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女裝制板與縫紉入門
- 何歆 張靈霞主編
- 1107字
- 2021-12-24 20:27:47
第二節(jié)?半身裙基本型制圖
一、半身裙各部位結構線名稱
半身裙各部位結構線名稱見圖2?4。

圖2?4 半身裙各部位結構線名稱
二、放松量參考值
1.省量的設計
省量的確定,主要取決于省在服裝中的作用。一般來講,省是將平面的面料轉化成立體服裝造型的關鍵,也是調整腰圍、臀圍差量的必要手段。
從人體的正面看,臀腰部分有一個差量,從平面圖上看是一個夾角,如圖2?5中α。研究表明α約8°,這個角度就是進行裙裝省量設計的參考量。根據(jù)測量的臀腰直線距離BC,已知角度α,可以近似得出AB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我們做裙子臀腰省的參考量之一(圖2?5)。
從人體的側面看,人體腹部有凸起,腰部有凹陷,臀部的凸起與腰部的凹陷有一個夾角β。根據(jù)β及臀腰直線距離,可以獲取一個參考量,這也是做臀腰省的必要參考量之一(圖2?6)。

圖2?5 人體正面

圖2?6 人體側面
此外,人體處于運動狀態(tài)時,臀部和腰部的活動方向和活動幅度并非完全一致,就需要考慮到人體必要的活動量以及呼吸量,這是臀腰省設計的又一參考量。
2.腰口起翹量的設計
腰口的起翹主要緣于人體體型。從人體腰部橫截面來看,腰部是橢圓形的,腰線必然要起翹才能與人體貼合。
3.后中心腰部下落
人體腹部凸出,較臀部凸出在高位,導致腰節(jié)前高后低,底擺線不平衡,后中心面料不服帖。為了改善這些問題,需要在后中心將腰線向下落。
三、基型裙制圖步驟
1.基型裙(筒裙)

傳統(tǒng)修身直筒裙,其腰口前后各有4個省。
2.測量要點
(1)裙長 從腰部最細處垂直測量至膝蓋處。
(2)腰圍 沿人體腰部最細處水平圍量一周。
(3)臀圍 沿人體臀部最豐滿處水平圍量一周。
(4)臀長 從腰圍線至臀圍最豐滿處的距離。
3.放松量設計
(1)裙腰圍的放松量 一般可控制在0~2cm。無腰和低腰裙可不加放松量。
(2)裙臀圍的放松量 在4~6cm為宜,一般為4cm。
4.制圖步驟(圖2?7)
(1)選擇號型 160/64A(20~30歲)。
(2)制圖規(guī)格

(3)繪制基礎線
① 作長方形:長為裙長-3cm(腰頭寬),寬為H/2+2cm。確定左邊為后中心線,右邊為前中心線,上邊為上平線,下邊為下平線(裙擺線)。
② 確定臀圍線:從上平線向下量0.1號+(1~2)=18cm做水平線,為臀圍線。
③ 確定側縫線:在臀圍線的中點向后片偏1cm,作上平線的垂線,交至下平線,為側縫線,其中左側為后片,右側為前片。
(4)繪制輪廓線
① 其中前臀圍線為(H+4)/4+1cm;后臀圍線為(H+4)/4-1cm。
② 側縫省取1~2cm,這里取1.5cm;側縫起翹根據(jù)人體體型確定,這里取1.5cm,然后調整側縫弧線。
③ 從前中心線至側縫起翹點之間量取前腰圍W/4+1cm;從后中心線下落0.7cm處至側縫起翹點之間量取后腰圍W/4-1cm。其中多出來的量分別為前后腰圍省量2●和2▲。
④ 在前腰節(jié)線上,將前中心至側縫起翹點以微凹曲線畫順,并三等分,以兩個等分點為中心,設置為省位,省量分別取1/2省量。
其中前腰省量為(前臀圍-前腰圍-側縫省)/2=●;后腰省量為(后臀圍-后腰圍-側縫省)/2=▲。

圖2?7 基型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