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開門,沒看見我嗎?”田茍慌慌張張地喊到。
“是,田副官,趕緊開門,”一個眼尖的士兵趕緊打開了兵營。
“著急士兵,前來校場集合,違令者,軍法處置!”
“是!田大人!”雖然搞不懂要干嘛,但作為下屬還是要去執行。
為了自己活命,又有不知多少人要為此送上自己的小命。
“殿下,我們到川都府城門前了,”王炳說道。
“嗯,直接進城,阻擋者直接扣押,”李姒吩咐。
“是!”
一行人緩緩步入川都府,守衛在城口的幾個小官兵直接嚇的哆嗦了。
“這支軍隊是哪的?這么嚇人?”有路人驚呼。
清一色的黑色鐵甲,前方騎在汗血寶馬上的白起更是威武霸氣。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不?
你們看到沒,那馬車中的便是當朝九皇子,”一個挺著大肚子的男人說道。
“九殿下!怎么會來這?”
“聽說唐皇封他為平王,封地巴蜀。”
“原來如此,
難怪有如此威嚴霸氣的部隊,”丙夸贊。
“報!報告刺史大人!
有軍隊入城了!”有下官慌忙地說道。
“慌什么慌,不就是軍隊汝城嗎?
是不是張瑞率隊回來了?”崔文趾高氣昂地問道。
“不是,是九殿下帶的人。”
“九殿下?那張瑞人呢?”崔文略感不好。
“沒看見張瑞大人,只看見了田副官。”
“田茍?他在哪?”
“田大人早就回來了,一回來就去了兵營。”
“壞了,趕緊派人去兵營,把軍隊給我拉來。”
“把川都府衙給我圍起來,”正當這時,一聲冷酷的聲音傳來。
“完了!九殿下怎么會有軍隊,不是被貶的嗎?”崔文癱坐在太師椅上。
“刺史大人,久仰大名!”李姒走了進來,對著崔文說道。
“九殿下奔波勞累,崔某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崔文深吸了一口氣,假笑地說道。
“傳聞這九殿下不是個傻子嗎?為何如此聰儀。”崔文想著。
“這一路還真是難走啊,
這巴蜀的濕氣和酷暑還真是難受了...
老天爺如此待李某,沒想到崔大人還派了兩千多人在城外特意迎接李某,
我是不是應該謝謝你啊?”李姒說著說著就冷了下來。
“還望九殿下恕罪,崔某不知啊。”崔文趕緊求饒。
“不知?
哈哈!不知道我怎么多了一支軍隊,不知道我怎么突然好了...
你們一個個都當我是傻子嗎?”李姒語氣冷漠。
“殿下,小人不敢!”崔文直接跪在地上,低著頭。
“不敢?
來人,把他拉出去殺了!”李姒說道。
“九殿下,你可不能如此,
我乃唐皇親命的官員,還望殿下莫要自誤。”見求饒沒有,崔文搬出了李世民。
“哦,你以為搬出李世民唐皇,我就不敢治你的罪嗎?
謀殺皇族,誅九族都不足為過,你以為他會保你?”李姒笑呵呵地說道。
“報,田茍前來請求。”一個士兵說道。
崔文頓時心有俘了起來,自己的人來了。
“讓他進來。”李姒說道。
“殿下,小人請來復命,人已經全部控制住了,”田茍進來后直接躬身向李姒說道。
見到此慕,崔文直接軟碳在了地上。
“嗯,不錯,
田茍,你說,謀殺皇族,該當何罪?”
“誅九族!”田茍眼睛一轉,知道李姒想干什么,直接說道。
“嗯,那你看著辦吧。”
李姒說完直接走了。
見李姒把問題推給自己,田茍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做出決定了。
不殺了崔文,不誅了他九族,那等待的就是自己的人頭落地。
田茍心一狠,直接抽出來腰間的唐刀。
“田茍,你不能殺我,我可是刺史!”崔文嚇得直直后退。
“可惜你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上路吧,你的十八房姨太太馬上就會來陪你的。”
田茍一刀就解決了他,根本沒有一絲痛苦。
“來人,”田茍喊到。
“大人,”自己的下屬說道。
“叫上兵營的部分弟兄,抄了崔文的府邸,就說這是九殿下的命令,
記住了,一個不留。”
“是,大人。”
一時間,川都府人心惶惶,九皇子來此第一天,就控制了兵營,殺了這位刺史大人。
很多家族也小心翼翼,生怕下一把刀就輪到了自己頭上,紛紛上門請求,不過都被拒之門外。
“回稟九殿下,事情已經處理好了,這是搜查出來的物品賬目。”田茍遞給一個本子,讓青青傳給了李姒。
“嗯,做的不錯,好好干,
我不會虧待你的,”看著賬本上的賬單,李姒高興地說道。
“多謝九殿下,田茍愿為成為九殿下的馬前卒,”田茍拍了幾句馬屁。
“嗯,你先下去吧,
把東西運到我府上即可。”
“是,殿下...”
“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九殿下,一地不可無主,還需要挑選一名處理事物的刺史才行,不然巴蜀又會陷入混亂...”
“嗯,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小人告退。”
賬戶上寫著糧食百萬石,金銀不計其數。
“沒想到還殺了一個貪官,這得貪污多少年啊!
不過這刺史之位有些麻煩,
自己是不可能做這些煩心事的,平躺它不香嗎?”李姒很是頭疼。
“殿下,明天就清明節了...”青青在旁邊提醒道。
“清明節,可惜我母親的墳遠在千里之外的皇城,
那只能遙祭了,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母親的骨灰接回來,”李姒捏了捏拳頭。
“殿下,你沒事吧?”看著李姒有些思念的樣子,青青問道,
“沒事,青青,
吩咐下去,明天我要遙祭母妃,”李姒說道
“是殿下。”
第二天一早,伴隨著巴蜀蒙蒙雨露,李姒帶著幾千鐵騎來到川都府中的一處空地,
說是空地,不如說是用來祈雨之地。
兩排黑騎莊嚴肅穆,白起和青青跟在李姒身后。
李姒準備了一些祭品,以祭思念。
“母親,你放心,我一定會為你正名的,”李姒發誓。
在無聲的祭祀中,在百姓們的目光中,持續了幾個小時的遙祭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