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路易行:人類極簡史 地理小發現
- 張邁
- 2080字
- 2021-12-10 19:19:31
18 梁家河:有大學問的地方
在2.8萬名赴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中,出了一位國家領導人,使得“梁家河”這個在中國地圖上最平易的地名分外近人起來,我們到達南泥灣機場之后,與“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個大字匆匆合影,便直奔梁家河而去。
車子在黃土高坡上疾馳,兩邊有不少窯洞閃過,雖然有一些薄薄的綠灑在溝溝壑壑上,但黃土黃依然是延安的主色調,即使是第一次來這里也不會陌生,這種味道在中學課文《揮手之間》中領略過,這種土黃在賀敬之的《回延安》中朗誦過,比《溫州一家人》中阿雨的父親和哥哥到陜北打油井時多了點綠,但基調仍是執拗的黃。
同車的林總此番二刷延安,她和我聊15年前來延安的見聞,翻山越嶺、路遇“丐幫”、衛生條件極差的小學、拼命刮土的雨刮器……那時的梁家河不太為人知,想必還在積蓄歷史的能量,以待今天與我們相見。我正在腦海信天游之際,忽聞鞭炮大作、嗩吶浩蕩,不由心中一顫:交大CEO俱樂部影響力如此之大。
下車仰頭一望,但見“黃土味道”四個大字高懸樓頂,一旁一堵粉墻上畫了上萬知青,一位女知青歡快地舉牌過頂,牌書“這家店要天天來”!原來是到了午飯時間,在此打尖,適逢陜北婚禮,抑或是綏德的漢子娶米脂的姑娘,方知剛才想多了。一行人在“黃土味道”中滿滿兩桌坐定,延安市招商局的郭科和小劉作陪。小劉在我這桌,小伙子穿得挺潮,人也精神,給我們介紹了一下陜北菜,我問起當地婚嫁狀況,亦為了解一下民生。得知如今5G時代自由戀愛,年輕人想法與世界同步,黃河對岸“小二黑結婚”時的情境自然是不存在了。我們離開“黃土味道”時,門外的嗩吶仍震天響,不忘提醒我們這是在良辰吉日來到梁家河。
梁家河村離“黃土味道”很近,因為來考察學習的人多,已經建了大停車場和接待服務中心,既有幾分5A級景區的派頭,又有高鐵進站的安保級別。梁家河參觀是免費的,大家排隊刷身份證進場,秩序井然。我了解了一下,這個程序還是很有效果的,今年就查到了幾名犯罪嫌疑人,其中還有吸毒者。不過我們也有想不通的地方,你說被通緝還去看張學友演唱會也就算了,那是娛樂,你還敢跑來梁家河學習,這心得有多大?難道還想考公務員?
我們這批有身份證的人順利地過閘坐上了電瓶車,電瓶車一人10元,路程想必有3000米左右,果不其然,車子開了有5分鐘才到村莊,想當年這里只有羊腸小道,北京知青們挑著家當(自我修煉要求高點的主要帶的是書)來到這里,現在這條電瓶車小道當年就是五百殺威棒啊,在這個還沒通電,連牙膏都是稀罕物,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地方,在正常孩子讀高中和大學的年歲里,于此生活7年,與跳蚤黃土油燈為伴,還能獲得鄉親們的認可,離開時13名村民自發相送到縣城,眾籌5.5元合影一張,不能不說是知青界的里程碑事件。
在村史館外的郵局購得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村民工作人員熟練地給蓋上郵戳,映入眼簾的是一句真誠而帶懸念的話:“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
上海學員分析,這句話有三層含義:“人生第一步”可見初心;“不要小看”即樣本意義,一村治則天下治;“有大學問”則含人在天地間謀事做事成事的三才密碼,學員千千萬,各自管好自己的家事工作事乃大學問。粱家河的大學問在哪里?村史館里找答案。
靈魂拷問之一:梁家河為啥窮,為啥吃不飽飯?答案是水土流失、好地太少。解決辦法:打淤地壩。實施步驟:規劃選址、科學論證、做思想工作動遷、施工部署帶頭干——成事!

靈魂拷問之二:能為改變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么?吃飽飯還要好生活。答案是引進新能源、新水源。解決辦法:建沼氣、打井。實施步驟:考察學習、宣傳試驗、歸納難題、逐個解決、知行合一——成事!
靈魂拷問之三:怎樣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答案是選擇經濟作物、提高生產效率、多種經營搞好市場。實施步驟:科學分析抓重點,咬定青山不放松。具體有:根據延安的資源稟賦,種經濟價值最大的蘋果,1000元原材料投入3萬元產出(現在全國9個蘋果就有1個產自延安);根據市場需要發展養殖業,梁家河出的雞蛋一度占到文安驛鎮出品的100%——成事!
16歲時的心是赤子之心,依靠看書自學獲得的知識專心投入在那個當年遠離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梁家河,10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終獲批準,而后當選村支書用黨交付的小平臺為老百姓干大實事,讓大家一起早日過上小康生活,那就是初心了!
看完村史館,我們去了知青窯洞,許多學員都很興奮,競相拍照沾一沾福氣,1975年10月8日,那位從這里走出的青年,已經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在這里,我們看到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梁家河百姓。
我們在村史館前的小廣場合了影,因為此地不允許學員拉個性化的橫幅(黨旗是可以的),我們主要靠氣質地說,梁家河,我們來過了!今天的到訪也許在冥冥之中早就注定,有一句很網紅的話:“每個人的氣質中,都藏著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物理學就結緣的解釋是量子糾纏,那么,當我們有緣在此感悟初心,自然也不會忘記使命。
“我的家鄉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習主席的話回響在我們耳邊,開啟了我們的絲路行。
201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