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保養與維護

1.3.1 保養操作項目及規范

以大眾邁騰60000公里保養項目為例,其保養項目見表1?12。每項工作完成后均應將相關內容記錄到保養項目單上。

表1?12 邁騰60000公里保養項目

1.3.1.1 查詢自診斷系統故障存儲器

查詢自診斷系統故障存儲器。

通過使用診斷儀對車輛所有控制單元進行檢查,及時發現車輛隱含故障,盡早排除車輛故障隱患。

① 關閉點火開關,連接診斷儀插頭。

② 打開點火開關,點擊“車輛自診斷”。

③ 點擊“車載診斷(OBD)”。

④ 點擊“網關安裝列表”。

⑤ 如圖1?7所示,在列表中顯示紅色是有故障的系統,逐個打開查詢。

圖1?7 故障碼顯示

⑥ 打印輸出故障碼進行分析處理,如圖1?8所示。

圖1?8 打印故障碼

⑦ 按照保養數據表要求,讀取并記錄相關數據塊(節氣門開度、空氣流量/進氣壓力等)。

⑧ 關閉點火開關,拔下診斷儀插頭,完成自診斷。

編輯服務功能可以快速清除整個系統故障碼,如圖1?9所示,但在沒有對故障碼分析處理前,不能直接清除故障碼。

圖1?9 故障碼清除

1.3.1.2 目視檢查發動機及機艙內的其他部件

目視檢查發動機及機艙內的其他部件是否有泄漏或損壞(從上面)。

目視檢查發動機機艙內機油、燃油、冷卻液、制動液、制冷劑、助力油、風窗清洗液的密封情況,檢查是否有泄漏現象,及早發現問題,減少車輛損失,消除安全隱患。

① 潤滑系統可能泄漏點:加油口;機油濾清器支架處;配氣相位調節閥處;曲軸箱通風管接口處;機油濾清器密封圈處;機油尺座處。

② 燃油系統可能泄漏點:機艙內輸油管路接口處;高壓油泵、油軌;油壓傳感器及連接處。

③ 冷卻系統可能泄漏點:暖風法蘭處;水泵進、出水管處;散熱器進、出水管處;水溫傳感器處。

④ 制動系統可能泄漏點:制動液儲液罐與制動總泵連接處;ABS泵與油管連接處;手動變速器離合器分泵及管路連接處。

⑤ 空調制冷系統可能泄漏點:空調壓縮機油封處;壓力開關連接處;膨脹閥連接處;冷凝器與管路連接處。

⑥ 轉向助力系統可能泄漏點(液壓助力轉向):轉向助力泵油管及油封;油壓開關;轉向助力油油壺及油管。

⑦ 風窗清洗液可能泄漏點:噴水電機附近;液位傳感器附近;管路連接處。

⑧ 檢查機艙內管路、線路等部件是否有損壞或干涉。

當液面低于標準值時,要仔細檢查,探明原因。

1.3.1.3 檢查蓄電池

檢查蓄電池固定情況,電眼顏色(免維護蓄電池無電眼的檢查蓄電池靜態電壓)。

通過電眼顏色或對蓄電池靜態電壓的檢測,評估蓄電池狀態,減少車輛拋錨的風險,通過檢查,及時發現蓄電池充電不足,通過輔助充電,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

電眼顏色含義如圖1?10、圖1?11所示。

圖1?10 三色電眼顯示顏色含義

圖1?11 雙色電眼顯示顏色含義

[藍驅車輛所用EFB(增強型濕式鉛酸蓄電池)]

① 蓄電池固定螺栓的檢查:使用力矩扳手VAG1331(5~50N·m)及套筒扳手檢查蓄電池固定螺栓的擰緊力矩是否符合標準。

部分車型蓄電池固定螺栓擰緊力矩:捷達、寶來A4、高爾夫A4 22N·m;新寶來、高爾夫A6、速騰、新速騰、邁騰B6、邁騰B7L 20N·m;CC 35N·m;高爾夫A7 15N·m。

② 蓄電池端子接線柱固定螺栓檢查:檢查端子接線柱固定螺栓是否松動,如松動以標準力矩擰緊。部分車型蓄電池端子接線柱固定螺栓擰緊力矩:捷達、寶來A4、高爾夫A4 5N·m;新寶來、高爾夫A6、新速騰、邁騰B7L、CC、高爾夫A7 6N·m;速騰、邁騰B6 9N·m。

③ 檢查蓄電池外部是否有泄漏。若有電解液泄漏,更換蓄電池。

④ 檢測蓄電池靜態電壓。

標準測試條件:關閉點火開關并斷開所有用電器,拔出點火鑰匙;斷開蓄電池負極接線柱;至少等待2h,在這個時間段內對蓄電池既不能充電也不能放電。

測量結果分析及采取的措施:靜態電壓≥12.5V,靜態電壓正常;靜態電壓<12.5V,給蓄電池充電,如果充電后蓄電池的靜態電壓仍小于12.5V,則更換蓄電池

① 在對蓄電池充電操作時必須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

② 在拆卸蓄電池時,必須先斷開蓄電池負極接線柱,否則有因短路而被燒傷的風險。

③ 在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操作時,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技術人員執行。

④ 在對蓄電池進行充電時,必須先連接正極接線柱,后連接負極接線柱。

⑤ 如果電解液從蓄電池中流出,因電解液具有腐蝕性,會造成皮膚損傷,并注意有損傷車輛油漆和部件的風險。

⑥ 絕不要對已發生凍結的蓄電池采取啟動輔助措施,有爆炸的危險,務必更換蓄電池。

1.3.1.4 檢查制動液

檢查制動液液位,必要時添加。

檢查制動液使用時間,通過檢查制動液液位,及時發現制動系統泄漏點,排除制動系統故障隱患,保證行車安全。

根據生產日期及維修保養記錄,確認制動液使用時間是否已到兩年,如到兩年,必須更換制動液。如未到兩年,檢查制動液液面位置是否在規定范圍內(圖1?12)。如制動液不足,必須確認系統無泄漏后,再添加原廠制動液至標準值。

