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6章 靖康悲歌

從頂層階級到底層群眾的離心離德讓北宋失去了最后的議和機會,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完顏宗望率東路軍來到了開封城下,北宋首都汴京第二次保衛戰即將打響。

由于欽宗下令不準外地勤王部隊進城,當時開封城內的部隊并不多僅七萬余人。其中有一支鄧州知州兼南道都總管張叔夜早前帶進城的一支勤王部隊勉強具有一戰之力。

金軍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后,二十七日開始攻打通津門。通津門是開封城東的三道水門之一,張叔夜率軍奮力抵抗。二十七日當天風雪交加,也許是受到宋軍上下抗敵決心的感召,欽宗罕見的披甲登城鼓舞全軍英勇殺敵,宋軍士氣大振,守將范瓊甚至率敢死隊殺出城外,把金軍的攻城器械燒了個精光。

金軍第一天進攻不力,沒有急于再打,而是分兵把守住了通往開封的各個交通要道,防止開封城城詔書傳出去,防止外地勤王部隊進入開封城,要徹底把開封城變成一個黑箱。

開封城被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形勢異常兇險,戰爭有時候就像股市,信心比實力更重要。開封城信息暢通,皇帝、朝廷都在那兒,北宋百姓和軍方就有信心,就算打不過也要跟你金軍死磕到底。一旦開封城信息被切斷,外界不知道城里的情況了,那要不要拼了老命去跟金軍打仗就另說了。

說難聽點兒,萬一你皇帝死了我給誰賣命的都不知道,也沒人領我的情,我憑什么?

開封城外人心惶惶,開封城里面同樣不可終日,打贏了守城第一仗,但是接下來還能打贏幾仗誰都不敢保證。張叔夜御敵有功,然而手下只有少量勤王之師,前任樞密使聶昌已經死在河北,欽宗見軍方沒人可用,便提拔張叔夜任樞密使兼任開封城防總指揮。

但想要管理好開封城的七萬守軍,張叔夜遠遠不夠格。

管理是個復雜的技術活兒。尤其是涉及軍事指揮的管理,軍隊是個非常講究資歷的地方,你領著我上過戰場殺過敵你就是我的大帥,哪怕你后來沒有再帶兵也沒關系,我服你。再或者你本來就是國家成名已久的名將,打了多年仗了深受大家愛戴,現在我的大帥不在了你來了,我也服你。

當時符合這兩個條件,能管得住開封守軍的一個是李綱,另一個是種師道。

李綱在第一次保衛開封期間親自率軍作戰,兵不卸甲在城墻指揮,對開封城防務和基層士兵都熟悉,如果由李綱坐鎮指揮是最合適的,但可惜的是由于太原失守西軍連吃敗仗,李綱被貶去了夔州(今重慶奉節縣),遠水解不了近渴。

種師道也很可惜,老將軍在靖康元年都已經七十六歲了,古代封建社會七十六歲的人身體根本吃不消這一連串的戰爭,河北戰場輸掉最后一戰后種師道率殘部退守河陽,不久病逝。

北宋從真宗朝開始打了無數次敗仗,一直到靖康之變前,軍事上一直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前線將領授權不夠。誠然,這與北宋國策以文制武強干弱枝有關,但在國家生死攸關之際,國策就變成了毒藥。

后世有種說法叫“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其實北宋真正缺的并不是將,而是帥。北宋中后期,真正沖殺在戰爭一線的武將官位最多只能做到都監、鈐轄,而這兩個職位帶兵數也就是幾千人到一萬人左右,即使是特殊情況加強兵力也不會增加太多。于是為了方便大兵團作戰,都是由文臣任職的經略宣撫使或者安撫使來總領一場戰爭。

仁宗年間跟李元昊打仗,北宋這邊做決策的始終是夏竦、韓琦、范仲淹、龐籍等文臣,文臣任主帥有個兩個最大的問題,一個是對戰爭缺乏軍事經驗,另一個是關鍵時刻需要各軍之間拼死配合時候調不動軍隊。

李元昊之所以能在好水川、三川口和定川寨連勝三場,就是因為主持軍事的范雍、夏竦等人根本就不上前線,只是在后方坐鎮,前方的將領其實就是在各自為戰。

對方伸出來一只拳頭,我只有一個手指,怎么打?

