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豬病防治新技術寶典
  • 董世山 許利軍 陳立功主編
  • 1304字
  • 2021-12-24 18:01:34

五、豬巴氏桿菌病

豬巴氏桿菌病又稱豬肺疫或豬出血性敗血癥,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特征是最急性型呈敗血癥變化,急性型呈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癥狀,慢性型逐漸消瘦,有時伴有關節炎。

【病原】多殺性巴氏桿菌為革蘭氏陰性菌,分16個血清型,各型之間不能交叉保護。

【流行特點】本菌對多種動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多為散發;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健康豬也可能帶菌。主要經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以冷熱交替、氣候劇變、悶熱、潮濕、多雨時期多發。

【臨床癥狀】根據其病程,臨床上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種類型。

1.最急性型呈敗血性經過,體溫41~42℃,呼吸困難,不食,口、鼻黏膜發紺。耳根、頸部、腹部等皮膚出現紅斑,咽喉紅腫(圖2?17、圖2?18),多在數小時到一天內死亡。

圖2?17 頭、頸部皮膚呈藍紫色,咽喉部明顯腫脹(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圖2?18 頭、頸部、胸部皮膚呈藍紫色,咽喉部明顯腫脹,急性死亡(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2.急性型呈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癥狀。體溫40~41℃,呼吸困難,有短而干的咳嗽,流鼻涕,氣喘,有液性或膿性結膜炎,皮膚出現紅紫斑。病初便秘,后下痢,往往在2~3d內死亡,不死的轉為慢性。

3.慢性型主要表現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腸炎。病豬食欲不振,時發腹瀉,消瘦;或持續性咳嗽,呼吸困難,鼻孔不時流出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治療不當,于發病后2~3周衰竭死亡。

【病理特征】

1.最急性型可見全身黏膜、漿膜和皮下組織、心內膜處有大量出血斑點。典型病變為咽喉部水腫,其周圍組織發生出血性漿液浸潤,肺部淤血、出血和水腫(圖2?19),淋巴結腫大、呈漿液性出血性炎癥。

圖2?19 肺淤血、水腫、氣管內充滿泡沫樣滲出物(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2.急性型主要變化是纖維素性胸膜肺炎,有各期肺炎病變(圖2?20、圖2?21)和壞死灶,肺臟切面呈大理石樣。

圖2?20 紅色肝變期(初期)肺充血、水腫,紅色肝變(1)(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圖2?21 紅色肝變期(初期)肺充血、水腫,紅色肝變(2)(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3.慢性型肺臟肝變(圖2?22),有壞死或化膿灶。胸膜及心包有纖維素性絮狀物附著,肋膜變厚,常與病肺粘連,有時有化膿性關節炎。

圖2?22 肺肝變,漿膜覆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診斷要點】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需要進行細菌分離鑒定。

【類癥鑒別】診斷時應注意與豬鏈球菌病、豬丹毒、豬支原體肺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副傷寒、豬弓形蟲病相鑒別。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變只是表現在呼吸系統,肺炎肝變區呈紫紅色,比較均勻。

豬肺疫時病變不僅限于呼吸系統,肺炎區也表現紅色肝變和灰色肝變混合存在。

豬支原體肺炎主要表現氣喘、咳嗽,病程較慢。剖檢可見肺臟兩側對稱出現界限明顯的肉變區。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抵抗力的因素,每年春秋定期用豬肺疫氫氧化鋁甲醛菌苗或豬肺疫口服弱毒菌苗進行兩次免疫接種?;蚱は伦⑸?mL,注射后14d產生免疫力,后者可按瓶簽要求應用,注射后7d產生免疫力。

2.治療最急性和急性病豬,早期用抗血清治療,效果較好。泰樂菌素、磺胺類及四環素等藥物有一定療效。

3.藥物控制,每噸飼料添加8.8%泰樂菌素1.14kg,同時每噸水添加10%鹽酸多西環素500g,連續使用15d可有效控制豬巴氏桿菌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河北省| 大关县| 海林市| 新郑市| 湟中县| 肥乡县| 青阳县| 分宜县| 长宁区| 安顺市| 从江县| 平谷区| 都匀市| 南漳县| 辰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镇安县| 茂名市| 葵青区| 汝阳县| 剑川县| 神池县| 湘潭县| 桦南县| 揭西县| 郓城县| 微博| 昌都县| 鄱阳县| 徐州市| 芜湖县| 钦州市| 双柏县| 阳曲县| 北辰区| 新巴尔虎右旗| 乌鲁木齐市| 涿鹿县| 黄浦区|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