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買書讀書之樂
從小我就愛買書,長大了我也愛買書,可是書的價值卻大有不同。
小時候,我總是纏著爸爸媽媽去買書。一進書店就到處瘋找,這兒拿一本,那兒挑一本,凡是那種花花綠綠的童話書都會得到我的青睞。最后便滿意地交到爸爸手里請他付帳。這時,爸爸總是善意地勸阻我不要買這么多。于是我就使出必殺絕招,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哭,引來不少好奇的“觀眾”。于是爸爸媽媽的心便軟了,無奈地抱著一疊“廢物”,不大情愿地交了錢,我也因此在一旁偷笑,有一種勝利的滋味。而回到家里,這些書,這些靠我的“老鼠尿”爭回來的書,卻被我拋在一邊當家中的裝飾品用,有時甚至連放在家里都嫌礙眼,現在想來我那時是多么的不懂事。
如今,長大了,我喜歡一個人帶上一些錢前往新華書店。走進書店,隨處尋覓一本,找個安靜的地兒,便開始仔細的品味。有中意的,就買上一兩本,沒有就買一本中外名著,回家解解饞?;氐郊依锉愣阍跁坷锵胍淮伟阉垂狻N胰琊囁瓶实刈x著,忘記了一切煩惱,也許書就是我的天空,沒有污染,沒有欺騙,讓我在純凈的世界里盡享讀書的快樂。
我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地品味著買書的快樂。
說到品味買書的快樂,我不禁聯想起了自己讀書時品位快樂的經歷。
以前我看書總是受老師的某句話,或卷子上某個分數的影響,翻開沉甸甸的書,仿佛是沖著某種目標毫無選擇地看。一旦老師的那句名言或那個不平常的分數被我遺忘,就是那精彩萬分的書仍被整齊地“放”在書架上的日子,我卻再也沒有一絲留戀的眼神,就像丟掉一個燙手的山芋一樣毫不猶豫。
慢慢的我憑著少許的新鮮感和一顆好奇心,再次翻開了那精致的書頁,每天堅持看上幾十頁,就這樣一本書終于被我消滅了。盡管只瀏覽了這可憐的一本書,我卻感到非常的滿足。我在人前人后極力表現出自己知識的淵博,卻再也不愿親近那些文字的殷切目光,就這樣讓一本又一本的期待,變成了失望。
又過了許久,我開始了新的一輪讀書熱。用欣賞的目光品味著那些富有生命的書題,不再注意它們的外表。拿起一本就鉆進去,直到鬧鐘重復地報時,我才極不情愿地慢慢舍下,仍想在放書的那幾秒中,多看幾行。合上書,揉揉太陽穴,我感到非常的滿足。接著我把滿足分到看書的每秒去中,變成很多快樂。在上學有閑暇的時候,我總愛想象書中人物的未來和故事情節的發展。有時和好友講講書中的人和事。不需用太多的語言和什么華麗的詞藻,只要敘完故事之后,能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去秀一秀即可。就這樣關注著、評論著,一下子將幾百秒的快樂復制了幾遍贈好友。
看到我這歡呼雀躍、自我陶醉的樣子,大家能感受到我每一分,每一秒的快樂了么?
簡評:
買書讀書之中有足樂者,非對書愛之深者不能得也。從羅京的“品味買書讀書之樂”,可以看出他已經體會到了其中的十足之樂。文章由買書之樂寫到讀書之樂,從小時的隨意瀏覽到長大后的欣賞品味,細細地將一頁頁書香傳達給了我們每一位。(周紅老師薦評)
[載《中學生優秀作文》(初中版)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