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禹治水 選自《史記》

故事導語

大禹是上古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明帝王,也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當時,黃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禹的父親鯀(gǔn)治水沒成功,舜又派禹去治水。禹采取正確的治水方法,帶領民眾一起奮戰,全身心投入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制服了滔天洪水。舜去世后,人們就推舉治水有功的禹當了部落的新首領。

上古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嚴重的洪災。洪水淹沒了農田,沖毀了房屋,人們只能不斷地往高處搬家。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不時跑出來傷害百姓和牲畜,老百姓的生活困苦極了。

洪水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必須治理好它。于是,部落領袖堯就派一個名叫鯀的人帶領大家治水。鯀采用堵的方式筑壩堵水,結果花了九年的時間,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也沒能成功,洪水依然泛濫不止。

后來,舜接替堯做首領,發現鯀治水的方法無效,就把他流放到羽山,改派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禹是個聰明機智的年輕人,雖然他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處罰而傷心,但也明白,這都是洪水帶來的災禍,所以下定決心,化悲痛為力量,發誓一定要制服洪水。

禹沒有采取父親鯀的治水方法,他帶領自己的部下,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到各地勘察地形。有一次,他們來到河南洛陽南部,發現這里有一座高山,高山的中間有個天然的缺口,一股涓涓細流正從缺口中緩緩流過。這一發現忽然啟發了禹。

“既然洪水堵不住,那我能不能把它疏導出去,就像這缺口中的細流一樣呢?”禹想,“要是能把洪水導入大海,它就不會危害百姓了。”

禹的想法不錯,可要將這泛濫的洪水導入大海,就必須要有更多、更寬闊的河道才行。于是,禹身先士卒,戴上箬(ruò)帽,拿起工具,招呼大家:“來吧,我們一起動手挖河道,把這害人的洪水制服!”

禹的干勁大大地鼓舞了老百姓,大家都與他同甘共苦,雖然勞動異常艱苦,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在禹的指揮和帶領下,大家一起開鑿、疏通河道,排出蓄積的洪水。

有時,有人在勞動時被山石砸傷了,被洪水卷走了,但大家仍然毫不畏懼,堅持劈山不止。

在剛開始治水時,禹與涂山氏女成親了,但成親后不久,他就對妻子說:“現在洪水肆虐,老百姓的田地被淹沒了,房子被沖毀了,我要去治理這可惡的洪水,不得不暫時離開家。以后,家里的事就交給你了。”

禹的妻子雖然很舍不得他,但還是很支持他去治水,就說:“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家的。”

于是,禹便離家繼續去治水,這一去就是13年。在這期間,他多次經過家門都沒有進去。

有一次,禹經過家門口,正巧趕上妻子分娩。他很想進去看看,可又怕耽誤治水,最后硬是沒有跨進家門。

幾年后,禹又一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這次,他往家里一看,他的兒子啟正在妻子懷中向他招手呢!看著可愛的兒子,禹真想進去抱一抱、親一親他呀,可當時正是治水工程最要緊的時候,一刻也不能耽誤,禹只好含淚向妻子和兒子揮揮手,說:“等我治理好了洪水,一定會回來的。”說完就馬上離開了。

禹第三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啟已經10歲了。啟跑出來拉著禹的手說:“爹爹,趕快回家看看吧,我們都很想念您!”

禹摸摸兒子的頭,慈祥地說:“洪水還沒被制服,爹爹還不能回家。等把那可惡的洪水制服了,我一定回家陪你們。”說完,他低頭親了親兒子,又一次奔赴治水現場了。

經過十幾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禹終于制服了洪水。咆哮的洪水失去了往日的兇猛,馴服地向東流入了大海。

人們紛紛把家從高處搬下來,回到平原上居住。禹又帶領大家開鑿溝渠,引水灌溉,還在黃河兩岸開墾出許多良田,使這里變成了人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大家都紛紛夸贊說:“多虧了禹,我們才過上了好日子!”

后來,舜去世后,人們便推舉治水英雄禹接替了舜,成為他們的新領袖,這都是禹大公無私、仁義愛民的緣故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重庆市| 三门县| 桑植县| 武陟县| 繁峙县| 阳原县| 沙湾县| 弥渡县| 青川县| 肥西县| 普安县| 日照市| 柳河县| 贵定县| 台北市| 永定县| 西和县| 香港 | 长泰县| 兰溪市| 湄潭县| 永丰县| 普格县| 张掖市| 泽州县| 乌拉特中旗| 丁青县| 鄂托克前旗| 安陆市| 凤台县| 通化县| 东乌| 庆阳市| 德保县| 通河县| 石楼县| 邹平县| 河间市| 高唐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