到了北宋末年,頑疾依然存在,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兩人兩路大軍都是十萬大軍級的兵力,而北宋在河東河北的安撫使依然是文官,根本無力指揮大軍團會戰,只能從戰略上給個大致方向,剩下的各位都監鈐轄們自己打去吧。西軍的折可求、種師中都是這種待遇,一支偏師對上一個兵團,怎么可能贏得了?

武將來總管一路兵力也不是沒有,仁宗時候狄青就總管了兩廣所有兵力平叛,神宗時候王韶、李憲也都能總管熙河路一路宋軍。其實徽宗朝也有這樣的帥才,在西北帶兵多年的童貫就是最佳人選。

別以為童貫在燕山府打了兩場敗仗就以為童貫是垃圾,歷史上名將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例子多了去了。

五代時候后梁名將劉尋,幾乎是面臨靖康之變時期一模一樣的局面,李存勖率領晉軍眼看著就要打過黃河,后梁所有能打的名將死的死降的降,只有劉尋率梁軍跟晉軍死磕,打輸了我就撤,收攏敗兵接著打,雖然敗多勝少,但就是打得你過不了河。

對于一名元帥來講,一場戰斗一場戰役怎么輸都行,只要能實現一場戰爭的最終戰略目標就算是贏。看看童貫手下的將領,種師道劉延慶等人哪個不是驕兵悍將,誰能服誰?只有在西北領著他們打過仗的童貫才能鎮得住場子,靖康年間但凡童貫能站得住腳跟,哪怕跟金軍對陣輸一百次,北宋也不至于亡國。

六賊之中,童貫絕對是個異類,其他五賊都是瞎雞巴搞禍害國家,童貫卻是身處高位不作為害了國家。宣和末年童貫已經年屆七十,在北宋已經過了致仕的年紀本可以退休致仕,但在貪婪的腐蝕下仍然把持兵權不放手,又失去了年輕時奮勇殺敵為國捐軀的決心,害了自己又害了國家。

朝廷命令混亂,缺乏統一指揮,宋軍就在這樣一片混亂之中迎來了最后一場開封保衛戰。金軍在稍事休整后于十一月初一對城西另一道水門善利門發起了進攻,西軍將領姚友仲拼死抵抗勉強守住。

雖然初一守住了善利門,但初二這一天完顏宗翰率西路軍來到開封城下,金軍東路兩路主力會師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士氣漲到了滿格。

金軍接下來對開封采取了飽和攻擊策略,打城西的不好打就改打城東,劉延慶在城東防守,在城頭擺了幾尊九牛炮,這個九牛炮到底什么原理查了很多史料都沒查出來,據推測應該跟之前的石炮比較類似。劉延慶就用這些九牛炮攻擊金軍的云梯,把云梯砸的稀巴爛。

東城不好打再改打南城,金軍的機動性很強很快又來到南城,南城外王宗楚開城出戰,率千余名精銳宋軍與金軍硬剛,雙殺的你死我活終于寡不敵眾,副將高師旦戰死,王宗楚敗退回城中。

王宗楚退了回來,金軍緊跟著就殺了過來,守軍慌慌張張拉起吊橋,金軍來到護城河上架起浮橋,姚友仲此時又從東城趕赴南城增援,帶著床子弩神臂弓對著金軍就是一頓猛射,金軍被壓的過不了河。

