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下屬別太躁
- 石地
- 1149字
- 2021-11-26 11:18:58
第一章 讓上司自動放棄
不論怎么講,作為屬下拒絕上司,你若沒有相當的勇氣和智慧,那么你就應該學會如何讓上司自動放棄他的命令。
鈴木健二所著《人際關系趣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日本歷史上,身為攝政大臣的豐臣秀吉,權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有一年,豐臣秀吉提出要親自去采集松蘑。家臣聽后,甚是為難,因為時令已過,松蘑早就采光了。怎么辦呢?家臣們終于想出了一條妙計。頭一天晚上,他們便在一片地里到處插上松蘑。第二天,秀吉來到這里,面對著滿地的松蘑,贊嘆不已。此時,有個家臣悄悄對秀吉說:“殿下,這松蘑是昨天夜里才插上的……”周圍的家臣們頓時嚇得面色蒼白。然而秀吉聽了,微笑著說:“我是農民出身,松蘑長得什么樣當然比你們更清楚。可這畢竟是出自大家的一片苦心。對大家為滿足我突然提出的愿望而表示的心意,我怎能加以責怪呢。相反,倒應該認為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啊。為了表示我的謝意,這松蘑大家就分去品嘗吧!”
豐臣秀吉的家臣,聰明就聰明在是讓豐臣秀吉自己放棄了他的不可能的請求,但同時又讓他知道了家臣們的良苦用心都是為了他。因此,他不但放棄了采集松蘑的要求,而且還對家臣表示謝意,讓大家分嘗松蘑。應該說,這種拒絕是很可取的。
當上司提出某種要求而屬下又無法滿足時,設法造成屬下已盡全力的錯覺,于是上司也只好自動放棄其要求。
比如,當上司提出不能滿足的要求后,就可采取下列步驟,先答復:“您的意見我懂了,請放心,我保證全力以赴去做。”過幾天,再匯報:“這幾天× × ×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來,我再立即報告他。”又過幾天,再告訴上司:“您的要求我已轉告×× ×了,他答應在公司會議上認真地討論。”盡管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也會給上司留下好感,因為你已造成“盡力而做”的假象,上司也就不會再怪罪你了。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總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回音,就會認為對方不重視自己的問題,反感、不滿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滿足上司的要求,只要能做出些樣子,對方就不會抱怨,甚至會對你心存感激,主動撤回已讓你為難的要求。
利用集團來掩飾自己說“不”,也不失是一種好的拒絕方法。例如,你被上司要求做某一件事時,其實很想拒絕,可是又說不出來,這時候,你不妨拜托其它二位同事,和你一起到上司那里去,這并非所謂的三人戰術,而是依靠集團替你作掩護來說“不”。
首先,商量好誰是贊成的那一方,誰是反對的那一方,然后在上司面前爭論。等到爭論過一會兒后,你再出面輕輕地說:“原來如此,那可能太牽強了”,而靠向反對的那一方。
由于如此,你可以不必直接向上司說“不”,就能表明自己的態度。這種方法會給人“你們是經過激烈討論后,絞盡腦汁才下結論”的印象,而包含上司在內的全體人士,都不會有哪一方受到傷害的感覺,從而上司會很自然地自動放棄對你的命令。