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4 晶閘管

3.4.1 晶閘管的種類特點

晶閘管(可控硅)是一種可控整流器件,它有單向和雙向兩種結構,還可以作為可控開關使用。其主要特點就是,它在一定的電壓條件下,只要有一個觸發脈沖就可導通,觸發脈沖消失,晶閘管仍然能維持導通狀態,可以用微小的功率控制較大的功率,因此常用于電機驅動控制電路中,以及用于電源中作為過載保護器件等。

晶閘管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單向晶閘管、雙向晶閘管、逆導晶閘管、可關斷晶閘管、快速晶閘管、光控晶閘管等多種類型。其中應用最多的是單向晶閘管和雙向晶閘管。

常見的幾種晶閘管及其圖形符號、外形、特點等見表3-23。

表3-23 常見的幾種晶閘管及其圖形符號、外形、特點

3.4.2 晶閘管的識別方法

通常,半導體晶閘管的命名都采用直標法標注命名。但具體命名規則根據國家、地區及生產廠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晶閘管采用直標法的識讀方法見表3-24。

表3-24 晶閘管采用直標法的識讀方法

表3-25 國產晶閘管類型的表示符號對照表

表3-26 國產晶閘管額定通態電流的表示符號對照表

表3-27 國產晶閘管重復峰值電壓級數的表示符號對照表

3.4.3 單向晶閘管檢測

單向晶閘管的檢測方法見圖3-10。

圖3-10

圖3-10 單向晶閘管的檢測方法

判斷結果:

·正常情況下,晶閘管的控制極與陰極之間的反向阻值有一定的電阻值,為幾千歐姆,其余引腳間的正反向阻值均趨于無窮大;

·若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的正、反向阻值R1R2均趨于無窮大,則說明單向晶閘管的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存在開路現象;

·若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的正、反向阻值R1R2均趨于0,則說明單向晶閘管的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存在短路現象;

·若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的正、反向阻值R1R2相等或接近,則說明單向晶閘管的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的PN結已失去控制功能;

·正常情況下,控制極(G)與陽極(A)之間的正、反向阻值都應為無窮大,如果實測阻抗較小,則說明單向晶閘管的控制極(G)與陽極(A)之間的PN結中有變質的情況,不能使用;

·正常情況下所測得的陽極(A)與陰極(K)之間正、反向阻值均應趨于無窮大,否則,說明單向晶閘管有故障存在。

3.4.4 單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

單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方法見圖3-11。

圖3-11 單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方法

3.4.5 雙向晶閘管的檢測

雙向晶閘管的檢測方法見圖3-12。

圖3-12

圖3-12 雙向晶閘管的檢測方法

判斷結果:

·若第一電極(T1)與控制極(G)之間的正、反向阻值R1R2均有固定值存在并且阻值接近,則說明該雙向晶閘管正常;

·若第一電極(T1)與控制極(G)之間的正、反向阻值R1R2均趨于無窮大,則說明該雙向晶閘管已開路損壞;

·若第一電極(T1)與控制極(G)之間的正、反向阻值R1R2均趨于0,則說明該雙向晶閘管已短路損壞;

·在正常情況下,步驟⑧和步驟⑩所測得的阻值均應趨于無窮大。若所測得的第一電極(T1)和第二電極(T2)之間的正、反向阻值均很小,則說明該雙向晶閘管的電極間有漏電或擊穿短路的情況;

·步驟?和步驟?所測得的正、反向阻值應趨于無窮大。若所測得的控制極(G)與第二電極(T2)之間的正、反向阻值均很小,則說明該雙向晶閘管的電極間有漏電或擊穿短路的情況。

3.4.6 雙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

對于小功率的雙向晶閘管,還可以通過對雙向晶閘管觸發功能的檢測來判斷雙向晶閘管的好壞,其具體的檢測方法見圖3-13。

圖3-13 雙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新丰县| 玉屏| 绥化市| 阳信县| 株洲市| 项城市| 赤壁市| 永城市| 荆门市| 安仁县| 临泉县| 饶河县| 江阴市| 武川县| 白沙| 色达县| 桂平市| 建湖县| 扎鲁特旗| 台南县| 万荣县| 华阴市| 寿宁县| 嘉义县| 阜宁县| 荆州市| 马尔康县| 克拉玛依市| 清镇市| 新源县| 闻喜县| 望江县| 江北区| 楚雄市| 丰原市| 通许县| 盈江县| 炎陵县| 浮梁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