圖1?12 制動液液面位置

1.3.1.5 檢查風窗清洗液

檢查風窗清洗液液面高度,必要時添加。

通過對風窗清洗液液面的檢查與及時添加,確保風窗清洗液始終充足,提高駕駛安全性。

風窗清洗液的作用:保護噴嘴、儲液罐和連接軟管等防止冷凍;確保噴嘴即使在低溫下仍可正常工作;強力清潔車窗玻璃上的蠟類和油脂類殘余物;避免雨刮片老化。

① 打開風窗清洗液儲液罐的蓋子,目測風窗清洗液液面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② 如果看不到液面,應加注原廠風窗清洗液至儲液罐罐口。

③ 蓋好儲液罐蓋子。

④ 操作風窗清洗開關,檢查風窗清洗系統工作是否正常。

① 所有車輛必須全年加注原廠風窗清洗液,否則會影響噴嘴功能。

② 車輛入冬前,必須認真檢查風窗清洗液濃度,否則可能會導致風窗清洗系統凍結。

1.3.1.6 檢查冷卻液

檢查冷卻液液面高度及濃度(防凍能力),如必要,添加冷卻液或調整濃度。

通過對冷卻液液面和防凍能力的檢查,確保冷卻液始終對發動機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并減少寒冷地區因冷卻液凍結而損壞發動機的風險。

冷卻液的作用:防凍、防腐、防垢、防沸(提高沸點)。

冷卻液與蒸餾水的混合比例只能在40%~60%之間,否則會影響冷卻液性能,且只能用蒸餾水混合,不得用純凈水或自來水替代。

圖1?13 冷卻液高度檢查

(1)冷卻液液面高度的檢查

① 必須在發動機冷機時檢查冷卻液液面高度。

② 冷卻液液位應處于最低標記與最高標記之間(圖1?13)。

③ 冷卻液液位過低時,按照混合比例(40%~60%之間)加注。

(2)冷卻液防凍能力的檢查

① 清洗和校準T10007后,擦干棱鏡表面。

② 用吸管吸取一滴冷卻液滴在棱鏡表面上。

③ 合上蓋板輕輕按壓,將目鏡朝向明亮處。

④ 讀取刻度尺上的數值(圖1?14)。

⑤ 用軟布擦干棱鏡,放回包裝盒,測試完畢。

圖1?14 冷卻液濃度檢查

1—G12++冷卻液適用;2—G13(09)冷卻液適用

① 打開冷卻液系統時,首先要關閉發動機,且用抹布放在補水壺蓋上,小心打開,否則有燙傷的風險。

② 散熱風扇有隨時啟動的可能,維修時要與風扇保持安全距離。

③ 從高爾夫A7開始,使用了全新的G13冷卻液,與傳統G12不可混加。

④ 冷卻液中含有特殊添加劑,具有冬天防凍、夏天防沸、防水垢、防腐蝕等性能。若加水或用水替代會嚴重影響冷卻液功能,可能導致冷卻系統產生水垢和銹蝕,嚴重的會造成相關部件早期損壞,所以不可以加水或用水替代冷卻液。

1.3.1.7 更換發動機機油及機油濾清器

更換發動機機油及機油濾清器。

通過定期更換發動機機油及機油濾清器,保證發動機始終在良好潤滑條件下工作,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和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

(1)更換機油

① 打開機油加注口蓋。

② 舉升車輛,松開放油螺塞。

③ 待油底殼內機油全部放凈后,安裝新的放油螺塞,用力矩扳手VAG1331(5~50N·m)按標準力矩擰緊放油螺塞。放油螺塞力矩標準:1.8TSI/2.0TSI發動機為50N·m±15%;其他發動機為30N·m。

④ 下降車輛,按照加注標準(表1?13)加注新的機油。

表1?13 不同車型發動機的機油加注量

⑤ 擰緊加油口蓋,啟動發動機運轉2min,關閉發動機等待3min。

⑥ 檢查發動機機油油面,檢查條件及方法如下。

a.發動機水溫至少應為80℃。

b.車輛處于水平位置。

c.關閉發動機后等待3min,以便機油流回油底殼。

d.拔出機油尺,用干凈的抹布擦凈后將機油尺重新插入并推到底。

e.再次拔出機油尺并讀出機油油位。

圖1?15 機油尺刻度

機油尺刻度如圖1?15所示:A區,不得添加機油;B區,可添加機油,此時機油油位在添加后可能位于A區;C區,必須添加機油,添加后機油油位在B區就可以了。

(2)更換機油濾清器(濾清器在上部)

① 用專用工具3417將舊的機油濾清器松開,等待幾分鐘后拆下(逆時針方向)。

② 清潔機油濾清器支架密封面(取下舊濾清器密封墊)。

③ 將新濾清器上的橡膠密封環稍微用機油潤滑一下,以便擰緊時密封環貼緊濾清器,使密封性更好。

④ 先用手將濾清器安裝在機油濾清器支架上,并用手預擰緊,然后用專用工具VAG1331、3417按標準力矩擰緊,如圖1?16所示。擰緊力矩:1.8TSI、2.0TSI為22N·m;EA111發動機為20N·m。

圖1?16 專用工具與應用部位

(3)更換機油濾清器(濾清器在下部)

① 用專用工具3417將舊的機油濾清器拆下(逆時針方向)。

② 清潔機油濾清器支架密封面(取下舊濾清器密封墊)。

③ 將新濾清器上的橡膠密封環稍微用機油潤滑一下,以便擰緊時密封環貼緊濾清器,使密封性更好。

④ 先用手將濾清器安裝在機油濾清器支架上并用手預擰緊,然后用專用工具VAG1331、3417按標準力矩擰緊。擰緊力矩為20N·m。

① 加注機油時,不能超過機油尺A區上限,否則有損壞三元催化轉化器的風險。

② 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機油不可混用。

③ 出現機油燈報警時,應馬上關閉發動機,否則有造成發動機嚴重損壞的風險。

④ 廢機油必須密封存放,并由環保部門指定有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理。

1.3.1.8 檢查前、后制動摩擦襯塊

檢查前、后制動摩擦襯塊厚度。

定期檢查制動摩擦襯塊的厚度,及時更換已磨損超限的襯塊,從而使制動系統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① 半舉升車輛,拆下車輪。