短兵相接沒什么效果,金軍決定上器械,金軍在城南造了一座高大的瞭望臺,在瞭望臺上又制作了一臺石炮,用石炮居高臨下對著城墻砸。剛開始砸了幾下把宋軍砸的有點兒懵,對面這玩意兒在高處能打城墻,城墻在低處打不著對面。

可被砸了幾下宋軍慢慢緩過來勁兒了,你不就砸我的城墻嗎,你隨便砸,砸完我就修,而對面瞭望臺只有一座,上下運送石料極其不方便,攻擊速度很慢,一次攻擊完之后等下一次攻擊開始前宋軍早就把上一次砸壞的城墻修好了。

眼見南城也不好打,金軍再換北城攻打,到了北城金軍又換了一種打法,上鵝車。開封守軍不知道太原守軍怎么對付鵝車的,看見這玩意兒氣勢洶洶殺過來急中生智,把城東的九牛炮給搬了過來,對著鵝車就開炮,鵝車速度慢避之不及紛紛中炮被打了個稀巴爛。

金軍攻城雖然進展不力,但二十萬對七萬的壓倒性優勢擺在面前,城內宋軍逐漸還是吃不消了,潼關在金軍手里,西軍多次東進勤王始終無法逾越。江南來勤王的部隊戰斗力又不行,不僅無法對金軍造成威脅,還成了金軍的“送糧隊”,被金軍一擊即潰然后隨軍糧草成了金軍的軍糧。

與宋軍打了幾次交道之后,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都成了老狐貍,為了盡量減少己方傷亡,金軍一邊打一邊談。十一月十七日,在第一輪猛攻無果、宋金兩軍都付出較大傷亡代價的情況下,金軍派使者前來議和,使者提出要欽宗親自出城議和,被欽宗拒絕。回營復命之后又來,提出要先派太上皇、太子、越王、鄆王四人出城為人質才能接著談判。

如此苛刻的條件毫無疑問再次被欽宗拒絕,于是金軍繼續加緊攻城,張叔夜、范瓊先后率敢死隊偷襲城外金軍,卻都是先勝后敗,損兵折將。靖康元年是個閏年,到了當年閏十一月開封城內守軍減員已過半,大宋首都籠罩在陷落的陰影當中。

越是亂世越是有妖怪作亂,兵力日益減少,兵部尚書孫傅在坊間聽說了有一位名叫郭京的能人,有法術,可以做法退兵。于是就上街私訪,竟然真的就找到了這個郭京,帶到了朝廷里面見欽宗。

凡是在民間能成為傳說的,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能忽悠。郭京就是這樣一位大忽悠,這個人號稱自己道法深厚,需要7779個人聽他號令,施展六甲法,可將這7779個人變成六甲神兵,生擒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全殲二十萬金軍。

但凡讀過半年書,都不會被這種二百五的言論忽悠,可欽宗偏偏就信了,不僅信了,還全權委派此人去退敵。于是郭京就帶著朝廷的詔書和錢來到開封街上隨便找了7779個市井無賴,配上怪異服裝,一番裝神弄鬼。當時宰相何栗和孫傅非常信任郭京,有人就提醒孫傅說自古以來就沒聽說過天兵天將能下凡幫人間打仗的,如今把退兵的希望都寄托在郭京身上恐怕會壞事兒。孫傅不僅不聽勸,還威脅別人不要妖言惑眾惑亂軍心。

郭京要啥朝廷給啥,該打仗了吧?開封城岌岌可危,何栗多次督促他出戰,可人家偏不,非要等最后的危難關頭才肯出戰。最后催的急了,郭京終于答應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出城退敵。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風雪交加,郭京下令六甲神兵出城作戰,為保證法力效果,任何無關人員不得偷看。

當時郭京率軍走城南的宣化門,為了給六甲神兵讓路,宣化門清場,所有宋軍和附近百姓全部撤離留給郭京表演。郭京在城頭上指揮,張叔夜在旁邊觀戰,只見城門打開后六甲神兵直撲向金軍,金軍一看一群穿著奇奇怪怪服裝的什么妖魔鬼怪嚇了一跳紛紛后退。

