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蜂群常規操作與管理

第一節 蜂群檢查

檢查蜂群是了解掌握蜂群內部情況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強蜂群管理的必然手段。檢查蜂群是一項繁雜細致的工作,其方法主要有箱外觀察和開箱檢查兩大類。箱外觀察和開箱檢查各有特點,箱外觀察可根據某些現象來判斷蜂群內情,開箱檢查可親眼看到蜂群內部情況。養蜂人檢查蜂群的順序通常為:箱外觀察→局部檢查→全面檢查。

一、箱外觀察

從事蜂群管理,平時主要通過箱外觀察了解蜂群情況,通過箱外觀察蜜蜂的某些行為進而判斷蜂群內部的實質問題,得出準確答案后,方可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

箱外觀察的方法:一是通過巢前蜜蜂活動情況判斷,二是通過巢前死亡的蜜蜂判斷。

1.巢前蜜蜂活動情況判斷

巢前觀察蜜蜂活動主要是觀察蜜蜂在巢前的飛行和巢前蜜蜂的聚集。蜜蜂巢前觀察需在蜜蜂能夠巢外活動的條件下進行。

(1)活動正常 巢門口秩序井然、熙熙攘攘,蜜蜂活動積極主動,說明蜂群興旺正常(圖3-1)。

圖3-1 巢門口蜜蜂活動(李勇 攝)

(2)蜂多蜂少 同等條件巢門情況下,巢門蜜蜂顯得擁擠,說明群強,可考慮加脾或擴大蜂巢,反之則群弱蜂少。

(3)蜂王狀況 在外界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氣,如果工蜂采集積極,歸巢蜂攜帶大量花粉(圖3-2),說明該蜂王健在,且產卵力強。如果蜂群出現怠慢,無花粉帶回,有的工蜂在巢門前亂爬或振翅,則有失王的可能。

圖3-2 蜜蜂采粉歸巢(張瑞 攝)

(4)圍王現象 群內有陣陣轟響聲,巢門口有蜂驚慌不安,發出尖叫聲,不時有蜂將傷、殘、死蜂拖出巢門,則是圍王現象。

(5)失王現象 工蜂不時聚集在巢門口振動翅膀或來回焦急爬動,驚慌不安,是失王現象。

(6)工蜂產卵 工蜂產卵過久,巢內所有蜜蜂體色變黑、變暗,出勤減少。

(7)飛逃前征兆 以往出勤積極的蜂群出勤銳減,并且停止在巢門口扇風守衛,不進花粉或進粉很少。在天氣悶熱時有少量工蜂在巢門口上部的箱板處密集聚結,蜂群騷動不安。

(8)采蜜和貯蜜 全場蜂群普遍出現外勤工蜂進出巢繁忙,巢門擁擠,歸巢的工蜂腹部飽滿,有的甚至飛回落入地面后再爬入巢門,夜間扇風聲較大,蜂場取蜜無蜂靠近,是外界蜜源泌蜜較好的現象。中蜂蜂箱中有水從巢門流出,說明外界蜜源泌蜜豐富,蜂群采釀蜂蜜積極。

(9)缺少飼料 陰冷或不利活動的時節,多數蜂群停止活動,只有個別蜂群的蜜蜂仍忙亂的出巢活動,或在箱底及周圍無力爬行,或巢門前出現有拖棄幼蟲或增長階段驅殺雄蜂的現象,若用手托起蜂箱后方感到很輕,說明巢內已缺蜜,蜂群已處于危險狀態。

(10)敵害入侵 巢門口蜜蜂混亂,并有殘片蠟渣和無頭、少胸的死蜂,是老鼠或其他敵害入侵箱內的表現。

(11)自然分蜂 在分蜂季節,大部分的蜂群采集出勤積極,若個別強群工蜂進出巢采集出勤不積極,且存在很多工蜂擁擠在巢門前形成“蜂胡子”,此現象多為分蜂的征兆。如果大量蜜蜂涌出巢門,則說明分蜂活動已經開始。

(12)蜂螨危害 常有發育不良、翅膀殘缺不全、出房不久的幼蜂出巢爬行,則是蜂螨危害的嚴重表現。

(13)麻痹病 蜜蜂變黑發亮,絨毛幾乎掉光,腹部變小,或腹部膨大,身體顫抖,在巢門前地面上無力爬行,呈癱瘓狀,是蜂群患有麻痹病的表現。

(14)下痢病 蜜蜂顏色發黑,腹部膨大,飛翔困難,在巢門前跳躍爬行,巢門附近發現稀糞便,則是蜜蜂患有下痢病或孢子蟲病的表現。

(15)農藥中毒 工蜂在蜂場激怒狂飛,性情兇暴,并追蜇人畜,全場蜂群巢門前突然出現大量死蜂,有的出勤蜂采集歸來未進巢就在巢門口折騰翻滾不久死亡。死亡蜜蜂翅膀展開,吻長伸,腹部彎曲,有的還帶有花粉團,則說明蜜蜂有農藥中毒的情況。

