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很總是孤孤單單。
院子里是任它自由的,僅限院子。
村子里沒有其它生物幼崽會像魚一樣孤單,其它的幼崽都有它們的兄弟姊妹,魚是特殊的,也是孤單的。
在沒有獨立自保之前,作為幼崽的它是被鎖住在家,被鎖、被鎖、還是被鎖。
“你要乖乖在家。”漆白的大鐵門關了,透過門拴的空隙看見公雞奶奶將門拴扣、上鎖,一如既往。
它很熟悉關門的聲音。
魚好奇地上手碰了,冰涼舒服的,用力踮腳努力地通過縫隙看見公雞奶奶離開的背影。魚用力地去拉把手,試圖把它拉開,就能看到外面神秘的世界,可是嫩白的手紅了,門有金屬碰撞聲,然而外面的鎖除了歪了一點沒有任何變化。
……
魚時常好奇地觀看廳門屋檐底下筑巢的鳥兒,它們有名字的,叫燕子。它們很好看,羽毛是黑白分明的,都有翅膀,可是它們也都是從來都不搭理魚的。
魚后來聽過它們的聲音,是好聽的,但基本都是悄無聲息的。
家里曾有細長的細竹竿,魚曾想把它們捅下來陪自己玩,可是它還是太矮了,踮腳也夠不著,何況竿還抓不牢呢。
螞蟻也不是天天都能看見的。
水泥地上的沙塵太少,只夠手指捻起。
無趣無趣還是無趣。
魚什么都不能做。就是電視機也開不了,為插板太高了,即使魚踩著小板凳也夠不著,這也是公雞奶奶不讓碰的。
魚記性不好,想不起來自己是怎么打發時間的了。
但魚還記得下午的門外是熱鬧的,有其它生物幼崽的聲音,它們的嗓門都很大,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很自由。魚很矮,看不到它們,透過縫隙只能看到比較高的地方。
院子一到下午就是背光的,陰涼舒適。
透過縫隙,能看到外面的陽光。
直到有一天,公雞奶奶帶著魚出門了,魚是被背在背上,褪得很淺紅色花背帶,系得很牢很結實。
魚記不清了,因為它是睡著的時候被帶出來的,公雞奶奶來到的這家人里也有生物幼崽,從天花板上垂下的的粗繩子系著一個大籃子,小小的幼崽就在里面。
小小的魚很羨慕。
這家里,有很多魚沒見過的玩具,很是新奇。魚一個個的去上手摸摸,是鮮艷的顏色,很新。
魚也有玩具的,和其他生物幼崽都不一樣,家里一切它能碰到的,它都歸為了它的玩具。比如說那手工扎制的掃帚、一拉就能咿呀響的柜門還有…想不起來了。只是和它們的相比,不一樣而已。
這時候的魚只會站,更多的是坐在地上,如果有可以攀附的東西魚是能勉強踮腳的。
傻傻的魚不知道,家里有扇窗子正對著門外的世界,只是被簾子蓋住了。當然,就算呆呆的魚知道,它也是不夠高的。除非它能跳起來,或者學會搬凳子墊著。
只可惜,它笨。魚一直都覺得自己比同齡人笨,后來魚覺得自己是開竅開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