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天下雄關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當皇帝
- 咸魚日光浴
- 2090字
- 2021-12-19 12:27:25
朱祁鈺看向于謙和陳循,對著他們發話。
“你們一個掌管著兵部,一個掌管著戶部。軍隊的這個難題,還是需要你們來幫著解決的。”
于謙先站了出來。
“因為事發突然,所以距離較遠的軍隊估計一時半會無法回援。”
“唯有河南、山東兩地之軍,可在下月中旬到達。”
“其他諸入遼東、南直隸、湖廣、巴蜀的軍隊,怕是只能在戰后才能奔赴而來。”
眾人聽了于謙這么一說,頓時都是心中一驚。
朱祁鈺更是火急火燎的問到:“你就說,在接下來的一戰中,我京師可有多少軍隊?”
“不足十萬!”于謙說得很苦澀。
吏部尚書王直滿臉的詫異。
“太宗時期,我大明有衛所士兵兩百多萬人。就算在土木堡折損了三十萬,也還有兩百萬?”
“怎么,兩百萬中只能籌齊不到十萬?”
王直的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于謙突然站了起來,向著眾人拱手。
“我大明衛所制度,實則是均田制的延續。士兵戰時出征,平日務農。”
“不過太祖以軍籍羈絆兵將于地方,軍戶世代傳承,不得經商、讀書等其他謀生。”
“然而自仁宣休養生息以來,人口倍增而土地不變。均田制,早已名存實亡。”
“軍士為將領奴役,且一年所得大多不能自留。”
“近年來,衛所士兵戰力下降,逃亡者眾……”
于謙的話,被朱祁銳給打斷了。
“于尚書之言,確實直指當下弊政。不過如今暫且不提,還是先談瓦剌入寇為重。”
朱祁銳其實知道于謙說得沒錯,只是他也知道,事有輕重緩急,現在還不到改革軍制的時機。
現在而今眼目下,只有先抗住瓦剌的這一波進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其他,只有日后再說。
于謙也知道,朱祁銳說的是正確的,所以他只得略過此節。
“兵器甲胄方面,微臣已經派人把南京武庫的存貨,加緊沿大運河北上。”
“與此同時,兵部已經派人前往土木堡附近,對之前大軍潰敗時候遺落的器械進行收集。”
于謙又補充了一句。
“目前已經運回火器上千,甲胄數百。”
于謙這話,讓大臣們不由得心里再次對土木堡一敗,感到了惋惜。
京師三大營的人數足足有三十萬,軍用物資更是不計其數。
這才只是派了幾批人去打掃了戰場,就已經收集了這么多的軍中器械。
可想當時明軍之敗,是多么的不應該!
朱祁鈺對于謙的回答很是滿意,不過他還是叮囑了一番。
“兵器甲胄的事情還需要再努力,畢竟大戰已經近在咫尺。”
于謙彎腰領命:“微臣謹遵圣旨!”
……
在經過一系列的準備之后,朱祁銳隨同兵部侍郎項文曜,以及及陪祭的勛戚禮官,帶著一百鮮衣怒馬的衛士,一起出了京師北上。
因為出發前的禮儀繁瑣,再加上隨行需要攜帶的祭祀用器又多。
從接到任務后,足足過了兩日,朱祁銳一行人這才抵達了居庸關下。
新任的兵部郎中羅通,此刻正帶著居庸關一眾的大小文武官員,在關城下面迎接。
“臣等,恭迎天子使節!”
在看到了朱祁銳等人后,羅通帶著屬下拜了下去。
朱祁銳以親王之尊巡視,自然是值得羅通帶著下屬參拜的。
“諸位卿家,免禮。”
“如今大戰在即,你們自己去忙自己的吧。”
朱祁銳在勉勵官員們之后,讓他們下去盡心盡力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禮畢之后,朱祁銳在羅通的陪同下,前往關城巡視。
看著關城上面鐵畫銀鉤“天下第一雄關”六個大字,朱祁銳不由得生出一種豪邁的感覺出來。
登上關城,朱祁銳將居庸關的景色盡收眼底。
雄關位于兩山夾峙,下面有一條水量巨大的澗,從下望去,那就是懸崖峭壁,稱為絕險。
能通行的,僅僅是很狹小的側道,道路寬度僅有兩個車輪間的距離。
加上密林深遠、絕谷壘石、崇墉峻壁,實在是險之又險。
“好一個天下雄關!”
朱祁銳看著地勢險要,不由得豪言壯語。
羅通湊上前搭話:“從漢代到元朝,居庸關這里一共打了十六次比較重大的仗,攻擊一方的獲勝比例僅有十分之三。”
“由此可見,居庸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絕非虛語!”
兵部侍郎項文曜也說到。
“正是因為居庸關的重要性,我朝太宗遷都北上后,就針對此處特別加固!”
“太宗有言,居庸關路窄而險,北平之禁喉也。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必據此乃可無北顧。”
“而兵家也有一說,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
“也就是說,只要居庸關一破,北方的敵人就能毫無顧慮,長驅直入中原!”
朱祁銳笑了笑,他說:“項卿、羅卿,你們如此知曉兵事,當是我大明之福。”
“有你們這些能臣在,瓦剌不過土雞瓦狗爾!”
朱祁銳這是在適當得時候,說出振奮人心之言。
羅通又說:“其實這居庸關,也是一處名勝古跡的所在,稱為居庸疊翠。”
“居庸疊翠,和其他諸如盧溝曉月、西山晴雪一切,合稱燕京八景。”
“只是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枯萎、寒雪霜降之下,看不到風景秀麗。”
朱祁銳點了點頭。
“瓦剌馬上就要南下入寇,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局勢緊迫,所以天地間才一派肅殺!”
朱祁銳知道現在不是學文人騷客風花雪月的時候,他把話題又往著戰事上圓了回來。
羅通明白朱祁銳的心思,他陪著朱祁銳、項文曜一起,繼續對居庸關防務視察。
經過一番走訪巡視,朱祁銳對于居庸關的布防很是滿意。
從居庸外線的岔道城、八達嶺開始,到上關城、中關城,最后是南口,足足五道防線。
南邊的甕城是一座馬蹄形的堡壘,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樓一座,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外墻有垛口,內側墻低矮無垛口。
此處的用意,就是在作戰時將敵人誘入甕城。
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里,只能束手就擒。
所謂甕中捉鱉,于是便叫做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