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死城

  • 心流奇探
  • 凡瀅
  • 3568字
  • 2021-12-03 13:19:54

三人到了建橋路城橋路口,阿一看了一眼路口的路牌。

譚警官翻著資料補充道:“就在這里,往西走到城橋路路口的工地垃圾場,檔案上記載這里是第一處發現尸體的地方,時間估計在早上5點半之前,當日氣溫零下4度,小雪轉晴。因為兩日的大雪,環衛工作早已停擺,垃圾堆積如山。”說到這里,整個環境跟隨譚警官的口述發生改變,一切仿佛預備好迎接黎明前的黑暗。三人借著昏黃的路燈蹣跚前行,塵雪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下飄蕩著,整條街鴉雀無聲,只聽得見腳步聲,和呼吸聲帶出地裊裊上揚的白氣。

“對了,我剛才就想問,這是怎么回事?”譚警官感受著仿佛會跟隨自己思想而變化的環境,終于忍不住好奇,詢問阿一和成泉,臉上仿佛印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

阿一的回答早就停在嗓子眼有一會兒了:“我們當下的模式叫偵探模式(DETECTIVE MODE),「心流世界」的環境狀態會跟隨偵探的思維隨時改變,以便我們的調查、推理、取證。偵探的所有行為及其顯化僅對偵探群組可見。當下的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市民存在,這樣的狀態下,偵探擁有高度自由的活動權限,但獲取信息的深度和廣度都受到限制。因為這個世界一旦開啟虛擬市民系統,偵探們不能干涉、擾亂、影響「心流世界」里的固有秩序,一切需遵循客觀歷史進展,否則會影響最終結論和信息收集的準確度。換句話說,干擾「心流世界」的秩序,對于案件的偵破也沒有任何幫助。”

聽完阿一的長篇陳述,譚警官看向成泉,卻得到他得意地調侃:“能聽懂嗎?”

譚警官抿了抿嘴接著發問:“偵探模式?那……還有別的模式?”

“有的。”成泉回答:“市民模式。偵探可以穿“馬甲”切換成平民,但年齡會根據「心流世界」自然年計算遞減。打個比方,這一年作為市民的我,形象是一名小學生。同理,切換成平民的你,也會是一個小朋友哦,當然需要在系統里輸入你的個人數據才能激活你的市民模式。”

“聽起來像是個沙盒游戲。”

阿一補充道:“自然年法則的約束下,市民模式的我就進不來了,因為那會兒,我還沒出生。”

三人貧著嘴,不一會兒踱步到了城橋路工地,那里的垃圾夾雜著積雪在一片圍擋墻旁堆起了一座小山。撩開工地的圍擋,三人走進這片垃圾場。可以發現這里曾經是一片公共澡堂,綠色馬賽克瓷磚的淋浴隔間,一些斷裂的水泥墻上還能見到幾個生銹的蓮蓬頭。

“譚警官,開始陳述案情吧。”阿一提示。

“嗯。早5點3刻左右,流浪漢賈某出來拾荒,他溜進這片工地,想找一個隔間解手。被一個黑色垃圾袋吸引了注意。他拎起來顛了顛感覺有點重量,因為內急又放了下來。”此時,心流世界正同步出現了檔案中描述的案件經過,譚警官接著娓娓道來:“接著他急急忙忙跑進一個犄角旮旯的隔間,瞬間被里面的場景嚇得蹦了出來。只見隔間里那生銹的蓮蓬頭上,掛著一副不完整的人體骨架,沒有頭骨和下半身。賈某本想自我安慰可能是附近哪所學校扔的廢棄骨骼模型,但定睛一看,肋骨和關節處都裸露著一些紅黃色的肉。賈某當場嚇得坐在地上,提著褲子一路尿著跑到外面報了警。”

“通常第一個發現的人也會進入嫌疑名單吧?”成泉問。

“是的,警察之后調查過他很久,他沒有作案時間和條件,最終排除了嫌疑。”

“后來呢?”

