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家的變遷》序

天津 周紀鴻

2017年11月,我應約給秦皇島市文聯作家協會系統的同志們作了一次關于學習習近平文藝思想方面的專題講座。講座后,驚喜地發現很多聽眾中有一些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其中就有河北作家、秦皇島市撫寧區作協主席程湛馨同志。我拉上他一起合影留念,思緒卻回想到二十多年前……

我記得還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作為秦皇島市文聯文學評論組組長曾去過撫寧縣的天馬山、天馬湖參加秦皇島市作協組織的采風活動和創作筆會。當時的程湛馨正在主持《天馬》文學雜志編輯部工作。那時節,文學的灶火還在燃燒,社會上還對文學工作者高看一眼。

誰也別小看縣區級內部文學刊物,很多大作家就在這一級刊物上成長起來的。如當年陜西延川縣辦的文學小報“山花”,就聚攏了一批回鄉知青和北京知青,孕育了路遙、曹谷溪、史鐵生、梅紹靜、陶正等一大批“文革”后的重要作家。

記得是1991年下半年,程湛馨向我約稿,要我對首屆“撫寧文學振興獎”獲獎作品進行評論。我也很認真地作了一篇大文章,題目《天馬雄姿:希望就在這一面》,對首屆“撫寧文學振興獎”獲獎作品進行了一次認真的漫評。一晃,二十七八年前的事情歷歷在目。沒想到,程湛馨這些年一直在文化、宣傳系統兜兜轉轉,還依然癡心不改、不忘初心,堅守在家鄉文學的陣地上。

講座當天,程湛馨就把他的長篇新作《家的變遷》第一部送給我。我閱讀后覺得創作題旨健康,有點像路遙經典巨著《平凡的世界》的意思,所以,就寫了一篇書評。當時題目是《不忘初心,追夢前行》,2018年2月,《光明日報》旗下的《博覽群書》雜志在第2期就刊登了,題目被編輯改為《仿佛“平凡的世界”來到冀東》,并且上了封面要目。同期,還刊發了湛馨的創作談《沒有讀者就沒有作家》一文。

沒想到,剛過去半年,程湛馨《家的變遷》第二部就完稿了這種厚積連發的創作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了!這次,湛馨請我為他的新書寫序,其實,我目前寫作任務很重,新書也在準備問世而且,寫序一般都是德高望重之人所為,我曾婉言推脫。湛馨卻一口咬定,就你了。我也只好從命了。

《家的變遷》第二部篇幅不算太長,大約10萬余字。故事也相對清楚簡潔,基本上是兩條線:一條明線是圍繞著主人公郝占仁岳母樊玉雯車禍去世之后造成的家庭變故,描述了在處理事故的過程中,家里家外、交通警察、檢察官、律師,以及保險公司等部門的千頭萬緒、世態炎涼等等各色人物的眾生相;另外一條線是緊連著郝占仁是否當選作協主席期間縣委錢富貴書記和市文聯李會仁主席因腐敗被查等復雜的社會關系。在我看來,湛馨的《家的變遷》第二部一如第一部,大體上還是“老實”的現實主義風格。真是文如其人,湛馨的小說跟他的為人一樣,老老實實,規規矩矩,沒有花拳秀腿、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一切都寫得那么“真實”可信。

《家的變遷》從內容上看非常適合當代中青年讀者閱讀。作品延續了健康的思想題旨,語言明白曉暢,構思精巧,懸念迭生,情節生動,讀來一氣呵成,毫無障礙,甚至連個生僻的字都沒有。

《家的變遷》第二部重墨刻畫了“女婿就是兒、退役軍人、基層文學工作者”郝占仁的典型形象。

“女婿就是兒”,傳承、弘揚的是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的美德,在當今社會具有著很現實的意義、價值。這個題旨,給讀者很多的現實的生存思考。當代中國由于“計劃生育”歷史階段引發的“獨女家庭”占有相當的比重,在未來幾十年的中國社會生活中,“女婿”作為“家庭中的主要成員”,如何擔當起應有的家庭責任?《家的變遷》給出了值得“效仿”的典范和有益的思索。故事緊湊,細節感人,個性鮮明,可以說這一個“女婿就是兒的郝占仁”,典型形象很突出,過目不忘。

