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地球歷2136年8月7日,肯可拉歷53506交替。
劉征星看著衛星傳回來的影像時呆立了數秒,他猛地眨了眨眼睛,試圖確認他所看到的一切,下一刻他豁然站起,向智腦發出了全球危機同盟會議請求。
鎖空腔,出現了!雖然有心理準備,但劉征星還是覺得它出現得太早了!
不到十分鐘,全球危機同盟連線完畢,大量納米通信珠連成一片在六大星球間交錯往來,實現六星聯盟同步會議。
“地球已經出現了第一個鎖空腔,我們被摘星者盯上了。”會議開始后,劉征星急切地說道。
“地球已經出現鎖空腔了嗎?這么快?”阿克力問道。
“是的,我發現第一個時就立即申請了六星聯盟會議,到現在為止已經出現了第二個,這一次它們到來的間隔似乎很快,我們不能再耽擱了!”劉正東說道。
“看來‘銀躍’行動的最后一步需要提前進行了。”特木思說道。
“可是折躍到仙女座星系之后的運行模型還有些細節需要確認,現在折躍過去有一定風險。”斯坦達爾說道。
“沒關系,斯坦達爾。折躍過去之后,如果環境惡劣,各星球可以自行調整,到那時,短距離的折躍完全能自主實現。雖然有一定風險,但生命都處于深度休眠狀態而被保護起來,智腦有能力應付這樣的突發情況。”劉征星說道。
“嗯,這樣說來,確實不會存在太大問題。”斯坦達爾想了想說道。
“還有一個問題。按照計劃,現在各星球上還未進入休眠狀態的智慧生命應該有數十萬,這么龐大的數量短時間內很難全部完成休眠。”袁萍說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我建議現在開始終止其他行動,所有智慧生命以最快速度進入休眠狀態。”六星聯盟中一個星球的主席說道。
“可以,其他的工作主要涉及環境改善,并不是最主要的,折躍完成后也需要進行。無非是折躍到新的環境之后,這些工作由于現在準備不足,難度大點而已。”六星聯盟中另一個星球的代表說道。
“排除以上兩點,各星球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地球危機同盟輪值主席問道。
“我們還有些半透鏡固定工作需要進行,這對肯可拉很重要,如果不做的話,很難預料這些透鏡會不會在傳送途中解體,與維度引擎相撞,這個應該不會耽誤太多時間。”肯可拉黃昏域總府主席說道。
“大概需要多久?”劉征星問道。
“可能需要600個中級刻度”。阿克力說道。
三天左右,劉征星心想,他通過全息影像向地球危機同盟輪值主席點點頭,表示可以接受。
“好的,可以接受。”地球危機同盟輪值主席說道。
“我們星球也有些維護工作要處理,不過600個中級時間刻度同樣足夠了。”
“情況相同,可以進行折躍行動。”
“我們還有部分物種沒有收集,但可以舍棄。”
“我們也一樣。”
五個星球的代表一致表示600個中級時間刻度后,可以開始行動。
“那好,既然如此,折躍正式進入倒計時,請各星球重新同步時間,我們將在800中級刻度后啟動折躍,從現在開始一直保持時間同步狀態。”地球危機同盟輪值主席說道,之所以定在800中級刻度之后,是給大家預留一定時間。
“好的。”
……
800個中級時間刻度,也就是地球時間四天左右后,六星同盟準備就緒,所有智慧生命都已經進入休眠,這六個星球上此時均只剩下一個主智腦與多個二級、三級智腦協同工作,主腦之間保持六星的實時連線。此時地球外圍的鎖空腔已經有數百個之多,不過從蓋亞的記錄中得知,這還遠遠不夠,雖然如此,太陽系已經漸漸失去了對地球的控制權,月球的軌道也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比之前的公轉半徑大了一倍有余。
“各星球主腦們,我是地球主腦蓋亞,作為這次折躍行動總協調,我要求各位進行最后一次時間同步,折躍將在聯盟時間的145超級刻度,300高級刻度,406中級刻度,12初級刻度整時進行。”蓋亞將這段信息錄入多個納米通信珠中,向各個星球發送出去。很快,其余五個星球的主腦發回了確認信息。之后,六個星球的主腦之間進行了多次來往確認。
“這次通信后,將終止各星球間的所有納米珠折躍,各自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此信息無須回復。”這是蓋亞向其他星球主腦發出的最后一批納米通信珠中的信息。
數分鐘后,地球外遍布的維度引擎同時啟動,很快,地球開始變得扭曲起來,就像透過火焰上方的空間看去一樣,又過了幾秒鐘,地球突然消失不見。
