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鉛冶煉過程物質代謝及協同控制
- 李艷萍
- 626字
- 2021-12-24 13:51:36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2010年之前再生鉛冶煉行業污染物排放執行《大氣綜合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水綜合污染物排放標準》,因環境監管標準尚未突出再生鉛冶煉行業污染防控重點,導致了上述標準無法實現對行業污染防控的有效監管。隨著2010年《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5466)的頒布實施,再生鉛冶煉行業綜合性排放標準收嚴到鉛冶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相比較2010年之前執行的大氣綜合和水綜合污染物排放標準,《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再生鉛冶煉行業污染排放監管實現了行業化和嚴格化,但因再生鉛冶煉原料和冶煉工藝與原生礦鉛冶煉差異較大,再生鉛冶煉行業執行GB 25466 相關控制指標仍顯寬松。因此,2015年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制定并頒布實施了《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4),與原生礦鉛冶煉排放標準相比,再生金屬冶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在顆粒物、重金屬和二氧化硫污染排放濃度要求上大幅加嚴,各項指標排放濃度控制要求均下降了70%以上。據不完全測算,隨著再生金屬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再生鉛冶煉行業中卻有2/3以上企業無法滿足標準排放限制要求。同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再生鉛冶煉行業準入條件,要求再生鉛冶煉鉛的綜合回收率達到98%,而我國再生鉛冶煉行業工藝技術水平相對落后,鉛資源綜合回收率平均水平僅達到80%左右,資源回收效率普遍不高的現狀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行業環境污染防控壓力日益增加,如何實現再生鉛冶煉資源高效回收與污染有效防控的雙贏目標已成為再生鉛冶煉行業持續綠色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