“退伍軍人的典型形象”郝占仁,是經過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十年歷練出來的一個典型。他善良、正直、剛正不阿的品質凸顯;組織紀律性強、遵守規矩、遵紀守法、不屈不撓、與人為善和換位思考、大局觀念的品質與修養,在書中得到了應有的詮釋;在家庭中、在社會上始終能夠恪守著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精神令人思索,積極的人生態度與大局意識、全局境界、堅定地原則性印象深刻。郝占仁憑借自己的心智和家庭的影響力,成功化解“眾親屬集體上訪事件”和與年輕警官的沖突,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作為基層的文學工作者,郝占仁的形象是典型的“這一個”他的家國情懷、他的正能量,以及他在面對是否當選作協主席的問題上的態度、性格、情操,都體現了“這一個”典型的價值取向與人生追求。郝占仁也曾煩惱、困惑和茫然,但是,他不忘初心的品質和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精神追求躍然紙上豐滿再現。小說最后有一個很大的懸念:縣委宣傳部長又要換人了作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將延期召開。郝占仁、劉光輝“都沒有再說話……”給讀者留有很多的思考空間,同時,預示著生活在繼續、故事也在未完待續之中。

本部小說塑造了郝占仁、李春雨、李春田、劉光輝、李俠以及蔣玉坤等人物的“典型”,是這個時代在不同背景、生存環境中人物的生動寫照。李春田、李春雨“老哥倆”都在七十歲左右,他們身上釋放出來的“與人為善”的品質是顯在的。同時,通過作品中人物對因車禍去世的樊玉雯的懷念與哀思,筆墨不多,卻贊頌了一位在復雜大家庭中忍辱負重、勤儉持家、仁厚善良的“媽媽、后媽”的鮮明形象。

在小說中不難看出,這部作品也是這個時代“反腐倡廉”的一部新作。交警大隊的鄒警官、檢察院的周玉華檢察官以及律師顧敏捷的塑造,雖然著墨用得多少各有差異,但是,人物境界、品位的刻畫也比較到位,給人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縣委書記、市文聯主席“沒有正面出場”,在作者筆下都是“隱藏得較遠的人物”,與村主任蔣玉坤不同。作品通過對蔣玉坤這個人物的塑造,能給讀者很多的聯想,在當前和今后相當的一個歷史階段“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倡廉”的成果與“任重道遠、永遠在路上”的命題,是不容忽略、不容小覷的。

生活的真實并不等于藝術的真實。扎根生活,還原生活,同時更要高于生活,否則就會不那么精彩好看。記得著名作家王安憶的長篇小說《紀實與虛構》,選定了長篇小說這種文體,作為一個小說家,不僅和你的才華稟賦有關,不僅和風尚習俗有關,這本身就意味著你進入了一個資源更豐沛、更具文化勢力的場域。在紀實與虛構這方面,我相信作家程湛馨在今后的創作中會不斷發力,以求新的突破與成果。

俗話說,“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敘事”。雖然,我們提倡像美國作家福克納所說的作家要寫他的“郵票”一樣大小的家鄉,但還是要寫出家鄉的獨特精彩奪人、令人難忘的妙處。敘事傳統指向沿成習慣的故事講述方式,習慣不同或者說對敘事要素的倚重不同,導致中西敘事傳統之間呈現出諸多差異。當前,全球化已經成為世界大勢所趨,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大批視野宏闊、胸懷天下的國民,不可能為其創造出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而一國之民擁有什么樣的視野與胸懷,是否對外部世界抱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興趣,又與國民經常傾聽什么樣的故事不無關系。所以,我們的作家既要汲取敘事傳統中蘊藏的智慧,又要探索能適應當前和未來形勢的故事講述方式,這樣,才能有利于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繼續前行。

手頭正好有一本英美文學博士梅麗的論文(專著),叫作《危機時代的創傷敘事》。正好今天是“9·11”,也提醒著我們要記得十七年前發生在美國紐約的恐怖襲擊事件,那次襲擊致近三千人的逝去而給無數人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而世界近一百年來,人類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危機。世界大戰、種族沖突、宗教戰爭、恐怖襲擊、地震海嘯等災難性事件的發生,給災難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們帶來了難以愈合的身體和精神創傷,使人們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未來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恐慌。

