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仙師,這是內帑庫,您有什么看上的,就跟咱家說吧!”
從崇禎的御書房中出來,王承恩領著方文斌率先來到內帑庫。內帑也就是皇帝的小金庫,除了皇帝的私房錢外,一些皇帝認為很貴重的物件也會存放在這。
然后,問題就來了...
“這...不瞞王公公,其實我也不知道哪些古玩值錢。內帑庫好歹也是陛下的珍藏,咱要不換個地方看看?整點瓶瓶罐罐,雕塑擺件之類的就行了。”
“聽仙師的,那咱們現在去哪?”
“要不先去尚膳監?方便嗎?”
想到瓶瓶罐罐,下意識地方文斌就想到了餐具。而尚膳監作為負責皇帝飲食的太監衙門,里面應該不會少了這些東西。
隨便順兩個盤子出來,放到后世,這價值也不會低了!歷史文物加御用之物的招牌,一個盤子不賣它個十萬都不可能!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這些東西多了,未來會不會造成貶值?算了算了,等多到貶值的時候,自己也早發了!
“自無不可,方仙師請!”
“客氣了。王公公也別叫我仙師了,叫我老方就行了!”
跟著王承恩的腳步,兩人邊聊邊走。這一次知道了方文斌在崇禎帝心中的地位后,王承恩也識趣地不去管方文斌四處打量了。
與此同時,御書房內。崇禎帝來回踱步,早前的興奮勁過了以后,也不禁有些猶豫和懷疑:“盧卿,你曾說仙師帶你去往仙界,是坐著一輛非金非木的車?”
“正是。陛下,臣有一言,思來想去還是要說。就是這方仙師,人倒是不壞,但仙界紛紛,我大明遠遠不如。臣請陛下派人跟隨,以防仙師一去不回!”
“盧卿有心了。”
若有所思的看了盧象升一眼,崇禎敏銳地發現。盧象升其實并不擔心方文斌做不到他所說的一切,而是擔心方文斌一去不回。
這就說明,這一切大概率都是真的!
“此乃臣的本分,陛下過譽。倒是臣對不住方世兄了。”
“無妨,朕相信日后仙師能體諒卿一片苦心的。對了,朕想去看看那通往仙界之車,盧卿可否安排?”
“陛下有命,臣自當遵從。只是這車太大,目前尚在外城...”
“來人,擺駕出宮!”
···
···
發了!發了!
前腳崇禎帝與盧象升才踏出宮門,后腳銀作局中的方文斌就發出了壓抑不住地癡笑聲。這大明的皇宮簡直就是一個露天寶藏!垂手就可得金!
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除了管澡堂子的混堂司、管柴炭的惜薪司、管瓜果蔬菜的司苑局以及一個聽名字就知道是干啥的酒醋面局外,其余的衙門有一個算一個,好東西那叫一個多!
銀作局里拿兩件御用首飾、印綬監拿點古籍、堪合,方文斌甚至連直殿監的掃帚都沒放過!每樣也不多拿,三兩樣足矣。
就這樣,等東西清點完后,方文斌的眼睛都仿佛變成了人民幣的符號。
“好了,王公公,就這些吧!咱們去見陛下吧,知會一聲,然后早去早回,想必陛下也等不及了。”
“這...聽仙師的,請!”
王承恩臉色有些抽搐,也不知道方文斌拿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但一股不靠譜的味道卻格外的濃厚。
皇帝內帑庫的珍藏你一件不拿,特么鍋碗瓢盆等零零碎碎你拿了個遍!就這些東西,哪怕加上御用的名頭,能賣個六千兩都頂破天了,這能換回十六萬兩銀子?!
難道是信王府太小?咱沒見識?還是吾等凡夫俗子理解不了上界仙人的品味?
眼看著方文斌已經動身,王承恩連忙甩掉腦海里的胡思亂想,快步跟上。
“方仙師,王公公!陛下臨時出宮,還請方仙師稍待...”
御書房外值守太監的“待”字還沒說完,就看到方文斌堂而皇之地邁步走進御書房。當即眼睛瞪圓,正想開口阻攔,卻聽見王承恩說話了:“罷了,這里有本公在,應當無礙!”
“王公公,我看看陛下的藏書可以嗎?”
御書房內,看著書架上的書。方文斌頓時來了興趣,客套地問上一句后,便自顧自地上前查閱。當然,真要方文斌去看這些古書,方文斌也沒興趣。
他純粹是好奇,皇帝的御書房內都有什么書!
只是剛抽出第一本,方文斌就愣住了...
原因無它,這本書叫做《永樂大典》!
如果自己的記憶沒有差錯,后世能找到的《永樂大典》一共只有八百卷左右,尚有兩萬兩千多卷遺失在歷史長河中。而作為中華民族史上,甚至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此書的價值完全無法用金錢衡量。
如果自己能將《永樂大典》帶回去的話...
應該不可能吧?畢竟這書,終明一朝,也只有嘉靖年間抄錄過一次。也就是說,這套書,一共只有永樂正本和嘉靖副本兩套!
正本應該在南京文淵閣,那么自己手中這本應該就是嘉靖副本。這可是整個大明朝唯二的東西啊,如果自己開口討要...
“仙師久等了!聽王伴伴說,仙師只挑了些不值錢的物件?這點東西如何能夠,仙師要不再挑上一些?”
屋外傳來的聲音驚醒了方文斌。話說崇禎帝在親眼見過大巴車后,對盧象升說的話,再無懷疑。內心更是仿佛看到了十六萬兩白銀送入內帑的畫面...
是以,此時的崇禎,話語間格外輕松。甚至還能聽出一絲雀躍之意。
“陛下...臣...我...草民...”
方文斌看看身后緩步走來的崇禎,又看看手中的《永樂大典》。緊張地唇齒顫抖,最終“噗通”一聲,雙膝跪地。
“草民斗膽,請陛下賜《永樂大典》!草民...草民...”
話說到這,方文斌忽然不知道該怎么算了。對后世來說,《永樂大典》堪稱無價之寶。不要說得全卷,就是不確定的嘉靖副本,哪怕只有8000卷,拍出上億的天價絕無問題。
可這東西,拿去拍賣?方文斌覺得不地道,萬一被一些外國人拍去,那不和圓明園十二獸首一樣可悲嗎?
如果捐贈國家的話,自己又拿什么來回報崇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