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在距離上一章編輯完成的十二天里,我感覺過了十分漫長的十二天。
在這期間看完了兩本書,一本叫《秋園》,一本叫《被討厭的勇氣》,這兩本書本就是著作,我也很有幸將其翻來閱讀。
《秋園》講述的是一個在過去普通而不平凡的女性的一生,在書中,我看到了曾經(jīng)女性的地位,看到了讓我瞠目結(jié)舌的婚姻,更看到了那時女性的頑強。楊本芬老人,用最樸素的話語來描寫,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時常會覺得自己就是在親眼看著這些故事。時而感嘆,時而唏噓。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很早就聽說過的一本書,但我一直都并不了解書名的意義,直到我翻開了這本書,開啟了沉浸式閱讀,我才慢慢發(fā)掘書名的意義,我也沒曾想過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會有如此的大。在書中我隨著哲人與青年的對話而深入思考,哲人的話會在很多個瞬間讓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恍如如夢初醒。我數(shù)次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捫心自問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沒有逃避。我發(fā)現(xiàn),我的內(nèi)心仿佛是一間塵封的很久的屋子,里面是陳舊的思想,固執(zhí)的想法,而直面內(nèi)心就像一束強光直直的打進來,一時間睜不開眼。
我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將這本書讀完,但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絕不僅僅是一周的時間,我會時常想起書中的內(nèi)容,時而也會刻意將自己一些不完美的行為矯正。我想這本書帶給我的意義在我的人生中會影響很久很久。
最近在自己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比較有趣的一個點,就是人的期待。前兩天買了一個想念了很久的物品,自從下單的那一刻我就心里總會想著查看物流,在那平平常常的兩三天時間,我卻覺得過了很久很久,每天那更是下意識的點開軟件查看物流,數(shù)次,我發(fā)現(xiàn)我更焦慮了,對于一個很想得到的東西,該是你的總會是你的,再怎么期盼也不會在預(yù)定的時間里提前到達,知道這個道理,但還是會無意識的去做讓自己焦慮的事,或許這就是有趣的所在之處吧,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吧。
有著合適合理的期待本身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如果這個期待占據(jù)了大部分的生活,或就成了焦慮的一種的,無論什么時候,可能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吧,真的可以讓自己做到無論經(jīng)歷什么都能理智理性的去看待,我想這是很難得的,也需要用很久的時間去修煉。
明天是期待不完的,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只有做好當下,才能收獲更好的自己吧。
我從不希望自己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也一直在努力的修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