② 如圖1?17所示,用深度尺檢查制動摩擦襯塊厚度(不含背板厚度標準值≥2mm;含背板厚度標準值≥7mm)。

圖1?17 測量摩擦襯塊厚度

③ 如圖1?18所示,對于鼓式制動器,通過檢查孔目測制動蹄片厚度(不含背板厚度標準值≥2.5mm)。

圖1?18 鼓式制動器檢查孔

如制動摩擦襯塊需更換,更換制動摩擦襯塊后,必須先用力將制動踏板踩幾次,否則因制動分泵未及時回位,采取緊急制動時,有出現事故的風險。

1.3.1.9 檢查輪胎

檢查各輪胎(包括備胎)的花紋深度、磨損狀態,去除輪胎上的異物。

通過定期檢查輪胎花紋深度及磨損狀態,消除因輪胎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行駛安全性。

① 半舉升車輛。

② 如圖1?19所示,每隔120°測量花紋深度,取平均值,花紋最小允許深度1.6mm(雪地輪胎花紋最小允許深度4mm)。胎面上有磨損極限指示凸臺。當花紋深度接近最小允許深度時應更換輪胎。

圖1?19 檢查輪胎花紋深度

③ 檢查輪胎胎面及側面是否有損傷(鼓包、脫層、劃傷等),去除輪胎上的異物。

④ 降下車輛,檢查備胎花紋深度及磨損狀態。

① 輪胎非正常磨損:不正確的車輪定位參數,不正確的駕駛方式等,都能造成輪胎不正常磨損(表1?14)。

表1?14 輪胎磨損狀態

② 輪胎起包:一般情況下,輪胎起包出現在輪胎的胎側,車速較高時,輪胎受到路面坑洼的邊沿或者道沿的擠壓,容易出現鼓包現象。輪胎鼓包可能是使用不當造成的,嚴重的輪胎沖擊有可能造成輪胎爆裂。

1.3.1.10 目視檢查車身底部

目視檢查車身底部防護層和底飾板是否破損。

目視檢查車身底部防護層和底飾板是否損壞,及早進行處理,防止車身鋼板銹蝕。

① 舉升車輛。

② 檢查車身底部防護層是否有破損而露出車身金屬底板,如有,需及時修復。

③ 檢查車身底飾板是否有破損,如有,更換底飾板,防止車輛行駛中飛濺物沖擊車身破壞防護層,產生銹蝕現象。

檢查底盤時,不要接觸排氣管和三元催化轉化器,否則有燙傷的風險。

1.3.1.11 目視檢查制動系統

目視檢查制動系統是否有泄漏和損壞。

目視檢查制動系統相關部件是否泄漏和損壞,排除制動系統故障隱患。

① 檢查制動儲液罐處是否泄漏。

② 檢查儲液罐與總泵連接處是否泄漏。

③ 檢查制動總泵上的管路接頭處是否泄漏。

④ 檢查離合器總泵管路與儲液罐連接處是否泄漏(手動變速器)。

⑤ 檢查制動分泵是否有泄漏。

⑥ 檢查制動軟管安裝位置是否正常,卡扣是否脫落,是否有裂紋。

⑦ 檢查ABS傳感器線路、制動片磨損報警線路是否有破損,卡扣是否正常。

⑧ 檢查制動管路卡扣位置是否正常,不正常必須復位,否則會導致制動管路與車身等部件發生干涉,導致損壞。

⑨ 檢查制動管路是否有撞擊變形,如制動管路有變形則必須更換,否則會影響制動效果。

1.3.1.12 目視檢查變速器,主減速器及等速萬向節防護套

目視檢查變速器、主減速器及等速萬向節防護套有無泄漏或損壞(從下面)。

通過對變速器、主減速器及等速萬向節防護套的檢查,及時發現泄漏點,排除傳動部件安全隱患。

① 舉升車輛。

② 目視檢查變速器、主減速器殼體結合處、傳動軸油封是否泄漏。

③ 目視檢查等速萬向節防護套是否泄漏或損壞。

④ 降下車輛。

① 變速器、主減速器滲漏比較復雜,發現滲漏時,不能簡單清理,必須及時上報。

② 檢查底盤時,注意與排氣管和三元催化轉化器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有燙傷的風險。

1.3.1.13 檢查轉向橫拉桿球頭

檢查轉向橫拉桿球頭的間隙、緊固程度及防塵套狀況。

通過對轉向橫拉桿球頭及防塵套的檢查,及時發現轉向系統的安全隱患,保障行車安全。

① 用手晃動橫拉桿,檢查橫拉桿球頭是否有間隙。

② 檢查橫拉桿球頭螺栓是否松動(圖1?20)。

圖1?20 檢查螺栓

③ 檢查橫拉桿防塵套是否漏油或損傷。

④ 檢查轉向橫拉桿是否有磕碰變形。

轉向橫拉桿的固定螺母為一次性自鎖螺母,每次拆裝必須更換新的螺母。

1.3.1.14 檢查噴油嘴

檢查噴油嘴狀態,必要時采取相應保養措施。

讀取并分析噴油嘴數據塊,判斷噴油嘴工作狀態是否正常。

① 連接診斷儀,進入發動機控制單元。

② 讀取發動機控制單元032組數據塊第2區,其數值不能大于15%,如數值大于15%,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

