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車蓋亭詩案
- 大宋何所有
- 猛男與拖拉機
- 2413字
- 2023-02-02 18:57:00
在宋史《奸臣傳》里,有蔡京、秦檜等我們耳熟能詳?shù)拇蠹槌迹灿袇位萸溥@樣反復(fù)背叛的小人,但奸臣里面排名最靠前的卻是蔡確。
宋史都是元朝人編的,元朝編修史書是根據(jù)已有史籍進行整理,最后匯總而成的,北宋的人物到了南宋都已經(jīng)有了官方定論,元朝就拿來主義直接用了。
南宋這個朝代啊,富國強兵還我河山他不行,搞政治迫害他卻很拿手。
奸臣蔡確其實一點兒也不奸,罷任首相后,蔡確先后出任陳州、安州等地知州,新法盡廢,仕途失意,自知無力回天的蔡確在地方上倒也落了個清凈,不再去管朝中的紛爭。
身處江湖之遠的蔡確沒想到廟堂上的鍋還會從天而降,元祐四年四月,漢陽軍知軍吳處厚上疏彈劾蔡確寫詩諷刺朝政,說蔡確詩句是把高后比作武則天,包藏禍心。
吳處厚是誰呢?這個人原本曾是蔡確的老師,蔡確年輕時師從吳處厚學(xué)習寫賦。后來蔡確官做得越來越大,吳處厚給蔡確寫信想讓提拔提拔自己但蔡確沒有回應(yīng),兩人逐漸交惡。
再后來首相王珪推薦吳處厚進入館閣任職,宋代當閣臣那可是千載難逢的提拔的好機會,但在蔡確的反對下,吳處厚沒能進入館閣,這下子吳處厚徹底恨透了蔡確。
再后來吳處厚外放到漢陽軍主政一方,因為漢陽軍屬軍州,需要部隊戍守,但時任安州知州的蔡確再次拒絕派遣部隊,從中央到地方幾次結(jié)仇,吳處厚得知蔡確這幾首詩后如獲至寶,馬上添油加醋告到朝廷,等死吧你蔡確。
奏疏報到朝廷,立即引起了朝中諫官的極大興趣,在查閱了蔡確詩句后,諫官梁燾、劉安世提出,蔡確詩句影射朝廷,其心可誅,應(yīng)當予以嚴懲。
那么蔡確到底寫了些什么呢?獲罪的詩篇共有十首,全部都是絕句,全部列出的話篇幅太長,我就重點揀里面爭議最多的幾句寫一下,大家也看看到底是不是誹謗。
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jié)上元間。釣臺蕪沒知何處,嘆息思公俯碧灣。
蔡確在詩里引用了一段典故,唐朝有個大臣叫郝處俊,因為繼承了祖上甑山縣公的爵位,又被人稱郝甑山。郝處俊在朝中任職時唐高宗李治在位,對就是武則天她老公李治。李治晚年身體病重,便委托武則天代為處理朝政,唐高宗上元三年李治實在是病入膏肓,也不知道犯了什么迷糊想要讓位給武則天,讓她到朝堂上擔任攝政王。
郝處俊時任中書令就是唐朝的宰相,強烈反對武則天攝政,使得武則天在李治生前沒能更進一步。
為什么蔡確會突然寫到郝處俊呢?因為當時蔡確任職的安州(今湖北德安縣),就是郝處俊的老家,就像我們到了河南湯陰一定要去瞻仰瞻仰岳飛,懷念一下岳飛一樣,蔡確到了唐朝名臣的老家,懷念一下前朝名臣,很正常。
蔡確是科舉考試中進士一路做到的宰相,這種政治家都是兼職的文學(xué)家,寫幾句詩抒發(fā)一下懷念之情,也很正常。
由于蔡確是在游覽安州一個叫做車蓋亭的小郊外時寫下的詩句,此案又叫“車蓋亭詩案”,案發(fā)之后,面對地方上的吳處厚和諫官梁燾、劉安世的奏疏,高后其實一開始也是拿不定主意,就在高后猶豫的時候,梁燾帶來了一個消息,早前被貶官外放的刑恕報告,詩句就是蔡確仗著擁立哲宗的功勞在誹謗高后。
