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

一、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定義和分類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進入危險化學品生產和使用大國的行列,當前能夠生產出的化學品種類達40000余種,其中有3000多種被列為危險化學品,全國范圍內有近30萬家相關的生產經營單位,其中安全保障能力較差的小化工企業占80%。據統計,2006~2018年我國共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1649起,造成2468人死亡。由此可見,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4-7]

通過近幾年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和事故性質統計總結分析,發現其突發事故具有如下規律:①事故呈逐年上升多發趨勢;②事故高發于年初、7~10月份和年末;③因缺少應急技術和裝備,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④事故主要涉及易燃易爆和腐蝕品,多以液氯、甲醇、硫酸、鹽酸等工業原料為主;⑤事故危害多為泄漏擴散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所致;⑥事故的發生以道路運輸、使用、生產和儲存等環節為主;⑦事故通常引發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恐慌。

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一切由危險化學品造成的對人員和環境危害的事故。具體來說,是指與危險化學品有關的單位在生產、使用、經營、存儲、運輸和廢棄過程中,由于某些意外情況或人為破壞,致使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突發地發生大量泄漏,有時伴隨燃燒或爆炸,在較大范圍內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對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事故。

危險化學品事故不同于一般的事故,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按事故的表現形態分類

(1)泄漏型危險化學品事故 泄漏型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由于容器、管道或化工裝置破裂、閥門失靈、密封破壞等原因,有毒物質大量泄漏、揮發和擴散,造成人員傷害和環境污染的事件。這類事故的特點是中毒人員多,死亡大多是中毒后遲發引起,多在中毒幾天后死亡。

(2)燃燒爆炸型危險化學品事故 燃燒爆炸型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具有爆炸危險性的化學品,由于某種原因,突然引起爆炸,使有毒物質泄漏并燃燒,造成人員傷害和環境污染的事件。這類事故的特點是現場死傷人員多,中毒人員可能有燒傷、骨折復合傷,傷情復雜。

(3)布灑型危險化學品事故 布灑型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由于人為布灑化學物質,造成人員中毒、傷害或環境污染的事件。這類事故往往與恐怖活動有關,發生人員中毒、死亡的時間、地點、規模難以預料。例如:日本“沙林”毒氣事件,就是奧姆真理教的教徒在日本地鐵上人為布灑沙林毒氣,共有5511人中毒,其中12人死亡[8]

2.按照事故的嚴重程度分類

(1)一般性化學中毒事故 一般性化學中毒事故是指由于工藝設備落后或違反操作規程,引起少數人員中毒傷亡,一般中毒10人或死亡3人以下,事故的范圍局限在單位以內,只需事故單位自救就能迅速控制的化學事故。

(2)重大災害性化學事故 重大災害性化學事故是指發生突然,危及周圍居民,并造成中毒1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死亡3人以上、30人以下的化學事故。重大災害性化學事故需要動員部分社會力量并組織專業人員實施救援處置。從化學物質泄漏量的角度分析,幾噸以下毒物泄漏的重大化學事故是目前我國化學事故中發生概率最高的,而且也需動員部分社會力量和組織專業人員實施化學救援的事故。

(3)特大災害性化學事故 特大災害性化學事故是指有大量有害物質泄漏,短時間內造成大量人員中毒傷亡,中毒100人以上或死亡30人以上的化學事故。事故危害已跨區、縣,并呈進一步擴展態勢,使城市的生產、交通及人民生活等綜合功能遭受破壞,社會秩序紊亂。

3.按照有毒物質釋放形式分類

(1)直接外泄型危險化學品事故 直接外泄型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由于某種原因使生產、使用、儲存或運輸過程中的化學有毒物質直接向環境釋放而造成的事故。

(2)次生釋放型危險化學品事故 次生釋放型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某些本來沒有毒性或毒性很小的化學品燃燒、爆炸后次生出有毒有害物質并向環境釋放而造成的事故。

二、危險化學品事故特點

1.突然性強,防護困難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往往出乎人們預料,常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地點發生。在短時間內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外泄,引起燃燒、爆炸,產生的有毒氣體只要吸上幾口就可致人死命,而且有毒氣體可迅速向居民區擴散,對居民安全造成影響,引起社會動蕩。特別是無防護的居民對有毒氣體防護十分困難,可通過呼吸道、眼睛、皮膚黏膜等多種途徑引起呼吸、消化等多系統的中毒。因此,不僅對毒物要進行呼吸道防護,有時還要進行全身防護。不同的毒物防護措施、救治方法又不一樣,有的毒物還需要特效藥物才能救治。

2.擴散迅速,受害范圍廣

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有毒有害化學品通過擴散可嚴重污染空氣、地面道路、水源和工廠生產設施。危害最大的是有毒氣體,可迅速往下風方向擴散,在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內擴散至幾百米或數千米遠,危害范圍可達幾十平方米至數平方千米,引起無防護人員中毒。

