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風像刀子似的刮過巷口,把藥鋪的幌子吹得獵獵作響。我正幫文老把炮制好的防風裝進藥袋,忽然看見個穿藏青色鐵路制服的影子,站在東街老車站的月臺上,手里舉著盞信號燈,燈光在風雪里明明滅滅,像顆跳動的心臟。他左額上有塊月牙形的傷疤,制服的第三顆紐扣松了線,在風里晃悠——那是偽滿時期鐵路工人特有的制服樣式,袖口還別著枚“奉公“徽章,卻被人用利器劃了道十字。
“是陳師傅吧?“星哥背著捆劈柴從外面回來,眉毛上結著層白霜,“我爹說,當年老車站的扳道工陳師傅,為了不讓鬼子的軍列通過,硬生生拖著被打穿的腿,把道岔扳到了廢棄的支線,自己卻被碾在了車輪下。“
金紅姐端著剛熬好的羊肉湯從廚房出來,粗瓷碗上騰起的熱氣模糊了窗玻璃:“快進來暖暖,“她往我手里塞了雙棉手套,“文老說老車站的風比刀子還利,別凍壞了手。“金偉姐跟在后面,手里捧著件軍綠色大衣:“這是我哥穿過的舊大衣,你穿上,抗風。“
踩著凍得發硬的積雪往車站走,腳下的冰碴發出“咔嚓“的脆響。老車站的票房早就塌了半邊,只剩下斷墻殘垣,月臺上的鋼軌銹得像段廢鐵,軌縫里塞滿了枯草。那影子就站在道岔旁,信號燈的紅光映著他的臉,左額的傷疤在光里泛著青。
“您是在等列車通過嗎?“我站在月臺邊輕聲問。影子猛地轉過身,信號燈從手里滑落,在雪地上砸出個淺坑,卻沒熄滅。他忽然舉起右手,做出扳道岔的動作,左手死死按住右腿,喉嚨里發出“嗬嗬“的聲,像是在忍受劇痛。
文老拄著拐杖趕來時,風卷著雪沫子打在他臉上,老人卻像是沒察覺。他望著那影子,忽然嘆了口氣:“民國三十三年臘月,鬼子的軍列裝著彈藥往前線運,你說不能讓這列車過去,會害死更多中國人,就揣著把扳手鉆進了道岔房。“
影子的肩膀劇烈地抖動起來,像是被這話撕開了舊傷。他跌跌撞撞地撲向道岔,雙手抓住銹死的扳道桿,想把它扳向另一側,可身體卻一次次穿過道岔,什么也碰不到。道岔旁的石墩上,刻著個模糊的“陳“字,是當年鐵路工人的記號,誰家負責哪段鐵軌,就刻上自家姓氏。
“您扳對了,“我蹲在石墩旁,用手撫摸著那個“陳“字,“軍列沖進了廢棄支線,彈藥全炸了,鬼子的運輸隊遲了三天才到前線,咱們的隊伍就是靠這三天,守住了陣地。“星哥撿起塊石頭,在雪地上畫出列車的軌跡,從主線到支線,畫得清清楚楚:“您看,道岔扳得穩穩的,沒讓它偏半點。“
影子望著雪地上的軌跡,忽然松開扳道桿,捂住臉蹲下去,肩膀抖得像風中的枯葉。他右腿的褲管在雪地上拖出道痕,像是滲出的血。我這才看見,他的褲管是空的,從膝蓋以下都沒了——當年被鬼子的子彈打穿后,傷口感染,沒能保住腿。
“陳師傅,“我脫下金偉姐給的大衣,輕輕蓋在他肩上,“您的徒弟都記著您呢,他們說您扳道岔的手藝是全站最好的,閉著眼睛都能摸準道岔的位置。“星哥往信號燈里添了些煤油,火苗“騰“地竄起來:“您看,燈還亮著,能照得老遠,后面的列車都能看見。“
影子慢慢站起身,大衣從他身上滑落,卻像是汲取了暖意。他走到道岔旁,最后看了眼那銹死的扳道桿,然后轉身往月臺盡頭走。信號燈的紅光在他身后跟著,像條引路的帶子。走到月臺邊緣時,他忽然停下,對著主線的方向敬了個禮,身影在紅光里漸漸淡了,最后化作一縷煙,鉆進了道岔的齒輪里,道岔忽然“咔嗒“響了一聲,像是多年未動的齒輪終于轉了半圈。
回到藥鋪時,金紅姐正在用鐵爐烤栗子,甜香混著煤煙味漫了半條街。金偉姐把熬好的凍瘡膏裝進瓷瓶:“給陳師傅的墳前燒點紙,再抹點這膏子,他生前總說冬天扳道岔,手凍得像蘿卜。“
文老坐在爐邊烤火,手里摩挲著塊黃銅懷表,表蓋內側刻著“鐵路工友陳“五個字。“這是從道岔房找到的,“老人打開表蓋,里面嵌著張黑白照片,是個穿旗袍的姑娘,抱著個襁褓中的嬰兒,“這是他媳婦和兒子,他說等抗戰勝利了,就帶著他們坐一次自己扳道岔的列車,去看看關外的長白山。“
我望著窗外的雪,風把老車站的信號燈吹得搖晃,紅光在雪霧里忽明忽暗,像顆不肯熄滅的心。忽然想起那扳道桿上的銹,想起陳師傅空蕩蕩的褲管,想起文老說的話——有些守護,不是站在光里的英雄,是藏在道岔房里的普通人,用扳手和血肉,把危險扳向另一條路。
傍晚時,當年陳師傅的徒弟來了,是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手里捧著個木盒,里面裝著枚鐵路徽章,上面刻著“安全“二字。“這是當年總局給陳師傅評的獎章,“老人的手抖得厲害,“他沒拿到,我就替他收了六十年,今天該讓他看看了。“
星哥扛著工具往車站去,說要把道岔的齒輪拆下來,重新上油。金紅姐用紅布縫了個小口袋,把那枚獎章裝進去,掛在道岔的扳道桿上:“風一吹,獎章碰著鐵桿,像陳師傅在說'道岔穩著呢'。“
我站在月臺邊,看著夕陽把鋼軌染成金紅色。忽然聽見一陣“嗚——“的汽笛聲,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越來越近。轉頭望去,只見那盞信號燈的紅光里,仿佛有列列車正順著支線緩緩駛來,車頭掛著塊木牌,上面寫著“勝利號“。穿藏青色制服的陳師傅站在車頭,左額的傷疤在光里閃著亮,右腿穩穩地踩在踏板上,正朝著我笑。
夜里,我做了個夢,夢見老車站的月臺擠滿了人,陳師傅穿著嶄新的制服,正給兒子演示怎么扳道岔,他媳婦站在旁邊笑,懷里的嬰兒伸出手,想去抓信號燈的紅光。列車從主線穩穩通過,汽笛聲響徹夜空,震得積雪從房檐上簌簌往下掉,像在撒一場慶功的雪。
第二天一早,我去車站看星哥修道岔,發現扳道桿上的紅布口袋在風里飄,里面的獎章閃著光。道岔的齒輪上多了層新油,在陽光下亮得晃眼。忽然聽見“咔嗒“一聲,道岔自己往支線扳了半寸,像是有人在說:“你看,道岔靈著呢,能護著列車平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