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狳科
犰狳科動物體形小,身上覆蓋著堅硬的骨板和鱗板,像穿了一身盔甲。本科動物廣泛分布在南美洲的森林、草原、荒漠地帶,個別成員屬于世界瀕危物種。
生活簡介
大多數(shù)犰狳科成員屬于夜行性洞居動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它們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些無脊椎動物和植物。
主要特征
體表覆蓋骨板與鱗板,中間有彈性皮膚;舌能伸縮,牙齒細小;指爪能較大程度彎曲。
三帶犰狳
三帶犰狳遇到敵害時,不是像其他犰狳那樣快速掘洞逃命,而是將自身蜷縮成一個硬球,并在硬球上留有小口。等敵人妄圖探入利爪時,它們再突然將對方的利爪夾住,給敵人以打擊。

九帶犰狳
體長 0.6~1.1m
體重 2.5~7.7kg
食性 雜食。以昆蟲、馬陸和漿果等為食
分布 美洲
九帶犰狳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犰狳。它們繁殖比較特別,受精卵在孕期會分裂成4個完全相同的胚胎,因此每胎會產(chǎn)下4個幼崽。

披毛犰狳
體長 25~40cm
體重 約2kg
食性 雜食
分布 南美洲
披毛犰狳數(shù)量很多,主要棲息在稀樹草原、森林和農(nóng)業(yè)區(qū)中。它們晝伏夜出,偏好捕食地下無脊椎動物。披毛犰狳前爪發(fā)達,特別善于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