刑恕神宗元豐年間蔡確的心腹,神宗駕崩,由于神宗生前未立太子,當時高后的其他兒子也都已成年,對哲宗的皇位形成威脅。刑恕與蔡確等人都支持神宗兒子哲宗即位,哲宗即位之后,高后垂簾聽政,刑恕認為自己擁立有功卻沒得到晉升,便心生怨恨,上疏請求提高哲宗生母朱太妃的后宮地位。
但是不巧了,神宗是有正宮皇后的,當時高后是太皇太后,神宗正宮向皇后成為向太后,哲宗生母朱太妃即使生了皇帝,后宮的長幼尊卑不能亂,只能是太妃。
也就是說排在朱太妃前面的一個是太皇太后一個是皇太后,朱太妃想要更進一步,要么太皇太后再見,要么皇太后再見。
妄議后宮規(guī)矩的刑恕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很快被趕出了朝廷,要說這一切都是刑恕自作自受,可他卻恨蔡確不替自己說話拉一把,從此恨上了蔡確。
車蓋亭詩案案發(fā)之后,刑恕告訴梁燾,當初蔡確就是憑著擁立之功沒把太皇太后放在眼里,現(xiàn)在寫詩諷刺就是他內(nèi)心真實寫照。
梁燾把刑恕的言論原原本本的匯報給了高后,高后聽后勃然大怒,好哇你個蔡確,對老身一直有意見對吧,那就再給你貶的遠遠兒的,永遠都不用回來了。
當時朝廷里執(zhí)政的已經(jīng)是舊黨,按說處理蔡確這樣一個新黨黨魁根本就是小事兒一樁,可沒想到高后決定要嚴懲蔡確后,居然引起了不少反對聲音。
蘇軾首先上疏反對貶謫蔡確,也許是當年自己吃了因言獲罪的苦,蘇軾對這個昔日的政敵采取了堅決的對事不對人的態(tài)度,建議朝廷問罪但是由高后親下手詔寬大處理,表明態(tài)度但不要過分打擊。
蘇軾能想得開,那是因為他不是當事人,當事人高后的怒火可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勸解的了的,在高后的授意下,蔡確先是被革去安州知州職務(wù)貶為光祿卿,接著又被貶到新州(今廣東新興縣)。
蔡確一個新黨骨干被貶,按說對于舊黨把持的朝廷沒什么影響,可不想就是因為蔡確被貶,引起了舊黨的再一次大分裂。
原本蜀洛朔三黨互相攻擊時,宰相集團還能控制局面,可到了車蓋亭詩案時,朝廷上已經(jīng)明顯出現(xiàn)了舊黨內(nèi)部巨大的分歧。
宰相范純?nèi)拭鞔_反對將蔡確貶到嶺南,勸高后不要搞文字獄;御史中丞李常、中書舍人彭汝礪也都反對朝廷對蔡確的處罰,彭汝礪甚至把貶謫蔡確的詞頭都給封還了,愛誰誰,別讓我參與文字獄。
反新法不徹底,就是徹底的不反新,舊黨在一次次的斗爭中,終于走向了極端,在范純?nèi)实热朔磳H謫蔡確后,諫官們開始了對范純?nèi)实寞偪窆簦瑥椲婪都內(nèi)逝c蔡確結(jié)黨。
范純?nèi)适欠吨傺偷膬鹤樱运膫€人品格當時的朝廷里還真沒人配跟范純?nèi)式Y(jié)黨,看透了這個垃圾朝政的范純?nèi)拭壬ヒ猓谑亲哉埩T相,離開京城。
范純?nèi)柿T相之后,御史中丞李常、中書舍人彭汝礪也都被罷官外放,其他為蔡確鳴不平的官員很多也被罷官貶謫。終于,車蓋亭詩案以蔡確被貶謫嶺南,宰相范純?nèi)省⒂分胸├畛5纫淮笈醒敫呒夘I(lǐng)導(dǎo)被貶出京而結(jié)束。
自車蓋亭詩案開始,北宋高層再無國家和公心,從此只剩下無休無止的黨爭,黨同伐異至死方休,一直持續(xù)到北宋滅亡。
而曾經(jīng)的首相蔡確,在被貶新州之后,旅途的顛沛流離和嶺南的凄風苦雨,加上內(nèi)心的挫折惆悵,三年后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