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請命,巡視邊城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當皇帝
- 咸魚日光浴
- 2097字
- 2021-12-17 13:54:28
孫太后懿旨已經頒布,朱祁鈺也已經答應登基,群臣勸進之事,已然成為定局。
朱祁銳對著臺下朗聲一喝:“欽天監監正何在?”
一個官員聞言后,從位列中走了出來。
“下官欽天監監正,在!”
朱祁銳:“你馬上算一算,看看最近的吉日是哪一天?”
欽天監,職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等職。欽天監監正,為從七品官。
只見那欽天監監正心中默算一會過后,才對著王座之上的朱祁鈺彎腰拱手。
“回稟郕王殿下,下月初六便是黃道吉日。”
也不知道他是太過于緊張了,還是太過激動了?
反正在回答的時候,他的話語是有些結結巴巴。
只是群臣卻都是各自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根本無人去理會欽天監監正的君前失儀。
其實這并不是欽天監監正有多么的熟悉業務,而是他一早就接到了指示,要求他演算出了吉時。
本來問話的是朱祁銳,可是那個欽天監監正卻是向著朱祁鈺回報的。
可以看出,他已然視朱祁鈺為天子。
而朱祁銳的小心思,自然也是瞞不住人的。
朱祁銳之所以這么急功近利,無非就是想著早一日塵埃落定,免得夜長夢多。
“哼!”
孫太后也是經歷過宮斗之人,欽天監監正的回話,更是讓她知道今天這一次勸進,重臣們是勢在必得。
朱祁鈺也不理會孫太后的冷哼,他揮了揮手。
“既然如此,登基大典就定在九月初六。”
朱祁鈺刻意的停頓了一會,然后用眼光在群臣之上掃視了一遍。
“只是如今正值國難當頭之際,一切的繁文縟節理應從簡。大典之事,禮部自己斟酌去辦就是了。”
對于朱祁鈺的這番得體之言,百官都是覺得他處置妥當。
大明如今正面對瓦剌的威脅,確實不應該在新君登基大典上過多的浪費精力。
“皇上圣明!”
百官都是對朱祁鈺拜服。
……
勸進結束后,朱祁鈺馬不停蹄的在內閣召集重臣商議國事。
朱祁鈺這種做法,也贏得了百官們的好感。
危機之時,一個勤務政務的皇帝,才是群臣所希望看到的,才是大明之福。
這是朱祁鈺答應登基后的第一次重要會議。
內閣里面,六部九卿五府六科十三道主官,都參加了這一次的御前會議
朱祁鈺把會議地點放在內閣,是他的有意為之。
金鑾大殿之中,太過于正式。
御書房里面,君臣氣息又太重。
唯有內閣里面,既可以顯示朱祁鈺對重臣們的厚愛和信任,也可以快速的拉近君臣之間的距離。
接下來,朱祁鈺從容的宣布了十幾個官員的升遷黜陟。
重臣見朱祁鈺現在的舉止穩重大方,再加上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也是合情合理。
顯然,這都是他提前精心考慮的。
重臣們心中都看出來了,朱祁鈺這個新皇帝,只怕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土木堡一戰,大軍死傷無數,重臣勛貴更是凋零不少。”
“大戰在即,為了告慰陣亡將士,鼓舞京師軍民之心。朕欲派遣官員,前去土木堡祭拜。”
當著重臣的面,朱祁鈺說出了他的打算。
兵部尚書于謙,對著朱祁鈺頓首。
“皇上此言正解!”
“如今軍民正處在悲切之中,當需勉勵才是。”
“與此同時,可令祭拜官員沿途視察邊關要塞的防衛情況,同時加快對遺落荒野的軍械收集。”
于謙這是在其位,謀其政。
作為兵部尚書的他,現在的主要關注點,都在如何打好接下來的京師保衛戰上面。
朱祁銳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向著朱祁鈺請命。
“皇兄,臣弟愿往!”
朱祁鈺皺了皺眉頭,顯然有些不太贊同。
“朕弟乃皇室貴胄,豈可輕易赴險?”
“瓦剌賊子猖獗,他們的騎兵更是縱橫于關外原野之上。”
“若是我大明皇室再有人不幸,對我軍民打擊之心甚重!”
朱祁鈺的這個說法,算得上是揭開了被俘的前任天子朱祁鎮遮羞布。
因為之前朱祁鎮的被俘,所以朱祁鈺的話里面,才用了一個“再”字。
吏部尚書王直輕咳一聲后,也是站了起來。
“鄴王殿下,當三思而后行。”
“有道是,千金之軀坐不垂堂。若是殿下出現意外,我等可就辜負先帝托孤之重!”
王直還記得,當初明宣宗朱瞻基病危之時,將三個年幼兒子拜托給他照顧的情形。
初聞太上皇朱祁鎮被俘的時候,王直就是淚流滿面,覺得辜負了朱瞻基的臨終托付。
朱祁銳卻是不以為然,一副朱祁鈺和王直是小題大做的模樣。
“為赴國難,我大明上下都是人人奮勇。將士,奮不顧身。群臣,日以繼夜。”
“本王身為為大明皇族,又怎敢落后于他人,又何惜這副殘軀?”
“要是邊軍將士知道朝廷派出親王勞軍,士氣必定為之大漲。如此一來,瓦剌安能欺我大明?”
說完之后,朱祁銳更是向著一旁的于謙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只是于謙此刻正低著頭,他并沒有看到朱祁銳的眼神,他只是在權衡利弊得失。
“經土木堡一役,我大明可謂精銳盡喪。此刻賊人挾大勝之風,我軍全線退回長城以南。”
“此刻,我軍士氣低落、軍心不穩。”
“若得鄴王前往視察、慰問,大軍必定感念皇家厚望,定當誓以報國恩!”
于謙,同意朱祁銳的想法。
至于朱祁鈺,他想了一會過后,也是緩緩的點了點了頭。
……
御前會會議結束過后,房間里面只剩下朱祁鈺和朱祁銳兩兄弟。
“三弟,二哥平日待你如何?”
毫無由頭的,朱祁鈺突然冒出了這么一句話來。
在說話的時候,朱祁鈺更是一副滿眼誠摯的望著一旁的朱祁銳。
如今君臣大義已定。
朱祁鈺是皇帝,朱祁銳是臣子。
朱祁銳也知道這種身份的轉變,他自然明白在木已成舟后,他們兄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的無話不談。
“皇兄待臣弟,一向恩重如山!”
猶猶豫豫了片刻,朱祁鈺貌似鼓起了很大的的勇氣,只見他緩緩的說道。
“瓦剌猖獗,氣勢洶洶。朕弟若是遇見小股敵軍,可調邊軍迎頭痛擊。”
“如此,當起到振奮我軍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