少許后退之后金軍回頭一看不對啊,這幫妖怪根本就不懂打仗啊,出城完全沒有任何陣型可言,就是胡亂往前奔跑。本著試探的打算,金軍往前進了進,沒想到城里的妖怪一觸即潰根本不用打,于是金軍騎兵大舉壓上,將六甲神兵從四面八方包圍起來就地屠殺。

城下的部下慘遭屠戮,城上的郭京神情尷尬。為了防止戰敗被問罪,郭京向張叔夜表示,神兵還沒發威,待我下城做法發威擊敗金軍。

城下局勢兇險,張叔夜也不知道郭京到底是行還是不行,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放他下去。誰知郭京一下去帶著剩下的一點兒殘兵就往南逃,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戰場。

郭京跑了也就跑了,本來他的七千多名六甲神兵就是臨時演員對戰局沒什么影響,可他在作戰前忽悠大家都離開了宣化門,出城之后又沒人過來關城門,這就害慘了守城宋軍。開封城能守到現在全靠堅固的城防,宣化門城門大開等于城防歸零,金軍一下子就沖了進來,城內宋軍被迫展開巷戰,劉延慶、姚友仲等將領全部戰死。

聽聞開封城破,欽宗第一反應是哭,一邊哭一邊悔恨,種師道和唐恪都曾經勸他去西京躲躲,欽宗現在就是悔恨自己當初沒聽勸去西京避禍。

其實就在短短幾天前,北宋王朝和開封城依然有救。雖然徽宗折騰了二十多年,但神宗、哲宗兩朝留下來的家底兒豐厚,到了靖康年間,北宋國力依然很強。但凡皇帝下定決心打一場開封保衛戰,大幾十萬的西軍拉出來跟金軍一換一,金軍根本拼不過。

然而就是這樣的富庶江山,居然能走到這般田地,除了徽宗破壞了朝廷秩序,導致奸臣橫行之外,欽宗的愚蠢也占了非常大的原因,很難想象一國之君竟然能在兩國交戰這種嚴肅問題上,在國力占優的情況下不斷妥協,大敵當前貶黜主心骨李綱,相信大忽悠作法退兵。二十多歲的成年男子,這種智商水平真的不足以做一國之君。

徽宗如果沒有破壞臺諫系統,留下來一班子忠臣輔佐,問題倒也不大,可徽宗給欽宗留下來的全是“六賊”這種人物,在這種情況下欽宗只能重用自己東宮屬官,比如帝師耿南仲,但可惜的是耿南仲是個徹底的投降派。

外城已破,但開封城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城市,人口達百萬之多,金軍只是控制了南城宣化門附近,根本無力掌控整個開封城。當時衛士長蔣宣就勸欽宗,號召城內全民皆兵抵抗金軍然后趁亂突圍出去,到時候開封城十二個城門百姓和衛士一起沖出去,金軍就算是三頭六臂也擋不住也分不清誰是皇帝。

建議很好,可欽宗不敢,但凡需要勇氣需要魄力做出的決斷,欽宗從來都不敢做。史書記載前來護駕的宋軍號哭而散,士兵們想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但軟弱無能的皇帝宋欽宗讓他們傷透了心。

金軍兩位主帥已經吃準了欽宗的這種懦弱的性格,你不是不敢打嗎?我給你個臺階下,二十七日,金軍在外城被攻破的情況下并未發起對宮城的進攻,而是派了使者前來表達了議和的誠意。

聽到議和,欽宗猶如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馬上派出宰相何栗與濟王一起出使金營商談議和的具體條款,何栗也曾是堅定的主戰派,可如今來到金營后卻嚇得馬鞭都拿不好,到了金營面對完顏宗翰也是唯唯諾諾完全不敢據理力爭。最終兩人帶回了金軍的要求:太上皇出使金營作為人質,黃河以北領土全部割讓。

