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龍魄在逃離了雁門關之后。和李元霸趕路,前往了廣武關。不過,在此之前秦龍魄決定使用無限召喚卡,再次召喚一名超級猛將。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安心。
畢竟他還有一張無限召喚卡,“系統立刻使用無限召喚卡指定范圍武力。”秦龍魄對系統說。
“正在操作當中,恭喜宿主完成。現在開始提供名單。”
“無限召喚人物一:齊天大圣孫悟空,武力107,智力68,政治58,統帥92,魅力94。”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記》。祖籍東勝神洲,由開天辟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美猴王”。后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大品天仙訣、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云等高超的法術。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大鬧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得知職位低卑后生氣返回花果山,并戰勝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討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為齊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齊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園。因醉酒攪亂王母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煉成了金鋼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眼睛被熏成火眼金睛。之后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對其圍剿亦不能將其打敗,后來在與如來的打賭斗法中失利,被壓在如來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唐時更名兩界山)下五百余年悔過自新。
后經觀音點化,被唐僧救出,法號行者,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民間文化中代表了機智、勇敢。自唐代出現西游傳說,一直延續至明清,明代出現這些傳說的集大成本《西游記》。孫悟空在歷代的這些民間神話里,被中國人奉為神明。
“沒有想到這么快,大圣就出來了,不過也正合我意,不知道大圣會不會把他剩下的六個結義兄弟一起帶過來。”秦龍魄這時說。
“不過希望他不會有斗戰勝佛的性格,畢竟我還是更喜歡曾經那個齊天大圣”秦龍魄說道
只識花果齊天圣,不識靈山斗戰佛。秦龍魄也是這么認為的。
“無限召喚人物二:錘宗馬援,武力106,智力89,政治88,統帥98,魅力88。”
“沒想到竟然是劉秀手下的將領。不過他也是真的猛啊!擂鼓翁金錘本來就是馬援的兵器。錘宗之名實至名歸”秦龍魄感嘆道。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今陜西省扶風縣)人,漢族。中國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將領,東漢開國功臣,漢明帝明德皇后之父。
新朝末年,馬援投靠隴右軍閥隗囂,甚得器重。后來歸順光武帝劉秀,為東漢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東漢建立后,馬援仍領兵征戰,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累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尸的氣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馬援在討伐五溪蠻時病逝,享年六十四歲。死后受人構陷,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漢章帝時平反,追謚“忠成”。唐德宗時成為“武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加封至“忠顯佑順王”,位列“武廟七十二將”。清圣祖時從祀歷代帝王廟。
“希望他和我有緣吧!”秦龍魄感嘆道。
無限召喚人物三: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武力107,智力80,政治60,統帥80,魅力90。
“沒有想到竟然是天寶大將軍。只不過他和李元霸有仇啊,不知道他們兩個合在一起會不會有什么奇妙的混合呢?”秦龍魄此時想到。
宇文成都是隋唐系列小說中的虛構人物,身份為宇文化及的兒子,被楊廣封為隋朝天寶大將軍,賜“天下第一橫勇無敵”金牌。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金面長須,虎目濃眉。頭戴一頂雙鳳金盔,身穿一件鎖子黃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黃花馬。使一條鳳翅鎦金鎲,重四百斤。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身負三載龍命。武力在隋唐好漢中排第二。
曾于南陽關力挫排名第五的伍云召,四平山擊敗排名第四的雄闊海、伍云召以及第六的伍天錫三人聯手,隨后因體力未恢復輸給排名第三的裴元慶,晉陽比武輸給排名第一的李元霸。
十八路反王進逼揚州時,其父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宇文成都與宿敵李元霸戰于紫金山,終被李元霸所殺。
“天寶大將軍啊!不知道你也是否和我有緣啊!”秦龍魄說。
“無限召喚人物四:武悼天王冉閔,武力106,智力88,政治82,統帥95,魅力88。”
“這也是個殺神啊!不過對我來說,你就是我最好的伙伴吧。”秦龍魄說道。
冉閔(?~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內黃縣(今河南省內黃縣)人,冉魏開國皇帝。
初名石閔,乃后趙皇帝石虎的養孫,石虎待他就如同親孫兒一般。果斷敏銳,以勇猛著稱。后趙授游擊將軍,封修成侯。數從征伐,屢立戰功。石虎死后,擁立石鑒,然后屠胡滅石。
350年,即位稱帝,恢復冉姓,建立魏國,史稱冉魏,改元永興。
352年,兵敗突圍不遂,遭前燕太原王慕容恪擊敗,后為燕王慕容儁所擒,斬于遏陘山,追謚武悼天王。冉閔的玄孫冉華(染華)的墓志銘則稱冉閔為“平帝”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石虎很寵愛他,如同對待自己孫子們一樣撫養他。冉閔成年后,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授任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游擊將軍。咸康四年(后趙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后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
石虎回到鄴城后,任命劉群為中書令、盧諶為中書侍郎。苻洪因功授任使持節、都督六夷諸軍事、冠軍大將軍,封為西平郡公。冉閔對石虎說:“苻洪才智杰出,得到將士的拼死效力,他的兒子們又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擁有強兵五萬人,駐屯在都城近處,應當秘密地除掉他們,以安定國家。”石虎說:“我正倚仗他們父子攻取東吳和巴蜀,為何要殺死他們!”便沒有除掉苻洪,反而給苻洪的待遇愈加優厚。
東晉咸康五年(后趙建武五年,339年)八月,當時東晉征西將軍庾亮鎮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寶、西陽太守樊峻戍守邾城。石虎憎惡,任用夔安為大都督,率領石鑒、冉閔、李農、張貉、李菟五位將軍,兵眾共五萬人侵犯荊州和揚州的北部邊境,另派二萬騎兵進攻邾城(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毛寶向庾亮求救,庾亮認為邾城城池堅固,沒有及時派兵。九月,冉閔在沔南打敗晉軍,殺死東晉將軍蔡懷。夔安、李農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敗晉軍,殺死東晉鄭豹等五位將軍。張貉攻下邾城,邾城戰死者有六千人。毛寶和樊峻突圍出逃,渡江時溺水而死。
冉閔后來打敗梁犢,威望更高,胡、漢各族宿將無不畏懼他。
《晉書》:永曾之誅羯士,亦殲其類。無德不報,斯之謂乎!閔幼而果銳,季龍撫之如孫。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
司馬光:閔驍勇善戰,多策略。石虎愛之,比于諸孫。
謝采伯:若劉淵、聰、粲、曜,石勒、虎、閔,苻生,赫連勃勃等,其兇徒逆儔,淫酷屠戮,無復人理,禍亦不旋踵矣。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是褒貶不一,但是他在最危難的時候扛起了拯救漢族的使命,并公開發布屠胡令。這也導致數百萬胡兵遭屠殺。但是說實話,他做的也沒有錯,胡人不把漢人當人看,憑什么還要仁慈的給他命呢?人的生命是寶貴的,而且脆弱的。但是在仁慈,難道還要你仁慈到讓別人來砍死你?你都不能反殺那個地步嗎?只能說這種仁慈只會害了自己。真正的仁慈是恩威并施。
“廢話,不要那么多了,直接開始召喚吧。”秦龍魄對系統說。
“恭喜宿主召喚獲得武悼天王冉閔,當前植入身份廣武關秦軍校尉。只要宿主說話便可效忠于宿主”系統說。
“完顏阿骨打,你就給我等著吧,我絕對不會放過你的。遲早老子要滅了你。”秦龍魄心里面暗暗下了這個決心。
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她也終于來到了廣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