湛馨《家的變遷》第二部里,主要是主人公郝占仁岳母出車禍之后給全家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其實,可以更清楚地展示親人的心靈情感細膩的變化,恐懼與焦慮共生,茫然與無助共存雖然承受著迷失自我的風險,但依然能看到或感受到作家在人性中那“善”“要有尊嚴的生存”“尊重生命的價值”的渴望與呼喚。

湛馨的小說在開掘人性和描摹世相上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開拓。他繼承著以浩然、高玉寶、路遙、賈大山等為代表的現實主義作家的那種簡潔、樸實的敘事風格,開始他的故事敘述。他用平淡冷靜的筆調表現了燕山余脈長城腳下平民的生活,真實表現了出入于平凡日子的人們面對生與死的態度,拓展了新時代人物描寫的新視野,同時對“世界,不公平”發出的吶喊。

但是,如果把第一部與第二部聯系起來看,《家的變遷》的人物性格雖然有所發展和深化,總的感覺變化不是很明顯。我覺得《家的變遷》在第三部的創作中,一定會在文學版圖上有大的拓展,既要展示空間的寬闊綿延,見證時間的漫長流遠,強調文明的多層多元,探索人性的豐富深邃,還能堅持自己的獨特個性,不斷大步地突破自己,實現超越他人的夢想。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場景描寫方面,如去郝家溝、長城之上、錦山山門小廣場、公園和鳥瞰海城縣城的變化,作家在默默地贊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家鄉”的巨變與成果,記錄著“家”的變遷。書中寫到,明年(2018年)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后年就是新中國建立七十周年等,巧妙地介紹了作品的時代大背景。

總之,程湛馨的長篇小說《家的變遷》第二部,是河北作家的一個新的收獲,這部書的影響和效應,定然會在讀者閱讀之后產生!

最后,預祝作家程湛馨不斷打撈存在于撫寧、秦皇島、冀東一帶民間的豐富多彩的故事資源,傾情講述更多更好家鄉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這是當代中國作家義不容辭的使命,也是我們共同的選擇!

是為序。

2018年9月12日于天津

作者簡介:

周紀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河北作協會員。系1978年恢復高考的中文系畢業生,文學學士學位。遼寧大學民俗學研究生。1995年任海關總署秦皇島海關學校高級講師,歷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和學校辦公室主任等職。2002年起海關總署駐天津特派員辦事處,處級領導干部兼海關學會秘書長。曾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北日報征文一等獎等。

1982年開始發表文學評論,曾任秦皇島市文聯文學評論組組長。曾在《小說家》《文論報》《小說創作》《文藝報》《當代電視》《福建藝術》等報刊上發表萬字文學評論;1999年出版文學評論集《文苑絮語》,著名文學評論家、北大文學博士、中央黨校教授李書磊作序;其中對王蒙、路遙、余秋雨、張勝友等的評論引起業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2012年出版《海關,我的行走與思考》,2015年出版《海關,我的足跡與手記》,兩本書發行一萬余冊。著名作家汪兆騫對《海關,我的足跡與手記》以《濃縮于時空間的情懷》為題,在《光明日報》發表評論給予肯定。

進入2018年,周紀鴻的文學評論碩果累累。已經在《光明日報》發表三篇評論,在《博覽群書》發表四篇文章,并三次上了封面要目,對河北作家傾情點評,推薦玉成。近期又有新作在《學習時報》《中國文藝評論》等中央大報大刊上發出。尤其是《試論“老五屆”散文家群體》的論文引起國內關注。

周紀鴻是國內著名文學評論家,也是中國海關系統唯一的文學評論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星座| 巨野县| 化州市| 克拉玛依市| 沿河| 定远县| 紫云| 大同市| 建宁县| 纳雍县| 广宗县| 张家界市| 杭锦旗| 开封县| 五指山市| 禄丰县| 禄劝| 锦州市| 奈曼旗| 阿合奇县| 贺兰县| 久治县| 江川县| 剑河县| 梓潼县| 安丘市| 安吉县| 光泽县| 崇州市| 庐江县| 蛟河市| 福泉市| 浦东新区| 铁力市| 呼图壁县| 汉源县| 襄垣县| 昌邑市| 井陉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