揮發性的有毒液體污染地面、道路和工廠設施時,除可引起污染區人員和參加救援的人員直接中毒外,還可因染毒傷員的污染服裝或車輛在染毒區域向外行駛而擴散,造成間接中毒。如果污染發生在江河湖海,有的可呈油膜漂浮在水面,進一步污染江中助航設施和兩岸碼頭,還可沉入江底成為污染源。這些事故均可造成大量人員中毒傷亡和使國家財產蒙受損失。特別是可在短時間內出現大批相同中毒癥狀的傷員,而且傷情復雜,有中毒、燒傷,以及沖擊造成的挫傷、骨折、內臟出血、破裂等復合傷,休克發生率高,各大、中醫院很可能出現超負荷,醫務人員和病床不足。此外,醫院還可能因對這類傷員的處理毫無經驗或缺乏大量特效急救藥品而不知所措。

3.污染環境,洗消困難

有毒氣體通過風吹、日曬等可很快逸散。但有毒氣體在高低、疏密不一的居民區、圍墻內易滯留。能夠長期污染環境的主要是有毒液體和一些高濃度、水溶性的有毒氣體。一般有毒的液體化學品都為油狀液體,水溶和水解速率慢,揮發度又小,都有一股特殊而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氣味。一旦污染形成,由于油狀液體揮發度小,黏性大,不易消毒,所以毒性的持續時間就長。若化學事故發生在低溫季節或通風不良的地形,則毒性可持續幾小時或幾十小時,甚至更長,洗消困難。

4.社會波及面廣,社會影響大

城市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一旦發生,勢必影響城市的綜合功能運轉,交通被迫管制,居民必須疏散撤離,生活秩序受到破壞,企業生產將停產、打亂或重建。除了動員企業本身、本地區社會力量進行救援外,鄰近省市也將動用物力、財力及人力進行救援。事故處置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政府的形象,且事故處置后還有許多遺留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的任務

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就是指當危險化學品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等危害時,為及時控制危險源,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撤離,消除危害后果而組織的救援活動。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的任務包括:

1.控制危險源

及時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是處置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及時控制住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繼續擴展,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救援。在控制危險源的同時,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和監測,確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特別是對于發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區的事故,應盡快組織工程搶險隊與事故單位技術人員一起及時控制事故繼續擴展。

2.搶救受害人員

搶救受害人員是應急的重要任務。人作為人類社會首要和根本的主體,減少災害對其傷害,自然是應急救援的首要目標。在應急行動中,及時、有序、有效地實施現場急救與安全轉送傷員是降低傷亡率,減少事故損失的關鍵。這是在救援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救人第一”的理念。

3.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

由于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涉及面廣、危害大,應及時指導和組織群眾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并向上風方向迅速撤離出危險區域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在撤離過程中應積極組織群眾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轉移危險化學品及物資設備

對于事故和事故危險區域內的危險化學品應積極組織轉移,防止發生二次事故或擴大災情;同時對于重要物資和設備,應采取有效措施轉移或搶救,以降低事故的財產損失。

5.做好現場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對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可能對人和環境繼續造成危害的物質,應及時組織人員予以清除和洗消,消除有毒有害物質可能帶來的危害,防止對人的繼續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處置,直至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6.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事故發生后應及時調查事故的發生原因和事故性質,估算出事故的危害波及范圍和危險程度,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做好事故調查。

四、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形式

1.事故單位的自救

一般性化學事故危害范圍小,危害程度輕,不需要組織社會力量進行救援。事故單位熟悉事故的現場情況,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力量進行自救、互救,特別是應盡快控制危險源,使中毒人員盡快脫離毒區得到急救。事故單位自救是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這是因為事故單位最了解事故的現場情況,即使事故危害已經擴大到事故單位以外區域,事故單位仍需全力組織自救,特別是盡快控制危險源。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等單位必須成立應急救援專業隊伍,負責事故時的應急救援。同時,生產單位對本企業產品必須提供應急服務,一旦產品在國內外任何地方發生事故,通過提供的應急電話能及時與生產廠取得聯系,獲取緊急處理信息或得到其應急救援人員的幫助。

2.對事故單位的社會性救援

這里的救援主要指對重大的災害性化學事故而言。雖然事故危害局限于事故單位,但危害程度大,或者是危害范圍已超出事故單位,涉及鄰近單位并影響周圍地區,依靠本單位及消防部門的力量已不能控制事故和及時消除事故后果。因此,必須組織地區或相鄰單位和社會力量進行聯防救援。

3.對較大危害區域的社會救援

這類事故通常已發展成特大的災害性化學事故,危害范圍大,危害程度重,甚至已產生次生災害。如引起地下燃料管道大面積的燃燒、爆炸,人員傷亡慘重,國家財產遭受嚴重損失,影響的范圍已遠遠超出了事故單位,已經跨區、縣,城市工廠的生產,商店的經營,居民的交通、生活等城市綜合功能已不能正常運轉,必須動員、組織力量,采取斷然措施,協同進行綜合性的社會救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嘉善县| 霞浦县| 巴林右旗| 长宁县| 龙泉市| 洞口县| 兴和县| 汝南县| 毕节市| 潼关县| 奉贤区| 贵溪市| 梁平县| 开江县| 甘孜| 阿鲁科尔沁旗| 江孜县| 绥江县| 彭阳县| 集贤县| 大足县| 阆中市| 石泉县| 麟游县| 中西区| 河间市| 芒康县| 广东省| 如皋市| 嘉义县| 连平县| 肥城市| 财经| 治县。| 开鲁县| 九寨沟县| 湛江市| 黎城县| 从化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