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的沙子隨著風勢,讓穿行荒漠的人吃苦不已。一個已經深入荒漠腹地的人,時有決擇兩難的徘徊,朝前是有向成功邁開了一步,退后,當是前功盡棄的徒勞付出。大凡走向這條路的人,很少有半途而廢,面對前方的未知,多有拿生命賭明天的走在無悔的不歸路上。
西行探索未知的人,均有大無畏的勇氣、以常人不可測度的思量,在通向西域乃至更遠的地方走去。他們所圖為何,只為生計所需的跋涉,有的是以發現一個又一個的綠洲歡欣不已。在異域不一樣的境域里,體驗著新奇,也在這地域文化迥異的地方,把自己隨身帶來的平常貨換得了希奇珍寶的滿足。大唐,那個時候文明的巔盛所在,令四方慕名而來,也因太多類似玄奘這樣走出去的商賈、僧侶,把文明播撒很遠,也以不滿足的求知欲,在異域開得不一樣的眼界。
玄奘的修行,自始專一于佛學參研的造詣,以悟得佛理為殊榮,無限接近菩提樹下頓悟的成就為畢生的追求。修行的形勢多種多樣,但都不外乎守的清規戒律的早晚參禪,晨鐘暮鼓的打做。玄奘的境界,之所以自始就不同凡響,在于皈依佛門的知行合一。修行不在于寺廟的照本誦經,更在于償得萬般疾苦的明性見悟。
佛無外不在,又相去很遠。玄奘的舉止,因在他不離不棄的苦難行程,在近乎生命枯竭的路上,心中無時不裝有佛,他的修行在不知不覺中早已有佛指引,縱有艱難險阻,總能化險為夷,當修行達到非凡境界,明心見性的頓悟,佛原來于心,從未遠離。玄奘參悟佛法的忘我,沒有什么能夠擋得了他前行的路,荒漠不過是對心誠與否的考驗,信念愈堅、從未動搖,即使走不出肉身,靈魂也將遂行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