(16)盜蜂 當外界蜜源缺少時,有少量蜜蜂在蜂箱四周飛繞,伺機尋找進入蜂箱的縫隙,表明該群已被盜蜂窺視。蜂箱的巢門前秩序混亂,工蜂團抱廝殺,表明盜蜂開始進攻被盜群。如果弱群巢前的工蜂進出巢突然活躍起來,仔細觀察進巢的工蜂腹部小,而出巢的工蜂腹部大,這些現象均說明發生了盜蜂。如果此時某一強群突然又有大量的工蜂攜蜜歸巢,該群可能是作盜群。在非蜜源花期,有大量的蜜蜂進出巢活動時需注意。

(17)巢內過熱 巢門擁擠,大量蜜蜂爬伏在巢門口,部分工蜂有秩序地振翅扇風,說明巢內過熱,通風不良。

(18)招引蜜蜂 蜂群遷徙到新址后開巢門放蜂,或在巢前抖落蜜蜂時,少數蜜蜂停留在巢門踏板上,高舉腹部,露出嗅腺,振翅扇風將嗅腺分泌的味液散發到空氣中,這是招引蜜蜂歸巢的重要方式(圖3-3)。

圖3-3 工蜂在巢門踏板上放嗅(李勇 攝)

(19)花期結束 蜜蜂出勤減少,巢門守衛蜂增多,雄蜂被驅逐出巢,說明外界蜜粉源已基本結束,蜜蜂警戒性提高或進入秋末儲備飼料階段。

2.巢前死蜂情況判斷

從嚴格意義上講,蜜蜂死在巢前是不正常的。如果巢前有少量的死蜂和死蟲蛹對蜂群也無大影響,但死蜂和死蟲蛹數量較多,就應引起注意。為了準確判斷死蜂出現的時間,在日常的蜜蜂飼養管理中最好定時清掃。

(1)巢內缺蜜 巢前出現腹部小、伸吻的死蜂,甚至巢內外大量堆積這種死蜂,垂死蜜蜂呈虛弱狀,則說明蜜蜂已因饑餓而開始死亡。

(2)農藥中毒 在晴朗的天氣,蜜蜂出勤采集時,全場蜂群的巢門前突然出現大量的雙翅展開、勾腹、伸吻的青壯年死蜂,尤其強群巢前死蜂更多,部分死蜂后足攜帶花粉團,說明是農藥中毒。

(3)凍死 在較冷的天氣,蜂箱前出現頭朝向蜂箱巢門口呈凍僵狀的死蜂,則說明因氣溫低外勤蜂歸巢時來不及進巢凍死在巢外。凍死巢前的蜜蜂,越靠近巢門則越多,呈扇形散布。外勤蜂凍死在巢前多發生在早春。

(4)病害致死 死蜂較多,具有大肚、黑尾等癥狀,擠壓腹部會擠出黑、黃色糞便,有的腸道變色、變形,是患病致死現象。

(5)遭受鼠害 在冬季或早春,如果巢前出現較多的蠟渣及頭胸不全的死蜂,從巢門散發臊臭的氣味,并且看到蜂箱有咬洞,則說明老鼠進入巢箱危害。

(6)巢蟲危害 飼養中蜂如果發現在巢門前有工蜂拖棄死蛹,則說明是巢蟲危害。取蜜不慎,破壞封蓋巢房時,巢前也會出現工蜂或雄蜂的死蛹。

(7)白堊病 飼養西方蜜蜂巢門口發現有蒼白干硬的“石膏蛹”,是蜂群發生白堊病。

(8)斗殺致死 死蜂雙雙廝抱,翅膀破損,常是發生盜蜂或錯投后,搏斗致死現象。

二、開箱檢查

開箱檢查,就是開啟蜂箱的箱蓋(包括大蓋、副蓋),提出部分巢脾或逐一進行觀察,可具體觀察、細致了解群內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是養蜂人在箱外檢查的基礎上常用的檢查方法。開箱檢查分為局部檢查和全面檢查兩種。