大難臨頭,欽宗的孝心突然爆發,堅決不同意由徽宗出使金營,而是大義凜然的要自行前往。閏十一月三十日,欽宗帶著降表,率何栗、陳過庭、孫傅等宰執大臣前往金營。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從來沒跟皇帝打過交道,這突然北宋皇帝就自己跑過來了也是有些懵,想想上京會寧府還坐著一個自己家皇帝吳乞買呢,就算給自己再怎么便宜行事也不能不經吳乞買同意就隨意處理人家宋朝皇帝吧。

于是兩人好生安撫欽宗,一陣噓寒問暖之后安排欽宗現在開封城外的青城寨暫時留居,緊接著向遠在大后方的金國朝廷匯報了戰況。在取得朝廷的指示后,金軍的使者告訴欽宗,欽宗要自行退位,宋朝取消國號,趙宋皇室中另立一人為王,不可稱帝,然后把欽宗放了回去。

金軍之所以把欽宗放回去,還有個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勒索錢財。第一次進攻開封得到了大量財富,完顏宗望深知以金軍對開封城上下的了解和掌控力,在經歷了一次勒索后,很難再搜刮出什么油水,不如還讓宋朝自己動員,在亡國的危險下多少也要把他榨干。

欽宗回城后,太學的儒生和老百姓蜂擁而來迎接,看到自己的子民如此真心的愛戴不由得深受感動,掩面大哭,哭訴宰相們耽誤了他們父子。

一國之君光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埋怨宰相也解決不了問題,況且金軍也不會給他時間讓他哭。欽宗剛回宮金國使者就跟過來求見,提出要給金軍提供一千萬錠黃金、兩千萬錠白銀、一千萬匹布帛。

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欽宗只能下令再次搜刮全城給金軍湊錢。可已經經歷過一次搜刮和兩次戰亂,再富庶的城市又會有什么值錢貨?只好把上次沒有搜刮的皇室成員、百官搜刮一遍,即便這樣,搜刮來的錢財也只是寥寥無幾,遠不及第一次錢財豐厚。

金軍兩名主帥根本不在意金銀的多少,他們深知開封已經沒多少錢了,獅子大開口只是為了讓北宋朝廷替他們賣命再徹底搜刮一次。見金銀搜刮的差不多了,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選派一千五百名少女到金營聽候吩咐。

這個時候索要少女,那基本上就跟要慰安婦差不多了,開封城里百姓民不聊生,政府基本癱瘓,根本無力去民間征召少女,欽宗只好在宮里征集。宮里面嬪妃宮女人數眾多湊齊一千五倒是不難,可大家都是皇帝的女人,說出來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突然要去敵人軍營受辱誰能愿意?許多嬪妃、宮女都在遣送過程中投水自盡,寧死不屈。

北宋君臣的心理被金軍拿捏的死死的,溫水煮青蛙,讓你亡國前也要給我當好傀儡,把國家的剩余價值掠奪一空。

隨著開封城逐漸被榨干,金軍的勒索效果也越來越差,欽宗也能預感到大限將至,為了安排好身后事宜,早在第一次前往金營前他就派人把徽宗和鄭太后從離宮門較近的龍德宮遷到了宮廷深處的延福宮,防止自己被金軍扣下之后徽宗復辟。接著在靖康二年春節剛過便下詔,由自己年僅十一歲的太子趙諶監國,孫傅為開封留守。

死到臨頭還在防這個防那個,十一歲的太子能管得住一個國家嗎?以當時的局勢而言,說不定徽宗復辟還能留一線生機。

靖康二年正月,金使再次來到開封城催促欽宗前往金營,欽宗無奈之下只能動身前往。一路上老百姓哭著勸欽宗不要出城自投羅網,欽宗也沒辦法,老百姓哭他也哭。百姓為了留住自己的皇帝拼了命的堵在路上不讓走,有的人扒住車轱轆不讓車動。當時范瓊負責護送欽宗出城,再三勸解仍然勸不走,下令對堵路的百姓直接砍,眾人被護衛砍死砍傷一大片,欽宗才得以繼續上路。