“警察趕來后將工地為了起來,進行全面的勘驗搜查取證。后來發現有賈某指紋的那一袋黑色塑料袋里面裝的一袋肉,也是來自那巨骨架。”

“太殘忍了。”

譚警官繼續說道:“白天,城橋路往北一路下去,陸續發現了好幾處相同的黑色塑料袋。兇犯是半夜沿路拋尸,可見膽大包天。銷毀遺體通常是為了掩蓋犯罪真相,或最大程度推遲被發現的時間。而這個兇手明顯是希望能被人注意到。”說完,他打開垃圾堆一角那包黑色塑料袋,里面隨意碼放著滾刀肉片。成泉看了那袋東西,捂起了嘴。

“死者系女性,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以及右耳放在袋子底部,被表層的肉塊覆蓋。兇手可能有心掩蓋罪行,才故意這么做的。”譚警官在地上撿了根樹枝當筷子使,翻開表層的肉片,露出袋底的三根手指和耳朵,成泉頓時面如菜色。

譚警官看著成泉嘲笑道:“就你這膽子,當初還想當法醫呢。”

成泉沒有接話,他選擇轉移話題,左右張望了一下:“這附近很多學區,最近的屬蒙州大學了吧,隔著一條街。拋尸的這條路很窄,對面也有居民區,難道就沒有其他目擊者嗎?”

“有幾個人,提供的線索調查下去都逐一排除了嫌疑。而且這條路工地靠西,圍起來很多年了也不見有施工的跡象,住對面居民區的外來人口居多,魚龍混雜。”譚警官指著路對面的宿舍樓:“你們看,正對工地這一側的窗子都用報紙糊上了,這也是兇手敢沿街拋尸的原因之一。”

“他一定是極大程度熟悉地形的。”阿一接著分析道:“一個內心糾結矛盾的人。他將肉切成滾刀小塊,一是為了方便拋尸,二是為了誤導,掩蓋其人肉的本質。”接著她抬起頭與譚警官對視:“可是,他拋尸在希望別人能注意到的地方,又在袋子底部放了帶有明顯人體特征的器官,就是一種惡作劇心理了。”

譚警官聽了阿一的推測,想了想:“兇手今晚是沿城橋路拋尸,另外幾袋就放在延著這條路下去的地方,我們走下去吧。”

城橋路在當時還叫城橋巷,聽名字也能想象出原來的城橋路是一條很窄的小路,筆直而狹長,機動車在這里無法掉頭,所以在改建之前,很少有機動車愿意走這條巷子,20年前道路拓寬后才更名為城橋路。

第二袋拋尸處離第一袋不到500米,放在了電線桿基座后面,由黑色塑料袋包裹;第三袋離第二袋625米,放在一個菜市場門口角落的排水口旁邊,由黑色塑料袋包裹;第四袋離第三袋距離很近,200米不到,由黑色塑料袋包裹,袋子被發現時已有破口,案發數年之后,法醫在其中檢測出動物毛發,推測袋子被流浪動物拖行過,里面的內容也有部分被拖出和啃咬;第五袋離第四袋600米,是當天所有罪證里最晚被發現的一袋。在橋下一處陰溝下水道里,一半泡在冰水里,發現的時候袋子表面已經結冰。以上幾袋里面只發現了肉塊,無明顯人體特征的組織。

第六袋和第七袋在橋河路街道相鄰的兩個大垃圾桶附近被發現的,兩個大號皮革手提袋被埋在雪堆下,里面均發現了人類軀干骨骼。垃圾桶上面的積雪與手提袋的積雪有明顯不同,推測是兇手想掩蓋罪行,在上面重新覆蓋了一層積雪。。