1.開箱檢查方法

(1)開箱目的與條件 為了提高檢查質量和作用,檢查前應明確本次檢查的目的和主要內容,以便及時了解和解決問題。開箱檢查的目的,以當時蜂群的中心任務結合外界條件而定,如繁殖期查看蜂王產卵和育子情況,流蜜生產期則重點查看采集釀蜜情況。必須抓住主要矛盾,以便解決當前實際問題。

開箱檢查必須根據蜂群生物學特性及規律,結合外界自然條件靈活掌握。一是開箱檢查適宜氣溫為18~30℃,氣溫低于14℃時不要開箱檢查,開箱操作的時間越短越好,一般不超過10min,開箱時力求仔細、輕捷、沉著、穩重;二是早春或晚秋開箱檢查,要選擇晴暖無風天氣;三是無蜜源缺飼料期盡量少開箱檢查;四是平時盡量減少開箱檢查次數,不到真正需要或必須時,一般不要開箱檢查;五是在日常管理中,以箱外觀察為主,箱外觀察有懷疑時,可開箱部分抽查,確實難以弄清問題時,可實行全面檢查。

(2)開箱前準備 為了減少開箱操作對蜂群的不利影響和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縮短開箱時間,開箱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備齊工具。開箱時應隨身攜帶起刮刀、蜂刷、噴煙器等常用的開箱工具。在開箱時如還需進行其他工作,如加礎加脾、飼喂、檢查等,還需相應地準備好巢礎框、空脾、糖飼料、蛋白質飼料、檢查記錄表等用具和相關物品。

同時,開箱前還需做好防護準備工作。穿上淺色非毛呢質布料工作服,或穿戴黑色或深色毛呢質的衣帽,戴上蜂帽面網。養蜂人切忌帶有蔥、蒜、汗臭、香脂、香粉等異味。

(3)站位 開箱前置身于蜂箱的側面或箱后,盡量背著太陽,便于觀察巢房內情況。不宜站在箱前擋住巢門,影響蜜蜂進出巢活動。“一”字形排列的蜂箱開箱時,可一只腳蹲踏在相鄰的蜂箱上,另一只腳站在箱后。

(4)打開箱蓋 把箱蓋輕捷地打開后置于蜂箱側面并翻轉過來平放在地上,或倚靠在蜂箱側面或后面的箱壁旁。去除覆布,手持起刮刀從兩個對角線輕輕撬動副蓋,將副蓋揭起,有蜜蜂的一面向上放在巢箱前的巢門踏板上。對于兇暴好螫的蜂群,副蓋掀起一個縫隙,可用點燃的噴煙器或噴水器,對準縫隙或巢框上梁噴煙或噴水少許。如果蜂群溫順不必噴煙噴水。天氣炎熱季節噴水比噴煙效果好(圖3-4)。

圖3-4 開箱檢查中蜂(蘇萍 攝)

繼箱群開箱且需要全面檢查調整時,應先查看巢箱。打開副蓋后將箱蓋取下,翻過來平放在箱側或箱后的平地上,用起刮刀沿對角線撬動繼箱與隔王板巢底箱的連接處,搬下繼箱,放置在翻過來的箱蓋上,取下隔王板放在巢門前。巢箱操作后,放好隔王板,繼箱放回巢箱上,再進行操作。

(5)提脾 箱蓋和副蓋都打開后,將隔板向邊脾外側推移,或提出立于箱外,然后用起刮刀依次插入近框耳的各脾間蜂路,輕輕撬動巢框。巢脾提出時先拉大脾間距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緊捏雙側框耳將巢脾垂直向上提出。切勿使巢脾互相碰撞而擠傷和激怒蜜蜂,防止蜂王被擠傷。提出的巢脾應置于蜂箱的正上方檢查或操作,同時還應注意巢脾不可提得太高,以免傷害蜂王。如果蜂箱巢脾太滿,不便操作,可將無王的邊脾提出,暫時立于箱外側壁或箱后壁。

(6)翻轉巢脾 在提脾操作時,需要始終保持巢脾的脾面與地面垂直,以防巢脾斷裂、蜜粉從巢房脫落(圖3-5~圖3-7)。

圖3-5 將巢框上梁垂直地豎起
(正面)(蘇萍 攝)

圖3-6 以上梁為軸使巢脾向外轉半個圓(蘇萍 攝)

圖3-7 再將提住框耳的雙手放平
(反面)(蘇萍 攝)

