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音頻學弟子規
- 五更叔叔編著
- 977字
- 2021-12-10 22:44:15
16 打雷下雨,王裒為何要跑進墳地?
經典原文

字詞解析
喪:喪事,后事。
盡:盡量,盡可能。
禮:禮節,儀式。
祭:祭祀。
事:供奉,對待。
古文今譯
在給父母親料理后事的時候,要合乎禮節,按照規矩來,千萬不能草率馬虎。祭拜的時候,應該恭恭敬敬,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他們在世的時候一樣恭敬。
趣味鏈接
《論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釋義:謹慎地對待死亡的喪禮,追念久遠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風尚就會日趨忠厚了。

五更叔叔說
在西晉時期,有一個人名叫王裒(póu)。王裒有一個習慣,每逢刮風下雨、電閃雷鳴的天氣,別人都是往家里跑,王裒卻是往外跑。他要去哪里呢?去他母親的墳地。因為王裒的母親在世的時候非常膽小,她最害怕的就是打雷,一聽見打雷就渾身打哆嗦。每當下雨打雷的時候,王裒便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然后拉著母親的手說:母親不要害怕,有我在呢,我陪伴著您,不離開您。
所以王裒的母親去世后,每次遇到電閃雷鳴的惡劣天氣,王裒就會立即想起自己的母親,立刻奔向母親的墓地,跪下來哭著說:母親不要害怕,我來陪您。
王裒是個大孝子,《詩經》中的《蓼莪(lù'é)》這一篇,里面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可憐我的父母啊,如此勞苦地養育我。每讀到這一句,王裒就會痛哭流淚,根本止不住,所以他所教授的門人,后來就干脆不學《蓼莪》這一篇了,省得戳到老師內心的最痛處。
有一首詩是這樣描述這個故事的:“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這首詩的意思是:慈愛的媽媽啊,最害怕聽到雷聲,冒著徹骨的寒冷,我要住在母親的墳墓旁邊。每當有雷聲響起的時候,我要在母親的墳墓前繞上一千回。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母親在世的時候,還是母親去世以后,王裒對待母親都是一個樣。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特別重視葬禮,而重視喪葬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影響教化活著的人,以此來倡導人們的道德品性和反哺報恩的觀念。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連小羊和烏鴉都知道感激媽媽的養育之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我們國家很大,關于喪葬的禮儀、祭祀的習俗,南方北方差別非常大。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無論如何,我們心里都要裝著故去的親人,誠心誠意、恭恭敬敬地對待他們。每到故去親人的忌日以及清明節,祭祀還是必須要進行的。《朱子家訓》里邊就有:“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做子女的,務必要做到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