如果此時有人站在地球上望向前方茫茫星空,會看到遠處的星空突然倒卷著從頭頂壓過來。如果時間放慢,他還能看到倒卷的星空里布滿了無數的恒星,在最中間是耀眼的銀心和銀核,這是真實的銀河系仰視圖,不再是科學家們的虛擬合成景象。時間在推進,當恒星離得越來越近時,它們開始變得稀疏,不在處于頭頂而是向腳下方向移動。再下一瞬間,所有的恒星從腳下飄過,往身后而去,此時已經越過了銀河系中心來到另一側。接近第一次折躍終點時,周圍已經變得空空如也。銀河系已經在極其遙遠的身后,需要回過頭來才能看到,不過此時看到的銀河系已經是50萬年左右之前的面貌。
這樣的大范圍折躍對人類或者任何生命來說都是無法形容的宏偉,他們甚至會懷疑宇宙這張“大網”是否會在這樣劇烈的起伏中破裂,起伏引起的強烈震蕩是否會影響它的穩定性。不過真實的情況是,宇宙實在太大,大到難以想象,這樣的折躍比一滴水落入汪洋大海濺起的水花還要渺小億萬倍,對宇宙來說,幾乎什么都沒有發生。
第一次折躍后,六個星球都已進入星際空間,它們的溫度快速降低,整個星球一片黑暗。位于星球各處的江河湖泊發出“咔咔”的凍結聲,海洋由于面積更大,凍結較慢,但也不可避免。大氣層中的氮氣和氧氣很快被凍成液態回落到地面,全球各地無差別下起一場大雨。躲在地下的所有生命此時處于冷凍狀態,所以溫度的變化對他們影響不大,但對于儀器與設備就有很大影響。在短時間內雖然有助于它們的散熱,但時間稍微長一點,過冷的溫度會降低所有粒子的運動狀態,使得很多器件失效,所以地下仍然采用儲藏的能源進行保暖。星球外圍的維度引擎同樣面臨此問題,不過它們內部都有微型核反應堆來應對這個局面。
短暫的蓄能后,第二次折躍發動。從這一次開始直到第五次折躍,都會在這樣的深空中進行,所以這樣的折躍需要快速發動,避免任何一個星球被凍死在真空。
當最后一次折躍,也就是第五次折躍開始時,六個星球已經處于仙女座星系之外,在這里遙望仙女座星系,已經可以看到她完整的形狀。這一次折躍同樣會有一種星空倒卷的感覺,在接近目的地時,所有恒星會迅速朝周圍逝去,星空變得稀薄。跟第一次不同的是,到達目的地時,六個星球都會在某一個恒星附近,為了能夠落入恒星系的宜居帶,它們最終的連線與離開銀河系時有些許差別,但并不是很大。
幸運的是,六顆行星都成功地進入了預定的位置,它們所在的恒星系中的恒星也跟之前的恒星類似,這樣能保證對行星環境的變化在可控范圍內,否則很難預料會發生什么。
當行星進入恒星宜居帶后,折躍引擎還會做出幾次微調,改變行星的位置和速度,使得行星能夠穩定運行。之后還會花很長一段時間來改善行星的各項參數,比如公轉軌道半徑,自轉傾斜角,自轉速度等。
主腦在折躍過程中嚴密地監視著所有維度引擎的運行狀態,并對它們進行細微地調整,而維度引擎在運行過程中除了完成引力牽引以外,還將整個過程的景象錄制了下來,以供智慧生命們緬懷。當然,緬懷只是一種情緒地抒發,真正的意義是,這樣的影像對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星系和宇宙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在完成全部折躍過程后,地球終于來到了新的家園,這里有其他的八個兄弟。新來的地球插入了中間地帶,讓其他八大行星感到了空間的擾動。離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想要迎過來歡迎這位新來的兄弟,不過在它們后面的行星拉住了它們,使它們不至于跟地球過于親近。新的太陽發出柔和的光,光線經過7分半到達地球,這些光帶來的能量會慢慢溫暖地球冰凍的心,很快地球就又能煥發活力。
當地球的環境恢復到一定程度時——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舊歷的一個地球月,全球的人們會被陸續喚醒,他們需要重新建設這個歷經滄桑的世界。雖然再也不能見到幾千年來讓人們魂牽夢縈的月亮,但抬起頭來卻能看到一輪新的太陽,她比原來的太陽更年輕,更具有朝氣。還有這漫天星空,透著熟悉與陌生,需要人們重新去認識。甚至可能在“附近”,也有其他的智慧生命,人類不知道這些“鄰居”們是否歡迎自己,但這畢竟是新的環境,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夠預料。
六個星球在新的軌道上轉動著,維度引擎的微調使得它們的運行越來越合理。主腦開始喚醒沉睡中的智慧生命們,而從休眠中醒來的智慧生命們則歡呼雀躍著迎接新的紀元。
仙女座星系,這些智慧生命們新的家園,在四十億年以后會與銀河系相撞。到那時,如果他們的文明還在延續,如果摘星者已經離去,那么他們仍然可以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