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投資家的思維導圖: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資機會作者名: 姜昧軍本章字數: 9字更新時間: 2021-12-01 13:55:45
第2章
認識市場波動
風險并非源于波動,它只是策略與現實的背離
投資市場中的波動在所難免,就像海浪是大海自身的一部分,跟大海是無法分離的,沒有海浪的大海就不再是大海了。雖然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不喜歡波動,但是,正是資本市場的波動,才讓投資有了盈利的機會。進入資本市場的大海,投資人就是要習慣或者說忍受資本市場的波動,學會跟波動和諧共處。
一般認為,波動就是風險,即由于巨大的波動,投資人被迫清倉,機構投資人突破了設定的風險限額,最終沒有實現預定的投資目標。但是,我們認為,波動這一特征在投資中更應該被視為成本,它跟真實的損失之間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也許波動是風險的表現,是風險的度量,二者像是雙胞胎,但是,波動跟風險無論多么像,終究不是風險本身。
我們認為真實的風險是跟投資原力和投資困境的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給定一個投資的全過程,即我們的投資目標是抓住高周期股票的周期性機會,那么,我們從宏觀經濟出發,通過情景分析窮盡各種宏觀情景,給定各種情景的概率權重,然后再根據凱利公式決定倉位和資產配置方案,最后,在市場中開始交易,持有高周期性公司的倉位。
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如果宏觀產業變化朝著與我們的預期背道而馳的方向發展,或者我們根本沒有預測到可能發生的重大變動,那么投資的結果就會背離原來預設的目標,甚至會大幅度虧損,這就是從投資原力到投資結果的全過程。
投資人可以回溯到初始的狀態,去復盤整個投資的過程,看看哪些環節出了紕漏,有什么樣的教訓,未來如何改善。因此,從投資原力出發,檢視投資全過程,才能建立起一個投資研究的閉環框架,從而在投資過程中不斷地優化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