二月初六,欽宗來到金營,再次被安排在青城寨,接著派使者前來宣布金國皇帝吳乞買下發的詔書,廢宋欽宗趙桓為庶人。

古代封建社會一國向另一國遞送降表,然后皇帝被戰勝國皇帝下詔廢除,在法理上已經結束了。

除非你還有后招兒。

北宋的后招兒就是宮城里的皇室成員,無論是已經成為太上皇的徽宗,還是太子趙諶,都有機會挽救北宋。

但這個道理旁觀者知道、北宋君臣知道、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也知道。剛剛宣布完廢掉欽宗,金軍又派使者前往城中,要求北宋交出太上皇。

金軍要人,徽宗這就收拾收拾準備出發。張叔夜立馬站出來反對,苦勸徽宗,欽宗去了金營已經被金軍扣留,陛下再去一樣有去無回。現在城內仍然有數千精兵,可以護駕突圍逃出城去。勸到最后張叔夜就問,天不祚宋,死于封疆,不猶勝生陷于夷狄乎?

同樣的面對國難,勢單力薄的高貴鄉公曹髦就敢帶著僅有的少量親兵親自討伐國賊。徽宗卻與欽宗一樣,根本不敢與金軍刀兵相向,一聽說要冒險突圍,搞不好還會死,算了不突了。

不敢突圍不代表徽宗就愿意去金營當俘虜,左思右想當俘虜日子實在難過,不如死了算了,徽宗就找了毒藥準備服毒自盡,沒想到又被范瓊及時發現奪了下來沒死成。開封城破之后多次護送皇帝和使者前往金營,讓范瓊逐漸產生了一種參政議政大權在握的優越感,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見范瓊的面多了也混了個臉熟,為了給金軍表忠心,范瓊召集衛士,逼徽宗和鄭太后連帶著鄆王、各位帝姬、駙馬一起趕緊上路。

怕死的徽宗最終還是帶著鄭太后和一眾嬪妃親王帝姬來到了金營,金軍集齊了北宋兩位成年皇帝,于是再次宣詔,廢除徽宗的太上皇身份,降為庶人。

前后兩個皇帝都被廢了,接下來就得換衣服了,總不能還穿著皇帝的衣服吧,換衣服的這個階段又發生一件事兒。當時第一次跟隨欽宗出城的禮部侍郎李若水拼死阻攔,抱住欽宗不讓欽宗換衣服,金兵上去硬生生把李若水扯下來,被他怒罵。惱羞成怒的金兵把李若水拉出營外剛要開始毒打,被完顏宗翰制止,嚴令絕不能傷害李侍郎。

放在外面礙事,主帥又交代了要好生照顧不能傷害,金軍只好把李若水關了起來,自知回天乏術的李若水絕望之下開始絕食。完顏宗翰得知后派人勸說,凡事當順勢而為,不如歸順大金,依然高官厚祿。李若水不為所動。

完顏宗翰又派貼身侍衛前去勸降,說李若水父母年事已高,歸順大金后仍然擔任原官職這樣還能與父母相見。李若水怒而不從,說告訴對方忠君報國,早已忘家。

如此忠貞不屈,完顏宗翰倒是想要收為己用,于是親自前來游說,結果李若水反倒給他上了一課,完顏宗翰反復表示是因為宋朝先背盟才南下伐宋,李若水就說了,徽宗皇帝就是因為失信于盟約,故而下詔退位,欽宗從未對當初的盟約有過背盟,背盟從何而來。

