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病防治新技術寶典
- 董世山 許利軍 陳立功主編
- 2130字
- 2021-12-24 18:01:27
六、豬偽狂犬病
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豬是該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貯存者,仔豬和其他易感動物一旦感染該病,死亡率高達100%,成年母豬和公豬多表現為繁殖障礙及呼吸道癥狀。
【病原】偽狂犬病病毒屬于豬皰疹病毒,常存在于腦脊髓組織中。感染豬在發熱期,其鼻液、唾液、奶、陰道等分泌物以及血液、實質器官中都含有病毒。偽狂犬病的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學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
【流行特點】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冬春和產仔旺季多發,傳播途徑主要是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還可經呼吸道黏膜、破損的皮膚等發生感染。多為分娩高峰的母豬首先發病,窩發病率可達100%。發病豬主要是15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最早日齡是4日齡,發病率98%,死亡率85%。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可下降,成年豬輕微發病,但極少死亡。母豬多呈一過性或亞臨床感染,妊娠母豬感染本病可經胎盤侵害胎兒,泌乳母豬感染本病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現,可持續3~5d,此時仔豬可因哺乳而感染本病。
【臨床癥狀】臨床癥狀隨年齡增長有差異。新生仔豬第一天還很好,從第二天開始發病(圖1?88),3~5d達死亡高峰,常整窩死光。2周齡以內哺乳仔豬,病初發熱、嘔吐、下痢、厭食、精神不振、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繼而出現神經癥狀,共濟失調(圖1?89),最后衰竭死亡。3~4周齡仔豬癥狀同上,病程略長,多便秘,病死率可達40%~60%。部分耐過豬常有后遺癥,如偏癱和發育受阻。2月齡以上豬,癥狀輕微或隱性感染,表現一過性發熱、咳嗽、便秘,有的病豬嘔吐,多在3~4d恢復。若體溫繼續升高,病豬出現神經癥狀,震顫,共濟失調,頭向上抬,背拱起,倒地后四肢痙攣,間歇性發作。
圖1?88 新生仔豬俯臥不起(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圖1?89 仔豬倒地、四肢劃動(趙茂華供圖)
懷孕母豬表現為精神不振,發熱,咳嗽,流產,產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這些弱仔豬1~2d內出現嘔吐和腹瀉,運動失調,痙攣,角弓反張,通常在24~36h內死亡。
【病理特征】神經癥狀明顯的病豬,死后腦膜明顯充血、出血,腦脊髓液增多。上呼吸道內含有大量泡沫樣水腫液,肺充血、水腫、出血(圖1?90)。扁桃體、肝、脾壞死(圖1?91)。腎臟腫大,表面見點狀出血和灰白色壞死灶(圖1?92)。流產胎兒的腦和臀部皮膚出血,腎和心肌出血,肝和脾有灰白色壞死灶。
圖1?90 仔豬肺臟出血(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圖1?91 肝臟壞死(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圖1?92 腎臟點狀出血、灰白色壞死灶(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診斷要點】根據母豬的繁殖障礙、仔豬的神經癥狀和高死亡率可以作出初步診斷,必要時進行動物試驗(圖1?93)。病死豬或撲殺豬,取大腦海馬背側皮層、中腦、腦橋、扁桃體、淋巴結等組織;待檢活豬,用棉拭子取鼻腔分泌物,置于50%甘油生理鹽水中,或用注射器取血5mL,2~8℃保存,送實驗室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PCR、DNA斑點雜交等方法進行實驗室診斷予以確診。目前,有豬圓環病毒2型和豬偽狂犬病病毒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可以同時檢測兩種病毒。
圖1?93 病料接種兔,接種部位奇癢(陳立功供圖)
近年來新出現的偽狂犬毒株,基因組已發生較大的變異,已形成一個新的基因型;變異的偽狂犬病病毒對不同年齡豬的致病力均明顯增強。
【類癥鑒別】本病應注意與鏈球菌性腦膜炎、豬水腫病、豬食鹽中毒和豬流感等相鑒別。
鏈球菌性腦膜炎發病豬除了有神經癥狀之外,還有皮膚出血、肺炎和多發性關節炎等癥狀,一般使用敏感抗生素效果良好。
豬水腫病多發于斷奶期仔豬,眼瞼腫脹、下頜水腫、叫聲嘶啞,剖檢可見胃壁和腸系膜水腫明顯。
食鹽中毒豬也有神經癥狀,但是具有清楚的食鹽攝入太多的病史,口渴喜飲,體溫不高。剖檢有時可見出血性胃腸炎病變。
豬流行性感冒也出現明顯的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炎癥變化,但是一般不會出現神經癥狀。
【防治措施】本病主要應以預防為主,對新引進的豬要進行嚴格的檢疫,引進后要隔離觀察、抽血檢驗,對檢出陽性豬要隔離、淘汰。豬場定期嚴格消毒,最好使用2%的氫氧化鈉(燒堿)溶液或酚類消毒劑。豬場內嚴格滅鼠。
免疫接種:種豬群盡量只用滅活苗。目前,基因缺失苗免疫效果可靠,妊娠母豬及成年豬,每頭1頭份;3月齡以上仔豬及架子豬,每頭1頭份;乳豬,每頭1頭份。規模化豬場每年進行4次免疫監測。仔豬免疫2~3周后,采血檢測抗體。
如果原來免疫的疫苗抗體陽性率很高,但是仍然出現母豬流產和仔豬神經癥狀,表明有新毒株感染,需要進行病原PCR鑒定和測序分析,選擇新的疫苗進行免疫。新發毒株抗原性發生了較大變異,與Bartha疫苗的交叉中和能力顯著降低;針對新發PRV,現有的PRV疫苗(Bartha K61)免疫母豬,通過母源抗體可以對仔豬提供一定的保護(免于死亡),但不能完全交叉保護(仍會發病)。Bartha疫苗直接免疫仔豬,也能提供一定的保護(免于死亡),但不能完全保護(仍有部分豬發病)。需要選擇新發PRV基因缺失弱毒苗進行免疫。
由于目前使用基因缺失苗普遍,能夠與野毒感染產生的抗體區分開來,因此,在檢測抗體時,最好同時檢測疫苗抗體gB和野毒抗體gI或gE,評價免疫效果。
目前,對該病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
發生偽狂犬病時,應用基因缺失弱毒苗給新生仔豬及仔豬滴鼻,常常起到控制效果。應用弱毒疫苗給仔豬免疫時,一定要實測豬場斷奶后仔豬的母源抗體衰減規律,確定仔豬免疫時機。同時,要注意陽性場與陰性場免疫程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