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書香家國夢
- 李勇語錄
- 李勇
- 2946字
- 2021-11-22 17:06:57
有人說,一個人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所看過的書和遇到過的人。
對此,我是深有感觸的。
讀初中的時候,我聽老師說《徐悲鴻一生》這本書很不錯,就很想買來看,就在放學后去山上挖藥材來賣,終于攢夠了5元錢,買來了這本書。徐悲鴻先生在最艱苦的時候,三天才吃上一個飯團,“人不能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因為家境貧寒,上完初中,我就開始了打工生活,經班主任王蘇昆老師介紹,我成為“愛國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樸先生創辦的北門書屋恢復重建后的第一批營業員。想當年,李公樸先生在極其困難和危險的情境下出版進步書刊,傳播救國真理,最后以身報國。今天,我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公樸先生相比,其實已經可以說都不叫困難了。
在北門書屋的六年中,工作之余,我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家著作,這些成為日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的養分。
1991年,我開始創業,貸款1萬元,借款3000元,四個伙伴,一間30平方米的小書店開張了,這或許是當時中國最小的書店之一,但在兩年之后,我在書店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做中國最大的民營書店”。大家都覺得:牛吹大了。
也就在1993年,我請了翻譯許躍盛,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去看圖書市場,目的主要是了解一下國外書店的規模有多大,除了賣書還賣些什么?裝修風格是怎么樣的?重要的是有沒有中文書賣?看的結果基本上沒有中文書賣,規模大的書店會有三五種,七八種,非常少。我想,如果有一天,能把中文書店開到國外去該有多好。這個夢想在近20年后的2011年10月29日新知柬埔寨金邊華文書局開業時實現了。創辦新知以來,我和新知團隊堅持不懈,只爭朝夕,在2004年的時候,完成了云南全省各州市書店的連鎖布局,成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書店。緊接著在2005年開始探索跨省發展,于10月1日在四川攀枝花開設云南省以外的第一家連鎖店,2006年12月9日在貴州遵義開設連鎖店,2011年7月23日在湖南鳳凰開店,同年10月29日在柬埔寨金邊開設國際連鎖華文書局。至今,已經在國內云、貴、川、湘開設了68個連鎖書城,在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泰國、尼泊爾、印度尼西亞、南非開設了9個華文書局。
我沒有想到,對我和新知做的這點事情,社會各界給了如此高的肯定和評價。2014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和斯里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共同為新知承辦的2014年科倫坡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揭牌;2016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為新知與文化部、云南省委宣傳部共建的金邊中國文化中心揭牌。201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來到新知金邊華文書局考察,親切地詢問書局的經營狀況,鼓勵我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更多努力;云南省人民政府李紀恒省長先后三次參加了新知國外書局的開業典禮;2014年6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蔣建國書記在新知斯里蘭卡科倫坡書局漢語課堂,從倉頡、孔子、秦始皇講起,給斯里蘭卡青年上了一堂非常生動的漢語課。新知走出去十年來,8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7位相關部委的領導和29位云南省領導關心新知事業的發展。
我也沒想到,2013年的8月16日,兩位新加坡讀者走進新知金邊華文書局,詢問有沒有《朱镕基上海講話實錄》,要知道這本四天前才上市的書,即使在中國國內,好多大書城還沒有到貨上架,友好鄰邦對中國領導人著作的關注,讓我再次感到了新知事業的價值和意義。
我沒有想到,新知金邊華文書局開業時,遠在幾百里外的讀者專程趕來,還自費在當地報紙上刊登了“傳古今學術瑰寶,播中華文化精粹”的祝賀廣告圖片,當天銷售額就達到2578美元。
我沒有想到,在中老青年交流會議上,我講到新知要到歐美國家去建設華文書局時,老撾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阿魯賽·宋那拉馬上打斷我說:“不是先到美國,而是要先到老撾來,我們熱烈歡迎新知到老撾來開設華文書局。”
在云南開遠,一位年輕有為的領導對我說:“我是讀著新知的書長大的,因為從小學、中學、大學,我的課余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新知書店中度過的。”我聽了,真是很欣慰。其實,有很多經濟不寬裕的讀者,都把新知當成了一個免費的圖書館,在他們學有所成時,回頭來告訴我們新知的好,同時也懷著感恩的心成為新知終身的讀者和消費者。我感到,昔日一個30平方米的小書店,在新知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和一批批年輕人的成長及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與我們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中華文化中“以和為貴”的恒久價值,隨著新知國際連鎖華文書局的不斷發展,會被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民所了解和理解,新知終將成為以推動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來實現自身價值的企業,與社會高度和諧的企業。新知人所從事的事業已經比我的生命還重要。
2002年,因為一次偶遇,我在麗江與雪桃結緣,這種中秋國慶時節成熟的桃子,以其果形碩大、色彩瑰麗、口感爽脆,具有好大、好看、好吃的特點,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在農村的我至今難忘農村生活的艱辛,既然云南有這么好的一種水果,就決定在麗江投資開發雪桃產業。打造一個高端的水果品牌,帶動麗江一方桃農過上好一點的日子成為我的一個心愿。如今,雪桃已經承載著云南邊疆4700多萬各族兒女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愿,連續十年獻禮國慶招待宴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中外貴賓的一致好評。2013年,雪桃還帶著中國對友好鄰邦的美好情意禮贈六國元首,得到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的親筆回信致謝,成為中外友好往來的情意之果、友誼之果,成為云南綠色經濟強省建設中極具代表性的品牌。
投資雪桃產業16年,最讓我難忘的還是麗江拉市海一位桃農大爺,在我到麗江時,緊緊地拉住我的手,感謝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不少村民還會拿出家里的核桃、葵花子、蘋果、梨、蜂蜜、月餅和土雞蛋等,以最淳樸的方式表達謝意,這樣的情景在后來我每年9月份到雪桃基地指揮采摘雪桃時都會重現。看到他們因為種桃蓋了新房、買了新車,孩子上學有了學費,村里的路也修好了,我感到很欣慰。拉市鎮農村信用社的主任說:“每年一到9、10月份,我們信用社的存款就會猛增,大多是賣雪桃的錢存進來的。”雪桃基地旁邊白馬村一個叫和鳳花的女孩告訴我,她家是最早跟著雪桃公司種植雪桃的,種植面積達20多畝,是白馬村種植時間最早、雪桃面積最大的農戶之一,如果不是種植雪桃致富,她家當時的條件是不能支撐她與妹妹和鳳芳上大學的。因此,他們一家人都很感激我。
也許是從事文化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文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離開文化談發展是空洞的,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做支撐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短暫的、不長遠的。企業要做成一個百年老店很難,我們新知怎樣才能給社會留下一點永恒的東西呢?
我給省領導寫信,表達想建設一個藏書樓留給后人的設想,很快就得到了回復和支持。2005年開始動工建設,如今,藏書樓工程已經初現雛形,余秋雨先生題寫樓名,賈平凹先生題字,劉墉先生撰聯,中國68座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塑矗立在800米文化長廊兩側。雖然建設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花了600多年才建好,給予我很多的啟示,好事多磨吧!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業注定要遭遇一些挫折。這座占地1600多畝,預計最大藏書量2000萬冊的藏書樓,現已成為全國第一座閱讀小鎮,將來一定會成為書香和花香融為一體的全民閱讀新高地,書香中國新亮點,成為獨具魅力的文化交流平臺和文化休閑勝地,成為一座熠熠生輝的文化金字塔。為此,我和我們的新知團隊一直在努力!
2020年10月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