① 每次拆裝都要更換噴油嘴密封環。

② 如積炭嚴重,則需要更換噴油嘴。

1.3.1.15 輪胎換位

輪胎換位,檢查輪胎氣壓,檢查輪胎固定螺栓擰緊力矩。

通過輪胎換位,使四個輪胎均勻磨損,調整輪胎氣壓,檢查輪胎固定螺栓力矩,保障行車安全性。

① 拆下四個車輪。

② 按照圖1?21所示,同側車輪前后換位。

圖1?21 同側車輪前后換位

③ 安裝輪胎螺栓。

④ 按照對角順序以標準力矩擰緊輪胎螺栓(捷達110N·m,其他車型120N·m)。

⑤ 檢查調整輪胎氣壓至標準值(各車型輪胎氣壓標準值見油箱蓋)。

⑥ 用刷子蘸肥皂水檢查氣門嘴是否漏氣,如漏氣,修理。

⑦ 安裝輪胎螺栓防塵蓋。

⑧ 同樣方法檢查備胎,并按照維修手冊將備胎氣壓調整至最高值。

① 修補過的輪胎不能放在前輪上。

② 所有車輪必須是型號、尺寸(滾動周長)和花紋類型完全相同的子午線輪胎。

③ 新輪胎必須經過磨合,因其附著性不可能達到最佳狀態,從而影響制動效果,因此,最初600km內應謹慎行駛,避免引發傷亡事故。

④ 帶旋轉箭頭指示的單向輪胎只能同側前后輪換位。

⑤ 輪胎氣壓標準值為冷態氣壓值。

汽車輪胎常見標識及含義如圖1?22所示。

圖1?22 輪胎上標識及含義

1.3.1.16 潤滑車門止動器

潤滑車門止動器。

通過定期潤滑車門止動器,減少止動器磨損和消除摩擦噪聲。

① 打開車門。

② 清除止動器上的塵土等。車門止動器位置如圖1?23所示。

圖1?23 車門止動器位置

③ 使用G000150高熔點潤滑脂潤滑止動器。

④ 反復開關車門幾次,保證潤滑充分,減少車門阻力、摩擦噪聲。

潤滑脂使用要適量。

1.3.1.17 加注燃油添加劑

加注燃油添加劑。

通過定期加注燃油添加劑,抑制積炭的產生,減少積炭的形成,對燃油系統起到清潔保護作用。

① 在加油前,將1瓶添加劑加入油箱,然后再加滿汽油。

② 用完該箱汽油前,不要再加入汽油或汽油添加劑。

③ 按照上述方法連續使用2~3瓶汽油添加劑,在清除積炭、動力恢復、油耗下降后,每隔1箱汽油使用1瓶汽油添加劑。

④ 對于行駛里程超過30000公里且初次使用汽油添加劑的車輛,建議連續使用6瓶,而后每10000公里連續使用3瓶汽油添加劑。

⑤ 對于使用乙醇汽油的地區,建議每隔1箱汽油使用1瓶汽油添加劑。

燃油添加劑可以防止產生及去除發動機系統內部積炭;使燃油完全燃燒,獲得更好的冷啟動性能,使運行平穩順暢;減少燃油消耗量和廢氣排放量。

① 燃油添加劑保質期為36個月。

② 燃油添加劑應遠離兒童。

③ 燃油添加劑不可飲用,如不慎吞飲,不要催吐,帶上本產品立即就醫。

④ 燃油添加劑刺激皮膚,如不慎入眼或接觸皮膚,立即用水清洗,必要時就醫。

⑤ 燃油添加劑使用時禁止吸煙,遠離火源,勿存放于陽光直射或溫度高于40℃處。

⑥ 如果燃油添加劑滴到油漆表面,立即清理干凈。

1.3.1.18 保養周期指示器復位

保養周期指示器復位。

對保養周期指示器進行復位,以便儀表準確提示駕駛員下次保養里程與時間。

方法一:利用手動模式操作。

① 在點火開關關閉的情況下,按下按鍵3(圖1?24)。

圖1?24 大眾邁騰儀表盤

1,3—按鍵;2—顯示屏

② 打開點火開關。

③ 松開按鍵3,按下時鐘停止鍵1一次。

④ 按壓時鐘的分鐘(min)調整按鈕,顯示屏恢復為常規顯示狀態。

方法二:帶多功能儀表的手動復位方法。

儀表中選擇“設置”→“保養日志”→“重設”→OK。

方法三:使用診斷儀進行保養周期復位。

① 進入診斷儀17?10?02?00000復位。

② 功能導航依次選擇品牌?車型?年款?發動機型號?儀表板?保養周期復位。

方法四:高爾夫A7可以通過MIB選擇保養周期復位。

1.3.1.19 試車

試車。

通過試車,動態檢查車輛行駛性能。

① 檢查怠速,檢查行駛中加速、減速性能是否正常。

② 檢查換擋機構靈活性,行駛中檢查變速器換擋性能。

③ 檢查轉向性能、直線行駛性能。

④ 檢查行駛中是否有異響。

⑤ 檢查駐車制動、行車制動的性能。

⑥ 如有其他問題,按照維修增項處理。

1.3.1.20 檢查安全氣囊和安全帶

檢查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狀態及安全氣囊殼是否損壞。

通過對安全氣囊與安全帶的檢查,使安全氣囊及安全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確保在發生意外時,氣囊和安全帶能對乘員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安全氣囊與安全帶位置如圖1?25所示。

圖1?25 安全氣囊與安全帶位置

① 檢查安全帶(高度調節、收緊、按鍵式鎖扣)功能是否正常。

② 檢查安全帶表面是否有老化、損壞的地方。

③ 檢查駕駛員及前乘客安全氣囊表面是否有劃傷或裂紋。

④ 檢查側氣囊及氣簾表面是否損壞。

⑤ 檢查前乘客氣囊是否關閉(如關閉,必須詢問客戶是否知情并記錄簽字)。

⑥ 檢查氣囊警報燈狀態是否正常。

⑦ 檢查完畢,如有問題,提醒客戶并請客戶簽字確認。

① 不可在安全氣囊表面粘貼不干膠等物品。

② 不得用座套等物品將安全氣囊的氣袋包裹起來,以免發生意外時,氣囊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③ 原則上不關閉前乘客安全氣囊,除非客戶強烈要求并在免責條款上簽字確認。

1.3.1.21 檢查開關、電器、照明、指示燈

檢查開關、電器、照明、指示燈功能。

通過對車內所有開關、電器、照明指示燈的檢查,及時發現不能正常工作的部件,及時修理,排除車輛潛在故障。

① 檢查左前門所有開關工作是否正常,開關位置如圖1?26所示。

圖1?26 大眾邁騰左前門開關

1—防盜報警系統或鎖止機構報警燈;2—車門開啟拉手;3—中央門鎖按鈕;4—丹拿音響標志;5—車外后視鏡調整開關;6—發動機艙蓋鎖開啟手柄;7—行李廂蓋鎖開啟按鈕;8—杯架;9—車門開啟警示/照地燈;10—儲物艙或發光警示馬甲存放艙;11—電動門窗操作按鈕

② 檢查轉向柱上所有開關工作是否正常,開關位置如圖1?27所示。

圖1?27 轉向柱開關

1—車燈開關;2—用于操控下列裝置的操縱桿;3—多功能轉向盤上的操作元件;4—組合儀表;5—風窗刮水器和清洗器操縱桿;6—點火開關;7—踏板;8—可調式轉向柱調整手柄;9—駕駛員正面安全氣囊;10—喇叭(點火開關打開起作用);11—雜物箱;12—巡航控制系統開關;13—前照燈照明范圍調整旋鈕;14—儀表和開關照明亮度調節旋鈕

