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都在如火如荼的為十一文藝匯演做準備,時間不知不覺的就來到了匯演前三天。
“思甜,不好了,咱們演出服好多因為手工縫制質量不過關開線了。”幾個同學抱著演出服進了教室。
同學們一聽,趕緊湊上來,拉著演出服,“針呢?線呢?快縫上。”
穆思甜扯著演出服看,大家都是第一次手工縫衣服,針腳縫的不夠密,四十多件演出服,沒有幾件是能用的,外表看著好好的,披到身上就散架。
同學們唉聲嘆氣,雖然沒想到廢了那么大的勁,最后還要返工重修,但是一個個還是充滿熱情的補救,沒有說我不弄的。
匯演前第三天,初二三班都在忙著補救演出服,沒時間排練。
匯演前第二天,眾人商量配合音樂、場景、道具、服裝一起來一遍現場,但是道具剩余的一小部分還沒有送來。
匯演前一天,一進校園就跟平時不一樣了,操場的上空掛著彩旗,操場的欄桿上則是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綁好的五色氣球,處處都是節日的氣氛。
上午的課上,同學們的的屁股下像是著了火一樣,完全聽不進去老師的講的什么,索性老師就安排大家自習。
下午學校停課,全校都在準備十一文藝匯演。學校忙著搭舞臺,調試音響等,各個班級不是在排練就是在看熱鬧,所有人都無心看書。大家都伸長脖子等著舞臺搭建好,去排練一下。
下午,舞臺終于搞定,學校安排全校同學彩排,舞臺上兩名主持人依照匯演就成開始念詞“尊敬的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大家下午好!光輝的十月美麗如詩,光輝的十月碩果喜人。光輝的十月是華國人民盛大的慶典,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慶祖國母親......”
這一個下午,各個班級都把節目流程走了一遍,為第二天的表演做足了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學校里就調試音響的調試音響,表演節目的同學都在各個班級做準備,化妝換演出服等等。教導主任在廣播室遠程遙控安排同學們搬椅子。同學們都是來來往往匆匆忙忙的。
穆思甜走進班級里,看到衣云飛一大早就扛著錄影機開始拍,同學們都圍著飾演伏生的陶萬強,圍觀他腦門上的全白假發,和陶萬強的老人斑,七嘴八舌的討論,好像進了一個從來不曾了解過的全新世界。
“矮~,這個是真頭發嗎?”
“當然不,是假發。”
“我不知道是假發嗎?我說的是這是真頭發做的嗎?”
“頭一回看到古裝電視里的長假發。”
“我還以為電視劇里的頭發都是演員自己頭發留的呢。”
“這個老人斑竟然是畫出來的,我以為電視上的老人真的是那個年齡段的演員呢。”
為了盡量做到逼真,穆思甜特意請了于起色來幫忙化妝,可能是會彈電子琴的原因,反正于起色的手非常靈巧,加上從小看她媽媽化妝,竟然無師自通,手非常穩,上手就畫出來了,而且還是像模像樣的。
“這真是太厲害了。”
“是呀是呀。”
穆思甜看著準備現場一片混亂“董偉呢?周武王呢?”
一個同學一臉驚奇,指著角落“那呢。”
穆思甜走近一看,好家伙,董偉正對著他面前掛起的周武王演出服,一臉的沉思,還用手摸摸袖子摸摸衣角,仿佛透過演出服看到了千年前的周武王,與周武王展開了一場神奇的對話。
穆思甜看的莫名其妙“您老這是通神了?”
董偉回過神一臉嫌棄老神在在又慢慢悠悠的“你不懂。”
穆思甜看著董偉幸災樂禍道“我是不懂,但是周武王您老確定還要在這繼續沉思?您后面的節目可是緊著屁股后面催著呢,您老不趕緊著點?”董偉這場節目下臺后緊接著是唱歌表演。
“我去~挨著了?”董偉手忙腳亂的拿出隨身包,往外掏唱歌的演出服。
穆思甜壞心思的喊衣云飛“衣云飛,這,相機對準這。”
穆思甜早早的就安排了衣云飛為他們的話劇《古游》拍攝幕后和現場,等到正式演出的時候,衣云飛便到臺上去錄制‘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大禹治水”這樣的演員人數多的大場面。
伏生的書房一直在臺上占據一個角落,鄒曉霜以前沒有過拍攝經驗,衣云飛給鄒曉霜做了簡單的培訓,穆思甜便讓鄒曉霜錄伏生書房這一單一的場面不需要太多的場景切換,具體要怎么給鏡頭穆思甜也提前準備了稿子。
至于穆思甜自己,負責統籌安排,花絮錄制,偶爾錄一下臺下同學們。
穆思甜等人打算演出結束之后再將這些珍貴的錄像剪輯到一起,做成一個完整的演出節目,留著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之后默默懷念。
因為場景多,一個人錄不夠,還另外借了兩臺錄影機...
衣云飛提前在臺下調整設備角度,演出開始后,場景需要在30內帷幕拉起的時候布置妥當,衣云飛則需要在演出還沒開始之前,提前調整錄影機。
隨著各個班級演出的開始,灰常一片歡呼,大家都在期待著各自班級的節目,還有不上臺的同學對上臺同學流露出羨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