對對方有看不起的行為。而眼前的娃娃臉沒有想到后臺居然如此之大。
季小莩覺得娃娃臉的女孩是故意這么說的,為的就是譏諷那些剛才看不起她的那些秀女。她正想著怎么回答才不顯得唐突的時候。只聽見遠處傳來爭鬧之聲。
她和娃娃臉的女孩停了說話,抬頭順聲看去。
只見一個穿著薔薇秀面華服,妝面精致的女子此時面目猙獰的扯著另一個秀女,口中喝道:“快些將你頭上的珠釵拿下來,你知道我是誰人嗎?居然敢和我戴同樣的款式,哪家不懂事的秀女?知不知道這珠釵是京城墜寶閣的獨家珍品,師傅說過,整個軒轅王朝至此一件,你帶著贗品不要緊,可不要連本小姐的格調都被你降低了。”
被她扯住的秀女,衣飾并不出眾,長相眉清目秀,楚楚動人。此時被女子一喝已經嚇得手足無措。只見她垂下眉目,低聲答道:“我,我叫陸菲華,家父……家父是昭武校尉。”
聽到那名女子只是小小的校尉之女便一臉的輕蔑神色:“一個區區武官之女也敢和我爭出風頭,哼!小門小戶的簡直是丟人現眼至極,你快些將頭上的珠釵拿下來,不要東施效顰徒增笑話了,京城誰人不知墜寶閣的這款珠釵已經被常府所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