③ 檢查中控臺所有開關及儀表盤所有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開關位置如圖1?28所示,指示燈含義見表1?15。

圖1?28 中控臺開關

1—換擋操縱桿;2—儲物箱;3—收音機或導航系統;4—危險報警燈按鈕;5—空調系統;6—前乘客座椅加熱器操控元件;7—駕駛員座椅加熱器操控元件

④ 檢查頂棚上所有開關工作是否正常。

⑤ 檢查右前門所有開關工作是否正常。

⑥ 檢查后排所有開關工作是否正常。

表1?15 大眾邁騰儀表盤指示燈含義

1.3.1.22 檢查天窗

檢查天窗功能,清理軌道并潤滑。

檢查天窗功能,清理與潤滑天窗滑軌,檢查、疏通排水管。

(1)檢查、清理、疏通

① 檢查天窗前后開啟功能是否正常(運動是否順暢、是否有異響)。

② 檢查天窗翹起功能是否正常(運動是否順暢、是否有異響)。

③ 檢查開關強制關閉功能是否正常。

④ 檢查用遙控器關閉天窗功能是否正常。

⑤ 檢查天窗排水管是否堵塞。

⑥ 清理天窗軌道(清除軌道異物,然后用帶酒精的無紡布擦拭軌道)。

⑦ 用天窗專用潤滑脂潤滑天窗軌道,反復開關天窗幾次,使潤滑更充分。

(2)天窗初始化

① 對于裝備MD2電機的天窗,方法如下。

a.先強制關閉天窗,然后取下頂燈蓋板,斷開電機線束插頭,等待10s后再接上線束插頭。

b.將開關由關閉位置旋向開啟位置約15°,再迅速旋回到關閉位置,聽見電機有“咔嗒”的響聲后,按住按鈕開關,此時天窗將自動完成一個循環的運行,一個自動循環完成后則表明天窗初始化完成,然后關閉點火開關5~7s后,天窗記憶完成。

② 對于裝備MD4電機的天窗,方法如下。

將開關在關閉位置按住,等待25~30s。天窗翹起到最大化,玻璃會抖動一下,這時松開并再次按住開關,此時天窗將下落,開啟、關閉一個自動循環,天窗初始化完成。

③ CC、新速騰通過LIN線控制,使用VAS505X進入控制單元地址碼4F進行天窗初始化。

(3)天窗電機MD2與MD4的區分

天窗電機實體如圖1?29所示,底盤號(時限)之前使用的是MD2電機,底盤號(時限)之后使用的是MD4電機。

速騰:A3073380(灰色內飾),A3070251(米色內飾)。

邁騰:A3048927(灰色內飾),A3049968(米色內飾)。

高爾夫A6:A3230545(灰色內飾),A3230755(米色內飾)。

新寶來:A3061163(灰色內飾),A3061161(米色內飾)。

圖1?29 天窗電機實體

① 車輛長時間停放后導致供電電壓過低,此時需對蓄電池充電并重新對天窗進行初始化設定。

② 應定期對天窗軌道部分進行清理和保養。

1.3.1.23 檢查全車燈光

檢查全車燈光。

通過對全車燈光的檢查,保證照明燈、信號燈及報警燈狀態正常,保證行車安全。

① 檢查前部燈光是否正常。

② 檢查后部燈光是否正常。

③ 檢查車內燈光是否正常。

1.3.1.24 檢查風窗刮水器、風窗清洗器、大燈清洗裝置

檢查風窗刮水器、風窗清洗器、大燈清洗裝置功能。

通過對風窗刮水器、風窗清洗器及大燈清洗裝置的檢查,始終使其處于良好狀態,確保行車安全。

① 檢查風窗刮水器的雨刮片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損壞或老化)。

② 操作刮水器開關,檢查風窗刮水器是否運行平穩且刮得干凈,觀察清洗噴嘴噴出的清洗劑是否是扇狀,且噴射位置、高度是否合適。

③ 操作后風窗清洗器開關,檢查后風窗刮水器是否正常(對于高爾夫和開迪車型)。

④ 操作大燈清洗裝置開關,檢查大燈清洗功能是否正常。

更換風窗刮水器時,在雨刮臂豎起時,要特別注意跌落擊碎風窗玻璃,要用棉布墊在風窗玻璃上。

風窗刮水器服務位置(圖1?30)的操作方法(帶有此功能的車輛):在發動機機艙蓋關閉的狀態下,打開點火開關,然后關閉點火開關;10s內操作風窗刮水器的點動位置即可。

邁騰、CC、速騰、高爾夫高度不合適的調整方法:用一字螺絲刀調整調整器2實現,順時針方向為調低,逆時針方向為調高,如圖1?31所示。

1.3.1.25 檢查火花塞

檢查火花塞,必要時更換。

圖1?30 刮水器服務位置

圖1?31 調整高度

1—導流板;2—調整器;3—扇形噴嘴;4—機艙蓋

定期檢查火花塞,及時發現不正常燃燒現象,排除故障隱患。

檢查里程:非TSI發動機15000公里;TSI發動機10000公里。

更換里程:非TSI發動機30000公里或兩年;TSI發動機20000公里或兩年。

火花塞質保條例:5000公里或6個月。

① 關閉發動機,關閉點火開關。

② 拆卸發動機上護罩。

③ 拔下點火線圈插頭。

④ 用專用工具T40039(EA888發動機)拉出點火線圈,如圖1?32所示。

⑤ 使用專用工具3122B拆下火花塞并取出,如圖1?33所示。

圖1?32 拉出點火線圈

圖1?33 取出火花塞

⑥ 檢查火花塞燃燒狀態,檢查其是否燒蝕,必要時更換新的火花塞。

⑦ 使用專用工具安裝新的火花塞,安裝前檢查零件號是否正確。

⑧ 用VAG1331以25N·m的力矩擰緊火花塞(EA888發動機)。

各發動機火花塞擰緊力矩:3.0FSI為18N·m;1.8TSI/2.0TSI為25N·m;1.4TSI為(25+5)N·m;其他發動機為30N·m。

⑨ 安裝點火線圈,連接插頭。

⑩ 啟動發動機,觀察發動機運轉情況。

?關閉發動機,安裝發動機上護罩。

1.3.1.26 空氣濾清器保養

清理空氣濾清器殼體,檢查或更換濾芯。

檢查濾清器狀態,清理濾清器,保證發動機進氣系統工作正常。

空氣濾清器更換周期:TSI車型及高爾夫A7首次20000公里或2年,之后每20000公里或2年;非TSI車型首次30000公里或2年,之后每30000公里或2年。

