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兵第二天一大早再到戲院時,那羅老板突然變得很豪爽,價錢方面也沒有多要,給出一個很公道的價格,雙方很快便簽訂好租賃合同。
簽好戲院合同后,袁兵又到了極味鮮酒樓。酒樓的生意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火爆,慢慢歸于平靜,但很穩定,中午和晚上高峰期基本上是座無虛席,來得稍晚便要排隊。
袁兵在酒樓各處轉了轉,一切都有條不紊,他心里很滿意。
轉悠完他把李壽水叫到房間里,問他這段時間的盈利狀況。
李壽水便給他匯報,自從開業以來,近一個月的時間純盈利近三千兩銀子。
有了本錢,袁兵便跟他商量接下來開分店的事情。
袁兵的意思是接下來要到承天府、鄖陽府、荊州府、武昌府各開一家分店,先把湖北區域網住,再慢慢向東、南、西三面擴張,北方朝廷正和反賊打得不可開交,去不了也不能去。凡是開酒樓分店的城市,肖文發的成衣鋪、湯聰的雜貨店日化店以及柳如是的戲院都要一起開過去。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員儲備,現在要開始準備了。近期目標是在今年內先把承天府和鄖陽府的分店開起來再說,從襄陽出發由漢江順流東南而下到承天府很是快捷,鄖陽府則由漢江向西北逆流而上,襄陽正好處于鄖陽府和承天府之間,方便調度。
袁兵跟李壽水商量,分店李壽水占一成股份,接下來把丁奎和莫凡分別派到鄖陽府和承天府新開并管理分店,給他倆各半成股份。
把兩人叫來一說,問兩人是否有興趣。兩人哪有不肯的,當場便答應了。這是放出去當老大啊,而且還有股份拿,是名副其實的老板,去的地方離襄陽也不算遠,交通便利。
見兩人都答應了,袁兵跟他們說每個人可以帶兩個人去分店,自己推薦一名,襄陽總店再派一名賬房。所有到分店的人需要經過總店培訓后方可出發。
從酒樓出來,袁兵又到了肖文發的成衣鋪。
成衣鋪的利潤只有一千多兩。袁兵跟肖文發傳達了開分店的意思,讓他推薦人員準備參加培訓,接下來要大力儲備人才。
肖文發跟袁兵反應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跟風產品,有很多店仿他們店的衣服,價格上便宜很多,他們店的生意已經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袁兵讓他不要著急,牌子已經打響,現在一方面要確保質量,確保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快開發新款式,又給了肖文發幾張圖紙。另外,袁兵還給了肖文發一張特別的圖紙,不是關于衣服的款式,而是關于機器的,正是袁兵前世的縫紉機,袁兵也只畫了個大略,太細節的地方他也不清楚。袁兵囑咐肖文發讓他抽空找人打聽下,看現在市面上有沒有類似的機器出現,尤其是要關注江南一帶。袁兵不確定現在縫紉機有沒有在國內出現,按道理應該是西方工業革命之后才會出現。目前的手工縫制速度太慢了,生產效率嚴重低下。這也是袁兵要開分店的原因。
離開成衣鋪,袁兵帶著琴兒按地址找到了湯聰新開的日化店。
日化店剛開業沒幾天,生意極好。湯聰見到袁兵,趕緊過來,袁兵讓他先招呼客人。
湯聰見袁兵不似客套,便帶他倆到休息區坐好,端來茶水,便去繼續招呼客人去了。
袁兵便細細打量起店鋪來。
湯聰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經過袁兵的指點,他把店鋪裝修得很是顯檔次,選用的都是明亮的材料,讓人一進來便感覺眼前亮堂堂的,甚至有一個展柜全部用的玻璃。要知道玻璃現在還是奢侈品,可見還是著實花了點本錢的。沐浴露已經生產出來,和洗發水一起擺在了展柜上。裝沐浴露和洗發水的瓶子一看就很上檔次,像觀音菩薩手中的瓷瓶。
袁兵對湯聰這一條線寄予的希望最大,因為涉及到工業生產。一旦實現工業化大規模流水線生產,那利潤將不可估量,遠比開酒樓和成衣鋪賺錢要快得多。袁兵考慮的便是接下來如何引入機械化生產。
湯聰正在接待一名富商打扮模樣的人,跟那商人指了指袁兵這邊,那商人便又說了句什么。湯聰便朝袁兵這邊走來。
湯聰走到袁兵跟前,低聲道:“那邊那個商人是從江南過來的,想要和我談長期合作,貨有多少要多少,但要批發價。我不敢做主,所以過來問你。”
袁兵問道:“你這里還有房間嗎?”
湯聰回答:“還有一個房間是專門用來招待重要客人的。”說完用手指了指里頭那個房間。
袁兵道:“那就到那個房間吧!我先進去,你再領客人進來。隨后你安排人倒茶,顯得恭敬些。”
說完袁兵便往里走,進了那個“貴賓室”坐好。
不一會湯聰便領著那富商進來了。
那富商一進門,袁兵已經站起身來,滿臉堆笑拱手道:“有貴客臨門,歡迎之至!”
那富商還了一禮,隨后兩人分賓主落座。
湯聰坐在袁兵旁邊,不一會便有人端來茶水。
袁兵便同那富商神侃起來,除了不談生意,什么都談。
那富商見袁兵談吐不凡,又態度熱情,總是順著他的話說,且都能說到點子上,覺得甚是投緣,便也越聊越起勁。
不一會,袁兵便弄清楚了這富商的底細。
原來這富商名叫宋應飛,字鵬程,江西人,今年四十歲,秀才出生,后因科舉不順便棄文從商。沒想到這家伙學文不成,經商卻頗有天賦,從倒賣瓷器開始,漸漸把生意拓展到了整個江南,業務涵蓋陶瓷、糧油、紡織、燭、紙、糖、茶、化工、機械等領域。
他此次過來是來和尤家談續簽合同的事宜,他的產品要銷到鄂西北甚至更北方,需要借助襄陽尤家的勢力,同樣從北方過來的商品和原料,也需要通過尤家收購。但尤家這次要的利潤狠了點,雙方都不肯讓步,談判陷入僵持,他便出來散散心。正好看到湯聰的日化店,一見便起了極大興趣,想要達成長期合作,他加價運到江南去賣,估計賺個一倍利潤是綽綽有余的。
袁兵摸清楚了對方底細,心下有了計較。便不再扯那些有的沒的,拿出一張紙問道:“鵬程兄,你看看可有見過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