另一種提脾查看的方法是,提出巢脾后先看面對的一面,然后將巢脾放低,巢脾上梁靠近身體,下部略向前傾斜,從脾的上方查看巢脾的另一面。有經驗的養蜂員常用此法快速檢查。

(7)恢復蜂巢 開箱后,按正常的脾間蜂路8~10mm,約一個手指的距離,將各巢脾和隔板按原來的位置靠攏,然后蓋好副蓋和箱蓋。特別注意不擠壓蜜蜂。

(8)繼箱檢查 檢查繼箱時,首先將大蓋掀起反放在箱后地面上,將繼箱搬下以斜角方式放在翻轉的大蓋上,將隔王板取下放在向前巢門口,先檢查巢箱,巢箱檢查完后,再將隔王板、繼箱復位,然后檢查繼箱。為了減輕搬運繼箱勞動強度,也可制作折疊式繼箱擱置架。

2.局部檢查

局部檢查即部分抽查,就是在箱外觀察的基礎上,開啟蜂箱后,有目的、分重點地提出一部分巢脾,從局部現象去分析判斷群情(圖3-8)。局部檢查的特點,一是工作量相對減輕,二是檢查時間短,對蜂群的干擾相對小一些。

圖3-8 提脾檢查(蘇萍 攝)

(1)重點提脾 每一次檢查都有其特定目的和一個或幾個需要解決的主、次要問題,可根據抽查目的和需要弄清的問題,進而確定需要抽查哪幾張巢脾。

這個問題必須事前考慮好,做到目的明確,提脾準確,以便對需要了解的問題做出科學判斷。一般情況,飼料脾多靠外側放置,檢查飼料多少,可提出靠邊的脾;子脾靠近飼料脾,檢查判斷蟲蛹情況可提邊脾箱里第3~4張脾。需要檢查哪方面問題,就提哪一種巢脾。

(2)蜂脾檢查 揭開箱蓋時,如發現蓋下和隔板外擠滿蜜蜂,說明蜂多于脾,應及時加脾;如脾上蜜蜂稀少,邊脾外側幾乎無蜂,是脾多于蜂,如果巢脾上的蜜蜂稀疏,巢房中無蜂子,就應將此脾抽出,緊縮蜂巢,適當抽脾。高溫季節,雖然隔板外擠滿蜜蜂,而脾上蜂卻很少,且巢門口有蜂聚集,這是巢溫過高,濕度太低,蜜蜂離脾納涼的表現。

(3)飼料檢查 打開箱蓋,可聞到蜂蜜的香味,邊脾上有存蜜或隔板內側2~3張巢脾上角有部分封蓋蜜,表明箱內蜜足;若開箱后蜜蜂表現不安或驚慌,提脾感到輕且有蜂掉落,是箱內嚴重缺蜜,而子脾上蜂子不整齊(花子),是曾經缺過蜜;若有拖子現象,說明缺蜜嚴重,需馬上補充飼喂。

(4)蜂王檢查

打開箱蓋,蜂王一般在蜂巢中部的巢脾上活動,檢查蜂王可在蜂巢中央提脾。如果提出脾上未見蜂王,但可見巢房內有卵或小幼蟲,說明蜂王健在;若不見蜂王,又無各齡蜂子,且可見有的工蜂在巢脾或框梁上驚慌振翅,意味著失王;若巢脾上卵分布不整齊,一房多粒且東倒西歪,說明失王已久,工蜂產卵;如果蜂王與一房多卵現象并存,說明蜂王已經衰老或存在生理缺陷;巢脾下緣邊角若有少量規則整齊的王臺,說明蜂王欠佳或已發生分蜂熱,蜂群正準備更新蜂王或準備分蜂;若王臺過多不整齊,部分為原工蜂房改造而成,說明蜂群正在急造王臺。

(5)哺育檢查 檢查蜂子(蛹、蟲、卵)發育狀況,一要查看蜂群對幼蟲的哺育好壞,二要查看有無幼蟲病。可從蜂巢的偏中部位提1~2張巢脾進行觀察,如幼蟲顯得滋潤、豐滿、鮮亮,封蓋子脾整齊,則發育正常;若幼蟲顯得干癟,甚至變色、變形或出現異臭,整個子脾上的卵、蟲、封蓋子脾混雜,說明蜂子發育不良或患有幼蟲病;封蓋子表面如有小孔,中蜂可疑為爛子病,西蜂可疑為螨害嚴重;前期育子正常,近期箱外觀察采粉銳減,或未有采粉蜂,疑似有飛逃征兆;打開蜂箱,會發現蜂王腹部縮小,產卵銳減或停產,有的蜂群內卵蟲蛹全無,有一些工蜂(包括采集蜂)吸飽蜜汁后,停留在巢脾上部一動不動,如果蜂王健康,即使巢內有存蜜,蜂群也會出現飛逃行為。

