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戰略要沖
-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 夏樹c
- 2114字
- 2022-01-19 23:42:43
長途跋涉,又經一場殺伐,騎兵大隊不堪再行。
來整在村西找到一處小樹林,令眾軍士修整一個時辰。
楊曉昨晚沒睡好,吃了些干糧之后,躺在樹蔭縫隙的陽光中午睡片刻。
來整查看傷兵的情況,因全盔全甲防護,幾人皆傷在手背上,并不嚴重,可繼續跟隨大部隊行動。
半個時辰后,天色忽轉陰,氣溫驟降,來整擔心下雪影響行軍,遂叫醒楊曉,繼續趕路,果然,行至距盱眙城還有二十里路的時候,空中飄起鵝毛大雪。
隋唐年間,是華夏歷史上的一個溫暖期,黃河兩岸甚至長了竹子,這是近十年來,兩淮地區的第一場雪。
“瑞雪兆豐年,”楊曉感慨道,“明年的莊稼,本該收成不錯,只可惜,兵荒馬亂,良田千里,無人耕種。”
明年,也就是公元617年,隋末農民起義達到頂峰,以李密、竇建德、杜伏威為代表的義軍徹底割裂大隋王朝疆土。
朝廷軍隊被壓縮于江都、洛陽、大興三座孤城,一些隋貴族和地方官吏見楊隋大勢已去,乘機而起,占據郡縣,建立割據政權,稱王稱帝。
群魔亂舞,各個州郡,皆為戰場。
所幸沒被充軍抓丁的老百姓,紛紛攜家帶口躲避戰禍,哪兒還有種地的閑情逸致,真是白瞎了這個好年頭。
按照目前的局勢,楊曉估計自己很難平在617年平定天下,歷史的車輪太重了,即便楊曉有系統加持,若想改變她的軌跡,恐怕也得大費一番周折。
“六郎聽珞珈說,楊大人擅長詩文?此雪,此景,賦詩一首如何?”來整打斷了楊曉的思緒。
來整雖是武將,但家里幾位哥哥都有大學問,從小耳濡目染,她也跟著哥哥們念過不少書。
楊曉暫時收起心中的憂國憂民,環顧四周,見眾人都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難免起了裝比之雅興,他勒馬停下,這回是真的沉吟片刻,因為他想裝個大的。
主帥駐馬,整支隊伍都停了下來。
驍果軍馬訓練有素,動如風,靜若松。
遠遠望去,漫天大雪之下,百余騎,紅衣、紅馬、紅盔、紅甲,齊列于蜿蜒的官道之上。
宛如一個用現代電腦技術精心制作出來的古風動漫鏡頭。
楊曉醞釀了足有兩分鐘,驍果軍們雖心中有惑,卻不敢問,只得耐心等待。
來整等不及了,不禁催道:“我說,行不行——”
話音未落,只聽楊曉高聲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
眾人都支起耳朵,傾聽楊大人的詩作。
楊曉換了個姿勢,又沉吟片刻,繼續道:“兩片三片四五片。”
眾人面面相覷:什么鬼?
“六片七片八久片。”
來整心態已經崩了,以為楊曉在純心調戲她,拉下臉,正要重新出發,楊曉將刀鞘橫在來整馬前,順便指向道路右側水塘中的蘆葦蕩,吟出了乾隆皇帝唯一入選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本的名句:“飛入蘆花都不見。”
來整順著刀鞘方向看過去,果不其然,雪花落入白色的蘆葦蕩之后,與蘆花融為一體,根本分不清哪片是雪花、哪片是蘆花,本以為楊曉是戲謔之作,沒想到卻是一首逆挽詩,前三句平常無奇,甚至有些拉胯,但最后一句,語意陡轉,別開生面,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以此體現這首詩構思之巧妙。
類似的還有宋太祖趙匡胤的一首“雞叫詩”。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
掃敗殘星與曉月。
異曲同工,這兩位皇帝,可謂網文界“裝比打臉”寫法之鼻祖。
來整的詩詞造詣雖不及王珞珈,卻也能聽得出來,這是一首絕妙好詩,品味了一番,不覺撫掌叫好。
更絕的是,這首詩通俗易懂,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沒文化的驍果軍軍官們也都能聽得明白,紛紛交口稱贊,由衷夸耀楊大人的文采。
“哈——”楊曉仰天長嘯一聲,脫離隊伍,策馬而去。
裝完比就跑,賊他喵的刺激!
傍晚時分,楊曉、來整到達盱眙城,之前的游騎已先行入城通報,盱眙縣丞、守城的曠野將軍出來迎接。
曠野將軍是隋朝從九品的武官,相當于營長,守城的朝廷軍隊也只有一千兩百人,而且還是戰斗力不高的府兵,平時下田耕種,戰時才召集起來的那種兼職士兵。
盱眙乃淮西重鎮,從江都到洛陽,無論走陸路還是水路,都須經過盱眙,其戰略位置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么重要的位置,只有一千兩百府兵防御,可見朝廷兵力,目前是多么的捉襟見肘。
幾年前,楊廣曾在此修建過一座行宮,叫都梁宮,并圍繞都梁宮,建造了一座都梁城,加強對大運河交通線的保護,不過兩年前,一個叫孟讓的起義軍領袖,帶十萬農民軍攻陷了都梁城,一把大火將都梁宮焚毀。
后來,王世充擊敗了孟讓,幾乎全殲了他的隊伍,收復盱眙城,可是因為戰亂,城中百姓已遷走大半,現在只剩下幾千戶,萬把人口。
好在四面城墻都在,王世充修繕之后,盱眙依然能夠作為連接洛陽與江都之間的一個交通轉運樞紐,只是城池的防御力,已遠不如當年。
楊曉入城之后,怕自己忘了,先將無名小村的情況說了一下,縣丞和曠野將軍正愁城內人口不足,表示來投奔者多多益善,這里是朝廷糧草的轉運站,不缺食物,缺的是人。
“糧草轉運站?城中存了多少糧食?”楊曉問。
“十五萬石。”
楊曉大驚,隋朝時一石差不都是100斤,十五萬石就是一千五百萬斤。
一個成年士兵,平均一年300斤糧食就夠吃飽飯,盱眙的存糧,足可保證五萬士兵一年的口糧!
楊曉轉頭,皺眉,問來整:“這么多糧草,就駐一千多人防守?朝廷是怎么想的?”
來整撇撇嘴:“能有一千多人守著就不錯了,咱們江都城才多少人防御?滿打滿算,才三萬多人。”
“楊大人,咱朝廷大軍不都在北方嘛,”縣丞笑道,“咱盱眙是個小地方,離哪路流寇都比較遠,之前存糧達二十多萬石,一直在支援北方朝廷大軍的軍需供應,前日,秦叔寶將軍打此地路過,還提走了一萬石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