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影像醫學?乳腺卷(第3版)
- 周純武
- 1501字
- 2021-12-18 00:24:56
副主編簡介

羅婭紅
主任醫師、國家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任遼寧省腫瘤醫院院長,現任遼寧省腫瘤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目前擔任中國抗癌協會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中國乳腺癌風險防控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遼寧省抗癌協會理事長,遼寧省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腫瘤醫學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遼寧醫學雜志》名譽主編、《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腫瘤影像學》雜志副主編。
主編、主譯專著8部,近5年來發表SCI收錄論文11篇,核心期刊論文近百篇。已培養博士生3名、碩士生15名,在培博士生5名、碩士生14名。2018年,主持完成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獲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近5年來累計獲得科研經費逾1 300萬元。

彭衛軍
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影像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放射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副理事長,《腫瘤影像學》雜志主編,《中華放射學雜志》《中國癌癥雜志》等10種腫瘤學和影像醫學核心期刊編委。
主編《淋巴瘤影像診斷學》,主譯《乳腺影像診斷學》,擔任《腹部CT》《螺旋CT》副主編,參加15部專著的編寫。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245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5篇。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項目等科研項目26項。參加的科研工作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

劉佩芳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影像診斷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乳腺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前任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乳腺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放射分會常務委員。《中華放射學雜志》《臨床放射學雜志》《中國腫瘤臨床》(英文版)、《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磁共振成像》和《腫瘤影像學》等雜志編委。
主編《乳腺影像診斷必讀》《體部磁共振診斷學》,副主編專著4部。獲天津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天津醫科大學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在SCI收錄期刊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

汪登斌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主任、新華臨床醫學院醫學影像學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新華醫院醫學影像學基地主任。在乳腺及腹部影像學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曾先后赴比利時和美國訪問學習。兼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放射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前任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籌)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乳腺組顧問、上海健康醫學院教學委員會委員、歐洲放射學會通信會員、美國倫琴射線學會(ARRS)會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影像診斷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乳腺學組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項目等近10項;獲得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等人才計劃7項。負責主講的“Medical Imaging”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授予“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教學課程”榮譽稱號。迄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參與編寫專著18部,其中3部為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