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實驗室化學品安全技術指南
- 吳艷艷 郭華誠主編
- 1685字
- 2021-12-30 15:10:14
氫化學品安全技術
第一部分 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氫
化學品英文名稱:hydrogen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
第二部分 成分/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氫
含量:≥98.0%
CAS No.:133-74-0
第三部分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學上是惰性氣體,僅在高濃度時,由于空氣中氧分壓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壓下,氫氣可呈現出麻醉作用。
燃爆危險: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或明火即爆炸。氫氣比空氣輕,在室內使用和儲存時,漏氣上升滯留屋頂,不易排出,遇火星會引起爆炸。氫氣與氟、氯、溴等鹵素會劇烈反應。
有害燃燒產物:水。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將泄漏污染區人員撤離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氫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第七部分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應與氧化劑、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第八部分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TLVTN:ACGIH 窒息性氣體
工程控制:密閉系統,通風,防爆型電器與照明。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他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工業級≥98.0%;高純≥99.999%。
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氣體。
熔點(℃):-259.2
沸點(℃):-252.8
相對密度(水=1):0.07(-252℃)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07
飽和蒸氣壓(kPa):13.33(-257.9℃)
燃燒熱(kJ/mol):241.0
臨界溫度(℃):-240
臨界壓力(MPa):1.30
引燃溫度(℃):400
爆炸上限(體積分數,%):74.1
爆炸下限(體積分數,%):4.1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機物氫化及作火箭燃料。
第十部分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禁配物:強氧化劑、鹵素。
避免接觸的條件:光照。
第十一部分 廢棄物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
第十二部分 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21001
UN編號:1049
包裝類別:O52
包裝方法:鋼質氣瓶。
運輸注意事項:采用鋼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鹵素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第十三部分 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591號令)、《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GB 13690—2009)對該物質進行了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