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秦始皇陵
- 時間旅行者之秦時明月心
- 祈愿先生
- 2138字
- 2022-02-03 17:10:21
秦始皇陵自嬴政繼位之時開始修建,至今已歷時三十八年,預計今年完工。其設計者乃左相李斯,右相馮去疾督造。
可自從李斯被趙高陷害之后,督建之職便落到了少府章邯的身上,而項羽所欲尋之人,很大概率就在皇陵之中。
昨晚,項羽得知督建皇陵之人是章邯之后,凌晨之時便已騎著烏騅出發前往。
其實,不管項羽知不知道督建皇陵之人是誰,他都一定會前往。他之所以詢問,只是想有個前提來制訂計劃罷了。如今得知是章邯,他的結拜大哥,救人之事便有了很大把握。
項羽馬不停蹄,終于來到了驪山不遠的地方。
項羽一路走來,所過之村莊人煙稀少,所剩下的,全是老幼婦孺。一問才知,乃是修建皇陵之人不足,凡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均讓軍官抓了去。
當晚,項羽悄悄來到軍營,一番探查后,找到了章邯。
“言弟,怎么是你?”章邯又驚又喜。
此時,在章邯眼里,眼前之人并非什么項羽,只是他的賢弟。而項羽此時,也做回了他的第一個假身份之人——言明。
但身份假,并不代表心意也假。在言明心里,章邯始終是他的大哥,他的結拜大哥!
“大哥,好久不見!”言明道。
“這兩年你去哪了?自從上郡一事后,你便不知所蹤。大哥四處尋你不得,擔心死了!”
“大哥,我沒事,讓大哥操心了!我這兩年一直在尋找兩個人,四處奔波,大哥所派之人尋不得,實屬正常?!?
“言弟要找誰?”
“我母親和一位姑娘。這姑娘大哥你也見過!”
“哦?莫不是?”章邯看著言明,一臉擔憂。
“正是!”
“那言弟此次來是?”
“我多方打聽,得知她二人現于皇陵之中,因此而來?!?
言明并沒有告訴章邯自己身為項羽一事,一是不想讓章邯擔心,二是以項羽的身份,不疑見秦國少府。
“言弟此話當真?”
“當真!若非如此,我估計還在亂世之中漂泊,何以來此見大哥?”
“只是言弟有所不知,現如今,皇陵也修筑基本完工,所參與的上萬人估計皆不能活,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著走出去。兄弟欲尋之人,估計難以救出??!”說完,章邯埋頭,像是在感慨。
“大哥,不管龍騰虎穴,我也要救出她們!還望大哥成全!”
“言弟,不是大哥不想幫你,只是大哥也無能為力呀!”
“大哥,那能否讓我進去,我自想辦法!”
“不行,我自己都未定能出來,豈能讓你一起進去!”
“大哥,我求你了!”
“不行!堅決不行!”
見章邯始終不允,言明沖動之下從褲腰間取出一把短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求道:“如果大哥不許,那我今日便自刎于此!”
“言弟,何苦如此為難大哥?”
“賢弟自知對不起大哥,但賢弟別無他法,還望大哥成全!”
“行!大哥答應你還不行嗎!”章邯無法,只得妥協。
章邯應允后,言明將刀收了起來?!疤鞖庖淹?,大哥為何不睡?”
“沒什么,正為地下泉水一事所煩惱罷了?!闭f著,章邯引著言明走向了一旁的皇陵模型。
只見這模型構造奇特,栩栩如生,陣勢宏大,類似軍隊打仗所用的沙盤,只是上面是建筑罷了。若非剛才急于議事,言明鐵定會首先注意到這個偉岸的構型。
“雖說皇陵修筑已基本完工,但地下泉水一事一直苦無他法,真不知該如何是好?”章邯雙手搭在沙盤邊緣,直搖頭。
“大哥可信得過小弟?”
言明見章邯苦惱,于是決定幫忙,也是給自己找一個留下的理由。畢竟,章邯雖口頭應允了,可難保他一會兒不會后悔。
“言弟何出此言,我怎會不信任于你?”
“我有一法,可解此難。”
“當真?只是……”章邯還是猶豫了一會兒。他的猶豫,不是不信任言明,而是為了他的安全。
言明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但他更堅信,章邯會讓他留下,畢竟自己剛才曾威脅過他。
“大哥,就讓我留下吧!”
“好吧!”
章邯看向言明,從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如若自己不答應,指不定會發生什么事。
翌日天明,章邯讓言明喬裝成一個身著黑衣,頭帶斗篷的神秘人,將其帶到帳中,同時喚來各部門干將。
“諸位,此乃我昨日尋來的民間先生,其言有法治理穿三泉。如若他有所求,諸位多多配合!”
“是!”眾人異口同聲。
終于,言明來到了皇陵內部。
只見這皇陵比起模型更讓人嘆為觀止,非親身經歷者,實難體會。
來到陵寢墓室,眼前的地下水泉眼至少有兩三處,而且不斷往外溢著。
言明見此,不禁問向身后的眾匠人及管理者:“此處泉眼如此之多,爾等何以在此建陵寢?”
“回大人,此乃上面所命,我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干了?!?
“且據我所知,驪山有著從南向北的天然河道,若逢大雨,此處必淹。”
“大人盡可放心!大人所憂匠人們已經解決?!?
“哦?敢問如何解決?”
“我們已將此河道改成從南至東和從南至西兩條河道,有千丈之遠。一旦大雨暴至,雨水便會由此泄出,進而避免其對陵園主體建筑的沖擊。大人盡可放心!”
“如此便好!”
言明實在想不到,古人的智慧一點也不輸于現代人,這讓他很是意外,也很驕傲。
“大人,只是這泉眼一事,大人如何解決?”
“我自有辦法,你們聽我行事便可!”
言明雖然很想立刻去尋找虞月和他母親,但眼前之事關乎到陵園的安全,更關乎將來此地的價值,他不敢馬虎,只能先解決眼前之事,再設法尋人。
言明命人去水邊和村子里村民燒火的地方尋來些石頭,又派人去收集了一些黏土和煤碳等物質。命令匠人們將其粉碎和水混合,再放入窯中烘燒,直至其變成液態狀,最后取出,將其烘干后碾碎成粉末狀,再用包裝袋裝好。如此,簡單的水泥就此完成了。
除此之外,言明還派人去尋找了一些朱砂及類似朱砂的紅色礦物顏料和一些熟桐油物,經過加工處理后形成了紅漆。
有了這兩物東西,泉眼一事可以順利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