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3D打印材料及應用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 周廉主編 常輝 賈豫冬副主編
- 861字
- 2021-12-30 14:32:33
1.2.2 國內外3D打印發展現狀
(1)3D打印產業成為近年來世界制造業發展的新動力
從2012年開始,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每年以近50%的速度增長,至2016年增長了近3倍,超過60億美元,其中3D打印材料超過9億美元,占整個行業的15%。聚合物和金屬材料是3D打印用的主要材料,占2016年3D打印材料用量的98.4%。
(2)大型跨國公司通過并購成為全球3D打印設備與材料的供應商
通用電氣公司(GE)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噴氣發動機供應商,在3D打印應用領域有十余年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尤其是在打印發動機燃油噴嘴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幾年來,以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加速了向3D打印的進軍步伐,收購了德國Concept Laser和瑞典的Arcam公司,希望創造出更多先進應用,成為全球3D打印設備與材料的供應商。目前GE已經建立了覆蓋全球的3D打印設施和資源網絡,支持包括航空、醫療、汽車、油氣開發等多種行業的3D打印服務,涵蓋了研究、設備和材料開發、工程服務、生產和支持等全領域(見圖1-2)。此外,西門子(SIEMENS)、巴斯夫(BASF)、空客(Airbus)、日本住友重工等公司在近兩年也都先后收購3D打印相關公司,強力進軍3D打印領域。這些事件都標志著3D打印產業發展的新規模的逐漸形成。

圖1-2 GE公司增材制造產業布局(圖片來源:GE公司網站)
(3)3D打印應用從“航空航天和醫療”的主戰場向海洋、汽車、油氣開發等工業領域全面開花
3D打印產品從個性化定制向批量化生產發展,從原型制造到正式生產發展,3D打印材料從單一材料向復合材料、多種材料復合方向發展,3D打印構件不斷突破材料尺度和復雜極限,通過拓撲優化設計,向結構、功能一體化發展。
(4)我國在3D打印領域領跑、跟跑、追趕、超越現象并存,奮力追趕的任務仍艱巨
我國3D打印技術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體外輔助醫療和骨科、牙科植入物等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研制的一些主型工藝裝備的性能也基本同國際同行大體相當。但在關鍵3D打印材料、金屬制粉裝備、3D打印控制軟件、裝備的重要元器件、3D打印產品在線檢測、具有生物功能和生物活性的組織或器官打印等方面仍處在基礎研究階段,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需要下大力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