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第二次進攻馬上就要開始,劉逸通知士兵做好準備,這次匈奴來的是五萬大軍,再一次爆炸后,匈奴還剩下兩萬人,可城中的面粉和燈油已經用完了,劉逸想了想,通知后方,讓后方的人馬全部用槍投擲,匈奴再次損失一萬人馬,由于損失慘重,剩下的匈奴遲遲不敢進攻,這是劉逸通知羅蕭,立即準備反攻。
羅蕭帶著三萬人馬,沖出城外,與匈奴大戰(zhàn),匈奴由于人數(shù)只剩下一萬,所以打不過,在接連撤退途中損失了五千六百人,由于匈奴退去,羅蕭鳴金收兵。
劉逸總覺得匈奴不可能就此作罷,預計過幾個月后還會出現(xiàn),馬上跟胡世仁匯報,胡世仁跟劉逸說道:“我們剛好去洛陽,屆時將此事稟報給大王,讓大王增兵救援。”
劉逸:“我同意胡大哥你的說法,此次匈奴一定會再次來襲,我們必須盡快趕路,搬救兵。”
胡世仁:“羅蕭,這里就交給你了,我與劉逸一起上洛陽一趟。”
胡世仁與劉逸備好東西后準備出發(fā),莫依若便跟著一起,三人帶三千人馬前往洛陽城,途中三人有說有笑。
十天后,三人到達洛陽,洛陽城果然氣派,劉逸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然而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卻是各種陰謀與詭計,明槍與暗箭,著實兇險。
在劉逸三人進城的第一天,便遇見向威強搶民女,莫依若見是自家仇人,自然上前,一棍敲暈了向威,隨即劉逸將向威綁上車,直接前往面見劉邦。
進朝中,胡世仁先行向劉邦匯報情況,并將劉逸的事跡向劉邦說明,劉邦聽問劉逸事跡,感嘆大漢人才輩出,連忙召見劉逸,劉逸進了大殿,行跪拜之禮:“劉逸拜見大王。”
劉邦滿心歡喜:“平身。”
劉逸:“大王,我等在進城途中遇見見一人,名叫向威,此人曾殺害我的恩人,現(xiàn)又強搶民女,請大王明查。”
劉邦:“大漢腳下,還有這等事,還是發(fā)生在洛陽城內,將此人帶進來。”
太監(jiān):“帶罪犯向威。”
向威被帶上大殿,見了劉邦后雙腿發(fā)抖,劉邦問其原故,其不敢隱瞞,即刻被劉邦斬立決。
雖說向威已死,但劉逸還是感覺不對,一個普通人,怎么敢在洛陽城橫行霸道,背后必定有主謀。
劉逸剛想提起,被胡世仁攔下,胡世仁向劉邦說道:“大王英明,邊關匈奴預計還會再次進攻,望大王派兵馳援。”
劉邦:“胡世仁,寡人就封你為平西將軍,封劉逸為虎威將軍,賜黃金千兩,白銀萬兩,綢緞百匹,寶馬兩匹,帶十萬大軍征戰(zhàn)匈奴。”
胡世仁劉逸異口同聲說道:“謝大王。”
劉逸與胡世仁剛出宮外,便遇見刺客刺殺,好在身邊多了幾位高手保護,刺客行兇未果,便撤退。
兩人沒有再做過多停留,即刻啟程,在未來,劉逸擊敗匈奴后,將再回洛陽城,這時幕后主使將被劉逸拉下馬,不過那都是后話了。
胡世仁,劉逸,莫依若三人回到邊關,此時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羅蕭與聶衛(wèi)平在城外相迎。
這個時候,眾人欣喜。一個多月來,羅蕭與聶衛(wèi)平多次擊退匈奴,可惜城中糧草不足,如果劉逸和胡世仁再不回來,估計城就要破了,援軍到來正如雪中送炭,眾人有說有笑地進入城中,商量接下來的對策,城中百姓皆在路邊等待著劉逸與胡世仁,劉逸心中一直在思考著,為什么一出宮外便被刺殺,向威為什么可以如此猖狂,他的后臺究竟是什么人,洛陽城到底還有多少秘密,為何此次前去未見蕭何韓信,是否是呂后暗中支持的向威!這次的洛陽行引起劉逸遐想,因為向威惹下了不少禍患,如果不發(fā)展自己的勢力,恐怕未來自己將自身難保,還會牽連眾人,又或者是自己的到來改變了歷史,讓一些歷史人物無法出現(xiàn),也可能是自己多愁善感,只是這次的事跡,劉逸沒有辦法不去思考,不去推測,眾人均在商量接下來如何應對匈奴,只有劉逸,低頭不語,他心中滿是疑惑,本想著在這陌生的世界闖出一番天地,又怕自己的多此一舉改變了歷史,如若歷史真的改變,那劉逸是都就會消失,就會不存在于這個世界,胡世仁見劉逸若有所思,沒有對劉逸說話,因為胡世仁明白,這洛陽城中的腥風血雨,都是因為呂后,只要與劉邦親進之人,又或者劉邦信任之人,呂后一直在暗中派人解決,而劉邦也是無能為力,或者說是默許呂后的做法,胡世仁心中自然也是重重疑惑,為何自己與劉逸明明為大漢著想,屢建戰(zhàn)功,為何還要如此對待,這兩人一切的思緒被聶衛(wèi)平的一聲大笑打斷,眾人又投入到攻略匈奴的討論中。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