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府外的藥棚已經開始給患病的百姓熬藥了,紫葉草依然稀缺。
“嬋兒,其他藥材還多,只是紫葉草依然不夠用,這可怎么辦啊?”熬藥第二天,紅玉跑過來問道。
“我來想辦法。”說完,夏嬋進了太守府。
“太守,府中的糧食也不多了,庫房中的銀子不足百兩,明日怕是施不起粥了。”走到正堂門口,林管家的聲音傳來。
“哎,我還是低估了百姓人數啊。”鐘于杭扶著額頭嘆息。
“鐘大人。”夏嬋走了進去。
“夏姑娘,可是藥不夠用了?”鐘于杭問道。
“紫葉草不夠,但我不打算再從其他城池購買了。”夏嬋道。
鐘于杭疑惑地看向夏嬋。
“鐘大人,城中現在尚可活動的青壯年男子有多少?”
“有上千人。”
“很好,分成五路人,我手里有一份地圖,途中標記的地方都有紫葉草。”夏嬋拿出地圖說道。
鐘于杭的眉頭松了下來:“夏姑娘,您是想讓這些人去采紫葉草?”
“沒錯,兒時父親經常帶我去采藥,不過每一個隊伍都必須有一位郎中隨行,以免采錯。”夏嬋提議道。
“沒問題,我這就去安排。”老林一聽紫葉草有辦法解決,連忙去叫人。
夏嬋還在猶豫要不要將剿匪的戰利品拿出來,那些東西數量較多,難保不會有人見財起意。
“太守,東區的王員外,陳員外,西區周員外,方員外等人求見。”門口的府兵來報。
“請進來吧。”鐘于杭揉著太陽穴,這些人都是古河城出了名的富豪,難不成也是看到了商機?
“草民見過太守。”進來的人足有十三個。
“不必多禮,王員外,今日各位結伴前來,所為何事啊?”鐘于杭問道。
“太守,我等聽聞太守在此施粥施藥,特來相助。”為首的富豪說道。
鐘于杭表情怪異地看向王員外。
“城東王家,送來大米五車,白面五車,白銀一千兩,請太守過目。”說著王員外遞上一個禮單。
鐘于杭張了張嘴巴,所有的話哽在喉頭。
“城北卓家,送來白面三車,大米三車,白銀一千兩,請太守過目。”
“城西方家,送來大米五車,白銀一千兩,請太守過目。”
“城北齊家,送來白面三車,紫葉草一車,白銀一千兩,請太守過目。”
“城東陳家,送來······”
“城西周家······”
夏嬋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聽到方家報單,眼淚已經止不住流了下來。
鐘于杭更是濕著眼眶,哽咽著對十三人一拜:“古河城太守鐘于杭,多謝諸位。”
“太守萬萬不可。”王員外連忙扶起鐘于杭:“古河城在您的庇佑下才有今天,如今古河城百姓有難,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夏嬋悄悄退出正堂,走到太守府大門口,一車接著一車的大米白面,一眼望不到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如是也。
“三玄。”夏嬋喊道。
“夏姑娘。”三玄走了過來。
“你去一趟無雙城······”
等到十三位院外留下物資離開,鐘于杭又著手去安排采紫葉草的事,雖然齊家送來了一車紫葉草,但是距離治好每一位百姓還很遠。
上千的青壯年男子在下午就已經進了太守府的院子,當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幫古河城度過難關時,立馬答應要跟著郎中去采藥。
按照夏嬋說的,將上千人分成五路,每一路由兩位年輕郎中帶領,再配上二十個古河城衛兵護送,此行若是順利,不出三天他們就能回來。
白頭翁還在埋頭苦思如何將污染的水井恢復正常,只要外面沒有什么大事,夏嬋就會去和白頭翁一起試,歷經兩天,采藥的隊伍成功將紫葉草帶了回來。
許多人漸漸恢復正常,有家底的回家自己維持生計,家里過于窮苦的就在太守府門前的粥棚幫忙。
整整十天過去,白頭翁終于研究出可以中和井水的藥粉,經過多次試驗,鐘于杭正式派人將藥粉撒進井水,古河城的井水全部恢復正常,富豪們送來的米面和銀兩慢慢見底,太守府門口的人也越來越少。
直到第二十天,粥棚一樣熬了粥,太守府門前的百姓卻都沒有去接粥,而是攜著一家老小跪在太守府門口大喊:“小人叩謝太守救命之恩!”
百姓的聲音一聲高過一聲,鐘于杭連忙走出太守府,只看見一群跪在門口的百姓。
剎那間,鐘于杭老淚縱橫:“古河城能渡過此接,多虧了白老和各位郎中,還有古河城十三位員外鼎力相助,鐘某多謝各位抬愛。”
“三玄,紅玉姐姐,我們走吧。”夏嬋和紅玉坐在馬車上,掀開簾子看向太守府,不讓城中百姓知道她的存在是她自己提出的,她不屬于古河城,古河城只需要永遠相信鐘于杭,相信城中的三十六位郎中,這就足夠了。
“嬋兒,你可真善良。”紅玉忍不住說道,她自己忙里忙外做了那么多,最后功勞都給了鐘于杭,換成別人哪有這么大度?
“古河城只需要一個神,在此之前,你們見過哪個地方的鄉紳富豪拿出自己的財富聲援太守的?鐘于杭,他就是古河城的神。”夏嬋道。
“說錯了吧?嬋兒,我覺得你才是。”紅玉道,古河城的一切都是夏嬋到了之后才好起來的,不然為何街上會有那么多尸體?
“夏姑娘,我覺得紅玉姑娘說得對。”三玄道。
“我本就是趕巧而已。”夏嬋放下簾子,微微一笑。
馬車離古河城越來越遠,夏嬋也慢慢將古河城的事藏在心底。
“太守大人,夏姑娘呢?”白頭翁左看右看沒有看到夏嬋。
“對對對,還有位女郎中,我也記得她,太守大人,那位姑娘去哪兒了?”有個百姓開口問道。
“夏姑娘已經離開了,但是我希望古河城能夠永遠記住夏姑娘。”鐘于杭道。
“是,太守大人!”
從那以后,古河城多了一個醫仙的傳說:成元十八年,古河城突發瘟疫,好在有醫仙下凡,瘟疫結束之后,醫仙踩著仙鶴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