“以上一共七處罪證,均在前一晚半夜4點至5點之間一次性拋出,陸續在第二天天亮后被路過的人發現。”譚警官對案子做了最后的補充。三人沿建橋路調查所有拋尸處后,成泉像喝了假酒,早已面無血色,譚警官看了一眼鎮靜的阿一,拱了拱成泉的肩膀:“你怎么回事?看看人家女孩子。”

“所有罪證加起來很重吧,一次性運送所有,他肯定需要某種交通工具協助。如果有機動車,只能停在路口步行進入,機動車夜行目標大,噪音大,也容易被人記住車牌。用的三輪車嗎?除了裝著骨頭那一袋,只有城橋路工地一處放了明顯的人體器官嗎?”阿一詢問譚警官。

譚警官掃視了卷宗記錄,說道:“是的沒錯,你有什么看法?”

阿一想了一下,在地上用積雪畫了個地圖:“你們看,這條是建橋路,這條路的特點是兩頭開闊,分別通往鬧市和城市主干道,中部就相對狹窄和封閉。兇手拋尸的一路與建橋路交匯,途徑的三條小巷子,一條通往居民區,另兩條基本將蒙州大學宿舍西區包圍了起來。拋尸這一路不到3公里,一次性拋短時間完成,他應該有交通工具,自行車或者三輪車。”阿一接著在路上點了幾個點,標記了幾處拋尸地點:“你們看,從方位判斷,這應該就是他拋尸的方向和路線,自北向南一路下來。城橋路四通八達,羊腸小巷多,魚龍混雜,此人極有可能十分熟悉地形,才能在短時間,隨機應變的完成拋尸。”

“既想著隱藏,又想被發現?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人格分裂嗎?”成泉問。

阿一:“在測試。第一次拋尸他很害怕,所以先拋出大件的物體,還做了偽裝。越到后面因為無人發現,就開始大膽起來,甚至打開袋子喂食流浪動物。越來越想暴露自己,就是為了讓人看到,尋求認同?”

成泉反問道:“用這樣極端方式尋求認同,他正常的人生狀態是有多失敗。”

譚警官分析道:“LOSER的心理。犯罪心理學說很多兇手傾向于犯下罪行之后返回現場,一是觀察自己有沒有留下什么馬腳被人發現。二是重溫自己當時當刻的感受,同時從現場圍觀的群眾中得到一種變態的認同感和成就感。”

阿一提議:“不如我們回到城橋路工地澡堂看看吧,那里更接近真實的他。”

三人徒步城橋路建橋路路口工地的垃圾堆,此時天剛蒙蒙亮,廢棄浴場在朝陽的映襯下鍍上了金邊,雪已經停止。三人重新審視了一下周遭環境,成泉的視線停留在浴場隔間斜對面一處路燈照不到的陰暗角落。

“最明亮的地方旁邊總是最陰暗的。”成泉說著走向那個角落,站進了陰影之中。那看起來是一個絕佳的藏身地點。它的前后分別是兩堵錯落且不相連的斷墻,縫隙剛剛夠躲藏一個成年人,在光影打造的視覺死角下,躲在這片有陰暗之中很難有人發現。

譚警官的視線跟隨成泉落在此處,就在這時他好像發現了什么不對勁:“誰在那里?!!!”譚警官突然怒目圓瞪,他下意識想掏槍,卻發現自己沒帶。

情急之下,他只好沖成泉大喊一聲:“危險!趴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新和县| 出国| 于田县| 无锡市| 铜梁县| 郑州市| 赣榆县| 信阳市| 贵港市| 唐海县| 保定市| 佛冈县| 镇江市| 上犹县| 新源县| 新河县| 阜新市| 青龙| 东源县| 藁城市| 东宁县| 江阴市| 麻栗坡县| 西青区| 普定县| 仪陇县| 周至县| 怀柔区| 安庆市| 安徽省| 方正县| 开阳县| 中牟县| 昌黎县| 茶陵县| 青岛市| 靖安县| 广南县| 泽库县|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