人家宋朝皇帝為了認錯都退位了,金軍還是打了進來,完顏宗翰也覺得似乎不占理,反反復復就是背盟失信,李若水越說越激動,歷數金軍背盟事跡,說到最后直接開罵,什么奸賊、毒蛇之類的都招呼上了就罵你完顏宗翰。

實在忍無可忍,完顏宗翰下令處斬李若水,金兵把李若水押赴城郊,李若水一邊走一邊罵,金兵為了不讓他罵嘴都給他打爛了流了一路血,李若水流著血罵,到了刑場先把他舌頭割掉,李若水怒目圓睜,不屈而死。

完顏宗翰聽說李若水已赴死,感嘆說,遼國滅亡時候不屈而死的官員十多個,宋朝滅亡不屈而死的只有李侍郎一人而已。

英雄會贏得所有人的尊重,包括他的敵人。

勇敢的李若水無法拯救身陷囹圄的徽欽二帝,而金軍的兩位主帥身經百戰,狡猾得很,徽宗的嬪妃皇子帝姬駙馬、欽宗的嬪妃皇子帝姬都已經到了,可太子和皇后呢?

皇室一網打盡最后留下太子和皇后,我們一走立馬臨朝稱制你大宋中興是吧?不會給你機會,金軍要求太上皇徽宗下令,皇后太子兩人即刻來金營受降。

接到命令,開封城里剩下的最后主心骨孫傅堅決不放人,有人建議招募武士帶太子突圍出去,但外城城破的那天欽宗徽宗都在,原本是突圍的最佳時機,現在徽欽二帝都到了金營,金軍接管了開封所有城門,人心已經散了,想要突圍無異于癡人說夢。

突圍不行,孫傅又想了別的法子,找了一個跟太子長相類似的人殺掉砍下頭,又找了一個跟太子身邊宦官長相類似的人砍下頭,接著砍了十幾名死囚,打算派人把腦袋一股腦送到金營,謊稱宦官做亂誤殺太子,只好將眾人頭顱獻上。

金營里全是北宋宗室,都認識太子,假頭顱送過去讓大家一看必然露餡兒,孫傅這個計劃沒人敢應承,一直等了五天,金軍看沒有動靜就派人過來督促,這時候漢奸范瓊就又上場了,帶人沖進宮里逼朱皇后和太子出城。

朱皇后和太子走在街上,百官和百姓跟著走了一路,都知道太子再一走這大宋王朝就算是徹底完了,但也沒辦法,城防被金人把持,忠義的宋軍已經全部戰死,現在開封城里剩下的只有范瓊率領的二鬼子,不走也得走。

太子走一路哭一路,沿路的百姓們跟隨的越來越多,到了城門口要出城了太子大呼,百姓救我。現場百姓的情緒當時就崩了,哭聲震天,孫傅跟著太子要出城被范瓊攔下,拼死抗爭以太子傅身份誓要保護太子,范瓊一看人反正馬上就送過去了,隨便他孫傅往火坑里跳也就沒管。

出了南薰門,范瓊帶著朱皇后、太子、孫傅一行人出城前往金營,身后是痛哭不止的開封百姓,久久不愿散去。

經過近兩個月的收拾、打包,靖康二年四月,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率金軍帶著徽欽二帝及北宋全體宗室成員,又帶著從開封劫掠而來的所有金銀珍寶滿載而歸,北宋王朝正式滅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岳西县| 攀枝花市| 徐闻县| 台前县| 曲阳县| 渭源县| 清丰县| 银川市| 舞阳县| 额敏县| 朝阳县| 威信县| 启东市| 漳浦县| 鹿泉市| 宝鸡市| 古田县| 靖安县| 贵德县| 莱西市| 即墨市| 环江| 平凉市| 临沭县| 黑水县| 临洮县| 万宁市| 驻马店市| 迁安市| 南城县| 房产| 清水县| 安化县| 北京市| 察雅县| 敖汉旗| 山阳县| 清涧县| 安溪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