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項目投標決策機制研究
- 王春梅
- 678字
- 2021-12-24 20:31:42
1.4 研究結構安排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結構安排
本書的整體結構安排如下。
第1章 緒論。本章介紹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問題,明確研究目的和意義,確定研究內容,說明研究方法,并介紹本書的結構安排和技術路線。
第2章 相關理論回顧與概念界定。基于研究問題對現有文獻進行分析,依次對投標決策、風險決策、社會認知理論、社會交換理論、風險容忍等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并厘清相關概念。
第3章 概念模型與研究假設。通過文獻分析與討論,構建了業主相關因素對投標決策作用過程的概念模型,提出承包商對業主信任、承包商風險傾向和風險感知在該過程的中介作用,以及企業風險容忍的調節作用。依據概念模型,通過邏輯演繹,提出了本書的研究假設。
第4章 變量測量與數據收集。首先對各變量測量指標的選擇過程進行介紹,然后對問卷設計、數據收集、被調查者樣本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并對數據進行多重共線性診斷和偏差檢驗,最后詳細介紹了本書使用的統計方法,說明了中介效應的檢驗方法偏最小二乘法?結構方程模型。
第5章 數據分析與假設檢驗。首先對收集的樣本數據開展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然后,對數據質量進行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最后,運用偏最小二乘法?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和層次回歸分析方法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
第6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對數據分析結果進行討論,總結得出研究結論,概括提煉研究貢獻和主要創新點,提出研究局限和進一步研究建議。
1.4.2 技術路線
以現實和理論為背景,發現問題并提出研究問題,在此基礎上,構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設,最終通過問卷調查法收集數據,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以驗證假設。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如圖1?3所示。
圖1?3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