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巨鹿之戰(一)
- 時間旅行者之秦時明月心
- 祈愿先生
- 2185字
- 2022-02-04 18:39:20
公元前208年九月,秦二世命秦將章邯率兵攻打趙國,趙國岌岌可危。無奈之下,趙王派使者向楚懷王及各國諸侯求援。
于是,楚懷王派項梁、項羽、劉邦等人前去支援。
項梁統軍于東阿大破秦軍,別遣項羽、劉邦二人破秦軍于濮陽東,秦軍被迫退入濮陽城內。之后,項羽、劉邦二人又率軍攻打定陶。
秦軍大敗,秦二世派了大量的援兵支援章邯。章邯得到援兵支援后,率軍突襲項梁,項梁兵敗被殺。
初聞之時,項羽悲痛不已,畢竟項梁是唯一一個真心待他真摯之人。
項梁死后,項羽、劉邦二人攻打陳留不下,于是商議退軍。項羽引軍駐扎彭城西,劉邦駐軍于碭。
楚懷王聽聞武信君項梁戰死,非常害怕,于是從盱臺趕到彭城,收編項羽、呂臣二人的軍隊由自己統領,并任命呂臣為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封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仍舊統領碭郡的軍隊。
項梁死后,秦將章邯認為楚地已不足憂,于是渡過黃河,與王離軍隊匯合,一起攻打趙國。
此時的趙國,趙歇為王,陳余為大將,張耳為國相。由于抵擋不住秦軍的猛攻,無奈下逃進了巨鹿城中。
于是,章邯命令王離、涉間二將包圍了巨鹿,自己的軍隊則駐扎在巨鹿南邊,筑起兩邊有墻的甬道給他們輸送糧草
與此同時,楚懷王不甘為傀儡,提拔宋義為上將軍,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而且,他讓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則以劉邦為主帥,進攻關中。
但為了不讓項羽和劉邦發現自己在暗中培植勢力,楚懷王許諾,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王。
可宋義軍行至安陽,卻逗留了四十六日,不再進軍。
無奈之下,項羽來到宋義軍帳,與其談話。
“秦軍圍趙于巨鹿,我們快速引兵渡河,和趙兵內外夾攻,必然可以擊破秦軍。”項羽道。
“項次將,時逢天氣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餓,何以進軍?”宋義推脫道。
“宋將軍,如若再不發兵,趙國危矣。”
“夠了,到底你是上將還是我是上將。我說不發就不發,退下!”宋義大怒。
見宋義始終不肯發兵,項羽也怒氣沖天。此時,宋義之怒不及其萬分之一。
項羽拔起刀刃,一怒之下將宋義斬于刀下,提著他的頭顱出帳告訴眾將士道:“宋義想要和齊聯合謀反,我受懷王暗令將其斬殺。現在,大軍聽我指揮!”
眾將因為畏懼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項羽暫為上將軍,朝巨鹿而去。
桓楚將此事報給楚懷王,楚懷王也很無奈,只能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了宋義后,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于是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兩萬士卒渡河,多次進攻章邯給王離軍隊運輸糧草的甬道,但收獲卻不怎么大。
情急之下,趙將陳余派人請項羽再次發兵。于是,項羽率領全部兵馬渡河,與秦軍大戰九次,章邯破走,項羽又繼續率軍北上攻打王離。
楚軍以一當十,呼聲動天,打退了章邯,諸侯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與項羽一起北上攻打王離。
最終,義軍勝利,蘇角被殺,王離被擒,秦將涉間不愿投降而自殺。
大破秦軍后,項羽于轅門召見諸侯將領,諸將無不跪著前來,皆不敢仰視項羽。于是項羽為諸侯上將軍,諸侯也都歸附于他。
此時,章邯軍隊駐扎于棘原,項羽駐軍于漳水南,兩軍相持不戰。
由于秦軍多次被項羽打敗,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章邯害怕自己會步入蒙恬的后塵,于是派長史司馬欣前去請示。
司馬欣到了咸陽,卻被趙高留在司馬門三日,不予接見。司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營中,勸他早作打算。
“趙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為。如若仗能打贏,趙高必定妒嫉我們的功勞;若是打不贏,免不了要被處死,還望將軍深思熟慮!”
司馬欣逃回后,第一時間找到了章邯。
“可我為秦朝大將,若是我都降了,那國豈不是滅了?”
“將軍,現在的國還能叫國嗎?如今奸臣當道,皇帝昏庸無能,忠臣盡死,忠將盡亡,百姓苦不堪言,何以成國?”
“夠了,不必再說了,我不可能反的!”
“將軍……”見章邯沒有回答,司馬欣只能先退下了。
殊不知,司馬欣之所以能逃出咸陽,全是趙高的意思。他要通過司馬欣讓章邯造反,這樣,秦國就沒有了可用的大將,必亡之。如此,自己的復仇之路也算可以結束了,自己也可以下去見自己的家人了。
與此同時,趙將陳余也寫了封信給章邯,勸其反秦。
陳余的信里這樣寫道:
白起,秦將也。南攻拔鄢,力起破郢,以一敵百;北抗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數。此乃真英雄也!然則,賜劍而死。
蒙恬,秦將也。北逐匈奴,榆中地域,開辟千里;構筑長城,萬里雄觀,誰可匹敵?然則,斬于陽周。
何為?功甚!
此之二人,吾之英雄也。然則,秦不依功封,羅織罪名,以國法死之。每每念起,吾甚痛矣!
將軍,秦將也。豐功偉績,不言而喻,天地共鑒。然時運不濟,三年以來,所失之士卒,以十萬計。
非余譏諷將軍,將軍如此,乃逆天所至。天下亂世,自陳勝吳廣以來,諸侯共起,群雄景從。秦國搖搖欲墜,無人能改。
將軍乃曠世之奇才,千古之名將,何以愚秦,逆天而死?
趙高,秦相也。諂諛奸佞,阿庚奉承。實時動亂,為求自保,擺脫禍患,難免不加害于將軍。
將軍久外,朝中隔閡,日久增多,日益漸深。無功亦死,有功亦難活,何異之有?
且天下亂世,暴秦必亡,人人盡知。無論慧人,抑或愚者,皆知其果。
居廟堂之高,直言規諫,將軍不得;處江湖之遠,且亡之國,將軍無奈。孓然孤立,無期而存,豈不可哀!
吾悲將軍之前錦,憐將軍之坎坷,惜將軍之未來。故為將軍尋得二法,望將軍深思熟慮。
其一,將軍聯盟于諸侯,共同伐秦,割地為王,向南而坐,稱孤道寡;其二,將軍受制于秦,小人得志,忠臣蒙冤,伏砧受戮,妻兒盡亡。孰輕孰重,將軍自有定奪。
余之所言,句句肺腑,字字于心,望將軍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