① 拆下濾清器殼體。

② 取出濾芯,檢查濾芯狀態(清潔程度)。

③ 先用潮濕的抹布清除殼體內的灰塵及雜物(不可使用壓縮空氣,否則灰塵可能直接吹入進氣管道內)。

④ 將新的(或清潔過的)濾芯安裝到空氣濾清器殼體內。

⑤ 緊固相應螺栓或卡子。

⑥ 檢查濾清器殼體安裝位置是否到位及是否牢固。

① 空氣濾清器上、下殼體清理時,注意勿使異物進入進氣道。

② 風沙較大地區,清理和更換里程應適當提前。

③ 如濾芯可以繼續使用,輕輕敲打去除灰塵,不可用高壓氣體直接吹掃。

④ 部分老寶來車型,在空氣濾芯前還有一個空氣濾網,應注意檢查與清理。

1.3.1.27 粉塵濾清器保養

檢查粉塵濾清器狀態,清理殼體,必要時更換。

通過定期檢查,清理粉塵濾清器殼體,更換粉塵濾清器,保證車內始終吸入清潔的空氣。

粉塵濾清器濾芯可分為有活性炭過濾功能與沒有活性炭過濾功能兩種,具有活性炭過濾功能的濾芯呈輕微黑色,沒有活性炭過濾功能的濾芯為白色。

粉塵濾清器更換周期:首次30000公里或2年,之后每30000公里或2年(高爾夫A7更換周期為20000公里或1年)。

① 拆下舊的粉塵濾清器。

② 檢查粉塵濾清器狀態(如臟污或潮濕發霉,更換新的濾芯)。

③ 用吸塵器吸除殼體內的灰塵等。

④ 安裝新的(或可繼續使用的)粉塵濾清器。

1.3.1.28 檢查DSG變速器油

檢查6擋DSG變速器油位,必要時添加。

通過定期檢查DSG變速器油位,始終保持DSG變速器有正確的油位,充分發揮變速器性能。

① 準備檢查及加油使用的專用工具(VAG1331、VAS6262、車輛診斷儀、集油器)。

② 連接車輛診斷儀,進入變速器系統,查看變速器油溫,應不高于35℃。

③ 水平舉升車輛,掛入P擋。

④ 啟動發動機,將換擋桿在每個擋位停留3s,然后將換擋桿至于P擋。

⑤ 旋出放油螺塞(不旋出溢流管)。

⑥ 待變速器油溫達在35~45℃之間時,檢查是否有變速器油連續滴出。

⑦ 如有油連續滴出,更換新的放油螺塞并以45N·m的力矩擰緊。

⑧ 如沒有油連續滴出,使用VAS6262加注至標準油位后再檢查。

① 自動擋/DSG車輛,在車輛沒有停穩前,不可推入P擋。

② 牽引車輛時,車速不可大于50km/h,拖車距離不可超過50km。

③ P擋不可代替駐車制動器,停車后必須施加駐車制動,否則有溜車的風險。

1.3.1.29 檢查排氣管

檢查排氣管是否有泄漏、損壞及緊固程度。

通過定期檢查,及時排除排氣管的泄漏或損壞點,減少噪聲及尾氣污染。

① 舉升車輛。

② 目視檢查前、后排氣管及消聲器有無泄漏或損壞。

③ 目視檢查排氣管吊環是否有開裂或變形。

④ 目視檢查前、后排氣管連接、前排氣管與排氣歧管連接是否有泄漏。

⑤ 檢查排氣管雙卡箍固定螺栓是否松動。

標準力矩:捷達、寶來、高爾夫A4為40N·m;裝備1.6L四氣門和1.4TSI發動機的車型為23N·m;1.8TSI、2.0TSI和3.0發動機的車型為25N·m;裝備RSH、2.0(BJZ)和1.8T(BPL)發動機的車型為35N·m。

檢查排氣系統時,不要接觸排氣管和三元催化轉化器,否則有燙傷的風險。

1.3.1.30 檢查、調整大燈

檢查、調整大燈光束。

通過定期檢查和調整大燈光束,確保燈光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保證行車安全。

(1)檢查大燈的前提條件

① 輪胎壓力(按油箱蓋上輪胎壓力指示的半載值調整)。

② 載荷(在駕駛員座椅上坐一個人或加載75kg重物、油箱油量為總油量的90%)。

③ 大燈表面干凈,無破損。

④ 大燈反光鏡和燈泡正常。

⑤ 大燈高度調節在零位。

⑥ 車輛和大燈調節裝置必須在一個水平面上。

(2)大燈光束調節方法

① 調整大燈測試儀與大燈距離保持在(50±5)cm,調整大燈測試儀。

② 調整燈光接收器與車身縱軸線垂直。

③ 將大燈開關放在近光位置。

④ 上下調整燈光明暗分界線1與測試儀指示線重合。

⑤ 左右調整明暗分界線與傾斜線的交點2穿過燈中心,如圖1?34所示。

圖1?34 大燈光束調整

1—明暗分界線;2—明暗分界線與傾斜線的交點

⑥ 大燈開關放在遠光位置,檢查明亮點是否在燈中心,如不在,通過調整實現,調整遠光后再次檢查近光。

⑦ 如遠、近光不能同時滿足要求,更換大燈總成。

⑧ 在打開遠光燈時,測量燈光照射強度,結果應該顯示在綠區,否則燈光照射強度不合格。

1.3.1.31 檢查多楔帶

檢查多楔帶狀態,必要時更換。

通過定期檢查多楔帶,使多楔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多楔帶更換周期:首次30000km或2年,之后每30000km或2年。

