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用生姜治百病
- 王君 黃芳 胡芳編著
- 561字
- 2021-12-16 17:10:45
理飲湯治痰飲咳喘
◎理飲湯原方
干姜五錢(15克),于術四錢(12克),桂枝尖二錢(6克),炙甘草二錢(6克),茯苓片二錢(6克),橘紅二錢(6克),川厚樸錢半(4.5克)。此方治心肺陽虛,致脾濕不升,胃郁不降,飲食不能運化精微,變為飲邪者,如滿悶,短氣,喘促,咳吐黏涎,郁而作熱,身熱,耳聾,脈弦遲細弱等。
理飲湯為清代名醫張錫純(1860—1933年)所創,在他所著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中,附有五則醫案。如:某四十歲婦人,胸中常常滿悶發熱,旬日之內,必大喘一兩日。既往所請醫生皆用清火理氣之藥,初服稍效,久服轉增劇。后來請張錫純診治,他切其脈“沉細幾不可見”,故用理飲湯治之。服之一劑,心中熱去,數劑后轉為涼甚。遂去白芍,連服二十余劑,胸次豁然,喘不再發。
還有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婦人,常覺短氣,飲食減少。屢次請醫調治,有的投以宣通之劑,有的投以升散之藥,有的則投以健脾補胃,兼理氣之品,皆分毫無效。日復一日,老婦人漸至飲食日減,羸弱不起,奄奄一息,家人都以為是不治之癥了。有一天,聞張錫純在鄰村為人治病,即請來家中。張氏診其脈弦細欲無,又察其頻吐稀涎,詢其心中,知胃口似有物堵塞,氣難上達,斷為寒飲凝結之證。遂投以理飲湯并重用干姜至七錢(21克),連服三劑即覺胃口開通,但仍感呼吸無力,故在二診方中加生黃芪三錢(9克),連服十余劑,而病體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