(6)病害檢查 從蜂群中間部位各抽提1~2張幼蟲脾和大幼蟲脾,查看是否有幼蟲病;查看蜂體變化可判斷是否有成年蜂病害,如麻痹病、蜂螨等;蜂群中的衛生狀況,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蜂群的生存質量,提出巢脾時可觀察蜂箱內的空閑處,清潔光亮的說明蜂群健康旺盛,反之則較差;中蜂子脾巢房封蓋打開,可見白色蜜蜂蛹,則說明巢蟲危害;中蜂巢房中出現尖頭的蜂子,則患囊狀幼蟲病。

3.全面檢查

全面檢查就是將蜂巢內巢脾逐一提出進行細致檢查。這種檢查方法工作量比較大,能準確全面了解蜂群內情,隨之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但費時費力,對蜂群造成很大干擾,不宜經常進行。

全面檢查應在蜂群管理每一階段的始、末進行,為蜂群調整提供依據。要求快速,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即刻處理,例如毀臺、加脾、加礎、抽脾等可同時處理,不能馬上處理的,應做好標識,待全場蜂群檢查完畢之后統一處理。

全面檢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蜂王產卵、子脾發育、飼料貯備、蜂脾比例、病敵害等情況,分蜂季節還須了解是否有自然王臺和分蜂征兆,流蜜期必須掌握進蜜、貯蜜及蜂蜜的成熟情況。

全面檢查的時間及要求:對蜂群逐脾進行仔細的檢查,以便掌握蜂群內部的全部情況。檢查應在氣溫13℃以上進行,夏季宜在早上進行;檢查速度快,動作要輕穩;處女王交尾群,檢查應避開處女王試飛或婚飛時間;在氣溫低時、流蜜高峰期、盜蜂多發季節等都不宜進行全面檢查。

每一蜂群檢查后,應調整好巢脾,擺好蜂路,再蓋好箱蓋,需要及時填寫蜂群檢查記錄分表(表3-1),全場檢查完后,將各蜂群的情況匯總到記錄總表(表3-2)。分表反映現狀和周年變化規律,總表反映某階段全面狀況。

表3-1 蜂群檢查記錄分表

蜂箱號   蜂群號      蜂王初產卵日期             年 月 日

表3-2 蜂群檢查記錄總表

放蜂場址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

4.開箱檢查應注意的事項

① 開箱檢查前,應提前準備好所需用具,如起刮刀、蜂掃、噴煙器、記錄本和筆等;還需準備空繼箱,以便存放抽出的巢脾;繁殖季節,還需準備好空脾和上好巢礎的巢框,及時擴、縮蜂巢。

② 蜜源缺乏的季節,盡量不開箱檢查。如必須開箱,要采取有效防盜措施。開箱前,在蜂箱四周支起盜蜂防御罩,或在框梁上覆蓋一塊防盜布(較厚大點的遮蓋布),或在早、晚進行,時間越短越好。巢脾蜜汁千萬不要灑落在箱外地面上,檢查時削下的蠟渣應及時收集起來,萬萬不可引起蜜蜂混亂發生盜蜂。

③ 檢查操作時,力求輕捷、準確、沉著、仔細。做到“一短(開箱時間短)”“二直(提脾放脾直上直下)”“三防(防壓死蜜蜂、防任意撲打蜜蜂、防擋住巢門)”“四輕(輕揭、輕蓋、輕提、輕放)”。

④ 交尾群只能在早、晚進行檢查,以防檢查時處女王返巢錯投。交尾群中的處女王行動快捷、易驚慌,檢查時更要做到輕、快、穩,防止受驚飛逃。

⑤ 剛開產的蜂王,常會在提脾時驚慌飛出。遇到這種情況,要立即放下巢脾,停止檢查,敞著蜂箱,人暫且離去,待蜂王返回后再蓋好箱蓋。

⑥ 夜晚如必須檢查蜂群時,可用紅色燈泡照明,可減輕蜜蜂亂爬亂鉆現象;冬季個別蜂群由于特殊情況需檢查時,應提前2h將蜂群搬進溫室內,待檢查處理好以后,再及時搬回原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洛南县| 修文县| 廊坊市| 扶风县| 泸溪县| 定襄县| 仁寿县| 图片| 亳州市| 深泽县| 当阳市| 横山县| 介休市| 确山县| 龙里县| 司法| 喀什市| 唐海县| 曲周县| 临西县| 武邑县| 涿鹿县| 松原市| 南华县| 黎平县| 仁怀市| 辰溪县| 道孚县| 米林县| 麟游县| 濮阳县| 东至县| 航空| 平江县| 兴和县| 越西县| 万安县| 五原县| 枣强县|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