① 關閉發動機,用套筒扳手轉動曲軸的帶輪。

② 觀察多楔帶表面是否有層離(表層、加強筋)。

③ 檢查多楔帶表面是否有基層裂紋(裂紋、中心斷裂、截面斷裂)。

④ 用手逆時針翻轉多楔帶檢查齒面是否磨損(材料磨蝕、齒面散開、齒面硬化、玻璃狀齒面、表面裂紋)。

⑤ 檢查多楔帶表面是否有機油和油脂痕跡。

⑥ 檢查多楔帶多楔槽、多楔帶輪槽內部是否有異物,若有清除。

⑦ 如多楔帶狀態不符合要求,更換多楔帶。

對于已經運轉過的多楔帶,由于運轉方向相反,可能會導致多楔帶過早損壞,故在拆卸多楔帶之前,應用粉筆或記號筆標記旋轉方向。

1.3.1.32 更換燃油濾清器

更換燃油濾清器。

定期更換燃油濾清器,保證燃油系統的供油順暢。

燃油濾清器更換周期:邁騰、新邁騰、CC為60000公里或4年;除高爾夫A7的其他車型為30000公里或4年;高爾夫A7為80000公里或6年。

(1)濾清器安裝在油箱內的更換方法

① 檢查燃油表,如剩余燃油超過燃油表指示值的3/4,使用VAS5190將油箱內的燃油排空。

② 清潔燃油泵蓋板1附近的灰塵,拔下插頭2,拆下蓋板1,拔下插頭3。

③ 戴好防護鏡,在油管連接處放好抹布,小心地將燃油管路4從法蘭上拔下。

④ 使用專用工具T10202拆下燃油泵鎖止環,如圖1?35所示。

圖1?35 拆卸內置燃油濾清器

1—蓋板;2,3—插頭;4—管路

⑤ 拔下燃油濾清器插頭,取出燃油濾清器。

⑥ 更換新的燃油濾清器,以110N·m的力矩擰緊鎖止環。

⑦ 連接油管及插頭,安裝蓋板1。

(2)濾清器安裝在油箱外的更換方法

① 檢查燃油表,如剩余燃油超過燃油表指示值的3/4,使用VAS5190將油箱內的燃油排空。

圖1?36 拆卸外置燃油濾清器

1~3—管路接口;4—螺栓

② 清潔燃油泵蓋板附近的灰塵。

③ 戴好防護鏡,在油管連接處放好抹布,小心地將燃油管路從濾清器上拔下。

④ 拆卸固定螺栓4(圖1?36),取出燃油濾清器。

⑤ 更換新的燃油濾清器。

⑥ 連接油管及插頭,以3N·m的力矩擰緊螺栓。

① 安裝密封圈前先用汽油潤濕密封圈。

② 密封圈安裝后,檢查密封圈是否到位。

③ 油箱密封法蘭的擰緊力矩是110N·m。

④ 安裝油管,啟動發動機,檢查油管接口是否滲漏汽油。

1.3.1.33 更換DSG變速器油與濾清器

更換6擋DSG變速器油與濾清器。

定期更換DSG變速器油及濾清器,始終保持變速器處于良好的條件下運行,充分潤滑、冷卻,保證變速器使用性能。

變速器油及濾清器更換周期:60000公里或4年。

(1)排放變速器油

① 準備好VAG1331、VAS6262、集油器及診斷儀。

② 松開放油螺塞并旋出溢流管,排放變速器油至集油器中。

(2)更換濾清器

① 逆時針旋轉濾清器約7圈,松開濾清器。

② 等待10s,使濾清器殼體內的變速器油流回變速器殼體中。

③ 拆下舊的濾清器。

④ 以20N·m的力矩安裝新的濾清器。

(3)加注變速器油

① 以3N·m力矩擰緊溢流管。

② 用力將VAS6262插入檢查孔。

③ 將帶有VAS6262的變速器油桶固定到高于變速器的位置上。

④ 加注5.5L變速器油。

⑤ 連接診斷儀,讀取變速器油溫,油溫不得高于35℃。

⑥ 啟動發動機,將變速器換擋桿在每個擋位停留3s,最后停在P擋。

⑦ 在變速器油溫在35~45℃之間時,脫開VAS6262插頭。

⑧ 排除多余的變速器油。

⑨ 更換新的放油螺塞,以45N·m的力矩擰緊。

① 自動擋車輛,在車輛沒有停穩前,不可推入P擋。

② 牽引車輛時,車速不可大于50km/h,拖車距離不可超過50km。

③ P擋不可代替駐車制動器,停車后必須施加駐車制動,否則有溜車的風險。

1.3.1.34 對氙燈進行基本設置

對氙燈進行基本設置。

使用專用診斷儀對氙燈進行基本設置。

保證燈光照射角度及自動調節功能正常運行需要進行基本設置的情況:大燈范圍控制單元J431被重新編碼;新裝了大燈;大燈被拆卸并重新安裝;大燈范圍控制單元J431被重新安裝;左后車輛高度傳感器G76被更換;左前車輛高度傳感器G78被更換;安裝了新的車輛高度傳感器支架;固定車輛高度傳感器的副車架或支撐架被更換。

(1)基本設置的前提條件

① 步進電機沒有故障。

② 高度傳感器沒有故障。

③ 大燈范圍控制單元J431必須被編碼。

④ 蓄電池電壓必須高于10.5V。

⑤ 左前車輛高度傳感器G78的數值必須介于12.5%~50.0%之間。

⑥ 左后車輛高度傳感器G76的數值必須介于50%~87.5%之間。

(2)氙燈的基本設置方法

① 關閉點火開關,連接診斷儀。

② 選擇“引導型功能”,選擇相對應車型、年款、發動機形式等。

③ 選擇車輛系統“動態轉向燈大燈照明距離自動調節裝置”。

④ 如圖1?37所示,選擇“進行基本設置”并點擊右箭頭鍵選擇繼續。

圖1?37 大燈基本設置選項

⑤ 如圖1?38所示讀取故障存儲器內容,如果故障記錄是“0”,選擇“完成”。

圖1?38 讀取故障存儲器內容

⑥ 注意選擇的提示,然后選擇“完成”,如圖1?39所示。

圖1?39 按提示完成設置

⑦ 如圖1?40所示,打開近光燈并點擊“完成”,確認成功執行,結果如圖1?41所示。

圖1?40 完成設置

圖1?41 設置完成提示

1.3.1.35 更換制動液

更換制動液。

每2年必須更換制動液,保證制動液的性能始終符合制動系統需求。

① 從制動液儲液罐上擰下密封蓋。

② 使用VAS5234的吸油管從儲液罐內抽出盡可能多的制動液(注意濾網不得拆除)。

③ 將適配接頭擰到制動液儲液罐上。

④ 將制動踏板加載裝置VAG1869/2安裝到駕駛員座椅與制動踏板之間。

⑤ 將VAS5234加注軟管連接到適配器接頭上。

⑥ 將兩個車輪從后軸上拆下,以便可以接觸到排氣螺栓。

⑦ 拔下制動鉗排氣螺栓。

⑧ 將收集瓶的排氣軟管插在排氣螺栓上,放出相應量的制動液,擰上排氣螺栓。

⑨ 制動液排放順序及排放量按照維修手冊執行。在排放過程中,注意制動液儲液罐內的液面,隨液面下降添加新制動液。

① 不同型號、不同品牌的制動液不能混用(目前大眾公司只提供一種制動液,只能用原廠制動液)。

② 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隨著制動片的磨損,制動液的液位會逐漸下降,這屬于正常現象,只要液位在正常標識范圍內,就能正常使用。

