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第43章:遺澤綿長

春去秋來,又至豐收時節。黃河兩岸的百姓望著滾滾麥浪,紛紛在田壟間插上寫有“太平”二字的旌旗。這一年,朝廷依循三少生前擬定的治水方略,完成了對黃河支流的疏浚工程,沿岸百姓再也不用擔心水患侵襲。老人們圍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一邊晾曬新收的糧食,一邊念叨著:“當年陛下在治河工地上,和咱們老百姓同吃同住,那股子拼勁,咱這輩人永遠忘不了。”

在京城的國子監內,一場別開生面的策論考試正在進行。題目正是探討三少推行的青苗法對民生的影響。學子們揮毫潑墨,有的論證其對農業生產的促進,有的分析如何進一步完善。主考官望著滿室奮筆疾書的學子,想起三少曾說“人才乃國之根本”,不禁感慨萬千。放榜之日,一位寒門學子高中榜首,他在謝恩時哽咽道:“若無先帝廣開科舉、破除門第之見,草民哪有今日!”

西域商道上,駝隊往來如織。各國商隊的首領們自發組成商盟,盟規第一條便是“效仿先帝,以誠信為本”。某次沙漠遇襲,各國商隊摒棄利益之爭,聯手擊退馬賊。事后,商盟在綠洲立碑紀念,碑文上赫然刻著三少當年通商詔令中的名句:“四海之內,皆為友邦;萬商云集,共襄盛舉。”

皇宮內,御膳房的老廚子們正在研究新菜譜。他們翻出三少遺留的“食單手記”,上面記載著他微服私訪時收集的民間美食改良建議。當新創的“太平羹”端上御膳桌,新任皇帝嘗后贊不絕口:“這味道,倒像是回到了皇叔帶著朕在街頭吃小吃的日子。”

而在遙遠的島國,使者前來進貢時,特意呈上了本國文人撰寫的《三少傳》。書中將三少的文治武功與治國智慧詳細記載,甚至還模仿《太平實錄》的體例進行批注。使者恭敬道:“我國上下皆以陛下為楷模,盼能習得治國之道。”

靈夢宮內,三位夫人收養的孤兒們正在練習騎射。看著孩子們英姿颯爽的模樣,阿依古麗眼角濕潤:“若他還在,定會欣慰。”林若雪輕撫孩子們的發頂,柔聲道:“他雖已去,但這天下,處處都有他留下的痕跡。”夕陽西下,余暉灑在宮墻之上,那些關于三少的故事,如同永不熄滅的燈火,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日土县| 黔江区| 马尔康县| 内江市| 淅川县| 大名县| 汝南县| 获嘉县| 海盐县| 文昌市| 上饶县| 阿克陶县| 文登市| 广灵县| 彭州市| 黑河市| 兴安县| 昔阳县| 瑞昌市| 宣汉县| 保亭| 乃东县| 巴林右旗| 建湖县| 西平县| 古丈县| 金沙县| 马龙县| 田林县| 阳东县| 名山县| 新乡市| 翁源县| 平湖市| 贵南县| 巴中市| 内丘县| 马尔康县| 儋州市|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