③ 制動液有毒并且有腐蝕性,不能接觸油漆表面,萬一制動液濺到油漆表面或皮膚,應及時用清水沖洗。

④ 對于空氣濕度極高的地區,根據制動液水含量檢測結果,有提前更換制動液的可能。

⑤ 制動液屬于特別監控的廢棄物,統一集中回收,不得排入水系或下水道。

⑥ 制動液的密封蓋,使用后要及時擰緊,否則有吸收空氣中水蒸氣失效的風險。

1.3.1.36 檢查09G變速器油

檢查09G變速器油位,必要時添加。

通過定期檢查09G變速器ATF油油位,始終保持09G變速器有正確的油位,充分發揮變速器性能。

① 準備專用工具(VAG1331、VAG1924、車輛診斷儀、集油器)。

② 連接車輛診斷儀,進入變速器系統,查看變速器油溫,應不高于35℃。

③ 水平舉升車輛,掛入P擋。

④ 啟動發動機,將換擋桿在每個擋位停留3s,然后將換擋桿置于P擋。

⑤ 旋出放油螺塞(不旋出溢流管)。

⑥ 待變速器油溫在35~45℃之間時,檢查是否有變速器油連續滴出。

⑦ 如有油連續滴出,更換新的放油螺塞,并以15N·m的力矩擰緊。

⑧ 如沒有油連續滴出,使用VAG1924加注至標準油位后再檢查。

早期生產(2006年6月前)帶變速器油加注口的變速器加油方法如下。

a.取下加注口保護蓋4和堵塞3,如圖1?42所示。

b.使用VAG1924加注變速器油,按照檢查油面的條件和方法檢查油位是否合適,不合適添加至合適位置。

后期生產(2006年6月后)不帶變速器油加注口的變速器加油方法如下。

a.在發動機運轉的條件下,用手旋入變速器油加注適配接頭VAS 6262。

b.加注1L ATF油。

c.從油底殼上快速拉下適配接頭VAS 6262,并檢查油位。如果這時有ATF油從適配接頭孔中流出,不需要添加ATF油,排出多余ATF油,直到ATF油滴落。用15N·m的力矩將螺塞連同新的密封環一起擰緊,如圖1?43所示。

圖1?42 變速器油油箱

1—螺塞;2—油箱;3—堵塞;4—保護蓋

圖1?43 螺塞位置

① 自動擋車輛,在車輛沒有停穩前,不可推入P擋。

② 牽引車輛時,車速不可大于50km/h,拖車距離不可超過50km。

③ P擋不可代替駐車制動器,停車后必須施加駐車制動,否則有溜車的風險。

1.3.1.37 檢查手動變速器油

檢查手動變速器油,必要時添加或更換。

定期檢查手動變速器油位,使變速器油位始終處于合理高度,從而使變速器齒輪、軸承等始終得到良好潤滑。

(1)除0A4手動變速器

① 水平舉升車輛,啟動發動機,運行2min。

② 關閉發動機,拆下加油螺塞,如圖1?44所示。

圖1?44 手動變速器放油與加油位置

③ 檢查是否有變速器油從加油口下沿流出,如有,檢查油是否變質,如變質更換。

④ 如油量不足,添加至油從加油口下沿流出即可。

⑤ 使用VAG1331力矩扳手以30N·m的力矩擰緊加油螺塞。

(2)0A4手動變速器

① 水平舉升車輛。

② 通過鎖銷固定換擋軸(圖1?45)。

③ 拆下放油螺塞1和軸頸2,如圖1?46所示。

④ 用一個容積約3L并帶刻度的筒來收集變速器油。

⑤ 更換軸頸2的密封圈,并安裝軸頸2。

⑥ 安裝放油螺塞1。

⑦ 松開鎖銷,解除換擋軸鎖死。

⑧ 拆下倒車燈開關,使用軟管從該開關處加入1.7L變速器油。

⑨ 安裝倒車燈開關。

① 必須固定換擋軸,否則有可能導致換擋撥叉位置改變。

② 不可以通過變速器油檢查孔檢查油位,會造成油位檢查不準確。

③ 手動變速器油更換周期是60000公里或4年。

④ 帶有自動啟停功能的手動變速器車輛,都帶有空擋開關。

圖1?45 換擋軸固定位置

圖1?46 放油螺塞位置

1—放油螺塞;2—軸頸

1.3.1.38 檢查正時帶

檢查正時帶,必要時更換。

定期檢查發動機正時帶,保證發動機配氣正時始終處于正確、安全的運行狀態,減少因正時帶老化或裂紋損壞發動機的風險。

正時帶部件分解如圖1?47所示。

首次檢查是90000公里,之后每30000公里檢查一次,必要時更換。每180000公里必須更換。

1.3.1.39 檢查水泵齒形帶

檢查水泵齒形帶,必要時更換。

定期檢查發動機水泵齒形帶,保證發動機水泵始終處于正確、安全的運行狀態,減少因水泵齒形帶老化或裂紋損壞發動機的風險。

水泵齒形帶部件分解如圖1?48所示。

首次檢查是90000公里,之后每30000公里檢查一次,必要時更換。每180000公里必須更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南阳市| 内乡县| 平南县| 察哈| 武冈市| 高陵县| 景宁| 江口县| 乐昌市| 昭平县| 英山县| 长岛县| 昌图县| 东乡| 长丰县| 临洮县| 武川县| 金寨县| 稷山县| 定结县| 乐安县| 于田县| 晋江市| 富顺县| 泰来县| 沙洋县| 防城港市| 剑河县| 蓝田县| 于田县| 两当县| 南京市| 卢氏县| 临清市| 天长市| 册亨县| 成都市| 黄龙县| 轮台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